您的位置 首页 > 故事语录 > 励志语录

【呆若木鸡造句】老师讲课,学生听不懂,根源在哪里——读《给教师的建议》之七

知识——是目的和手段

读了这一节,想起了昨天上课的情景。

新课程已经讲完,我们进入了复习。我检查完昨天布置的作业,发现全班学生完成得都很好,我临时决定让他们“休息一下”,由我来给他们读故事(由于特殊原因,我被安排教了数学课,没能继续教语文,也没有了机会领着学生读书了,实在是一大遗憾),我想看看他们的理解能力,也顺便满足一下我自己。

学生一听我要给他们读故事(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恐怕以后也很少有),顿时情绪高涨起来,个个来了精神,一副副全神贯注的样子,期待着……

首先我读了一个简短的幽默故事,绝大部分学生都听明白了,一个个听得哈哈大笑。接着读了一个长一点儿的故事,虽然也很有趣,但是中途有几个学生却干起了其他事情,显然他们是没有听进去,不过,经过我的提示,大家也算都听明白了。最后又读了一篇,故事情节有些曲折,道理不是那么简单和直接,竟然有一多半的学生看上去很茫然,一小部分认真听的学生,也几乎没有谁听出个所以然来。

我当时感觉,学生的理解能力太差了。今天看到这节内容,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学生的虽然学了很多语文知识(词语、句子、文章),但是这些知识却是“不能活动的货物”、“不动的、死的行装”。也就是说学生只是按老师的要求,把知识“储藏在记忆里,一旦老师或考试需要,能立刻把它倒出来”。学生们并没有对学生的知识理解,而只是把它记住了而已。

不是吗?我们的老师在除了为了晋级让学生考出好成绩之外,既是是单纯地为了让学生学好,有好的升学率,有多少老师不是采用“死记硬背”、“题海战”?谁又在乎过、研究过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有多少,为此想办法、采取过有效的措施。

老师这种要求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让知识“脱离了学生的精神生活,脱离了他的智力兴趣”,那么“掌握知识对学生来说变成了一件讨厌的、令人苦恼的事”。学生对学习、学校不感兴趣、厌学,也就不足为奇了。

苏霍姆林斯基说:知识,意味着能够运用。只有当知识成为精神生活的因素,占据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时,才能称之为知识。

有的老师会说,我教学生背会了课文,写会了生字,记住了定义、公式,学生考试的时候,考出了好成绩,这不就是学会运用了吗?

可是能考出好成绩,并不能说明,学生会运用知识了,从理论到实践,这一过程不是那么简单的事。读死书和死读书是常有的,会考试,不会实际操作常有的事,看一看,有多少大学生是“高分低能”的,也就知道了。

那么怎样才能把知识“激活”?其一,就是不单纯地让学生识记课本中的知识,而要让学生真正明白所学知识的意思、使用方法。例如语文,在学习生字、新词时,不能是单纯讲讲读音、意思、笔顺、结构等,而要让学生知道它应该怎么用、什么时候用,这就要结合现实——不光是老师说怎么怎么用,而要创设情景或者是直接到真实的场景里,让学生有真实感受,让他们联系到自己的生活实际。

为什么很多字词学生都会写,知道意思,却不会造句,不会用到写话和作文中,用错地方?就是他们不是真正理解了字词的意思,不知道它们应该怎么用。

学生记住了词语的书写,不明白词语的意思;记住了词语的意思,不知道它的感情色彩;记住了感情色彩,不知道联系具体的情景。

所以就出现了这样的状况,讲台上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一头雾水”;老师说得“慷慨激昂”,学生听得“呆若木鸡”……

“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借助词语去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这句话里包含了我前面的文章中提到的意思,让学生背书,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要先理解,理解了之后,自然就会背了。不过它还有另外的也是重要的意思:就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各种感官,去感受真实的世界中的事物和现象,从而达到对词语的理解和掌握,进而用学到的词语(知识)去描绘世界中的事物和现象,这才是学到了知识。

这里,苏霍姆林斯基说了一个真实的例子,就是他领着学生到了秋天的果园里,他在果园给学生讲金色的秋天,讲寒冷的冬季等,让学生体会和感受词语的意思和丰富的感情色彩。继而,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学生的表达是细腻的,语言是鲜明的,仿佛成了一位位思想家。

对此,我也有着相似的经历和切身的体会。那是一年的春天,我带领学生们到了学校附近的一片大大的果园,里面分为桃园、梨园、苹果园,那时梨花开得正盛。果园的地上都是绿茵茵的草,像草坪一样。一到果园,学生们就兴奋起来,玩得非常开心!那一次“春游”回来后的一篇习作,是语言最丰富、感情表达最深入的一次。

读这一节,我得到了八个字: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这八个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是相当的不容易。

老师正在讲课,而学生无动于衷,目光黯淡,木然地坐着,说明老师的话并不能触动学生,学生根本没有听懂,这个时候老师就要停下来了,因为老师讲得再多,都是无用的。

(图片来自网络)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超敏教育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