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三早上,小宇都不想去学校,所以和爸爸妈妈发生冲突。
为什么是星期三?因为那天是小宇值日。
按老师的要求,值日生早上要负责把作业收齐,送去老师办公室,中午要负责帮助食堂师傅给同学们分发午餐,饭后还要做卫生。
“我怕我找不到老师的办公室。”小宇忧心忡忡。
“老师办公室你这学期去过好多次了呀,不会找不到。”妈妈说。
“万一我忘了呢。”小宇还是很担心。
“那就问问同学。”爸爸说。
“我不想发午餐。我怕弄错。”小宇说。
“师傅每次都把饭菜盛好,同学都排队来领,你只管递给他们就行,能出什么错?”妈妈说。
“万一有谁没领到怎么办?”小宇说。
“那人家会来管你要的,你同学又不傻。”爸爸有点急躁了,“你别磨叽了,快点收拾,要迟到了!”
一听要迟到了,小宇更焦虑了,恳求妈妈:“你给老师请个假吧,说我们有事晚了。”
“哎呀你这个孩子……咱们动作快点,不一定晚。”
“万一晚了呢……”
小宇的爸爸妈妈苦恼极了——这孩子哪来这么多“害怕”和“万一”?
刚开始他们会耐心地跟小宇解释,希望他明白这些担心都是没必要的,可是小宇似乎听不进去。说得多了,爸爸妈妈也会生气吼小宇,他就开始掉眼泪。
上周三,小宇一起床就说:“我肚子疼,我不能去上学了。”
小宇的情况,让我想到《游戏力2:轻推,帮孩子战胜童年焦虑》中的一个概念:焦虑性思维。
我们很难简单地定义什么是“焦虑性思维”,但是以下几条描述可能有助于我们的理解:
焦虑性思维,是引发紧张、压力和不安的念头。比如,脑子里出现了“床下有怪物”的念头后,孩子就难以放松下来。
焦虑性思维,是在焦虑的状态下容易冒出来的念头。比如,当一个人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的时候,一点儿响动就会让他联想到盗窃或绑架。
焦虑性思维,是那些企图通过异想天开的办法来缓解紧张感的念头。比如,“如果我检查三遍门窗有没有关好,那我就安全了。”
焦虑性思维,是对周围世界的错误解释。比如在电梯里,恐慌症偶然发作,焦虑的大脑就会解释为“电梯很危险,以后要远离”。等到下次乘电梯时,自然就会更加紧张,而更加紧张的感受,又印证了之前“电梯危险”的结论。
焦虑性思维让人的脑子里不停冒出各种各样的“万一……”
○
“万一 我们刚才撞上了那辆车呢?”
“万一你没来接我呢?”
“万一我忘了锁门 呢?”
“万一爸爸不能按时回家呢?”
“万一还有一只恐龙活着,偷偷溜进了我的卧室呢?”“万一大学不录取我,就是因为六年级那次数学考试没有得 A 呢?”
……
对于并不焦虑的人,头脑中也会有“万一”,只不过程度比较轻,而且更多的只是一种好奇和对过去感受的表达。
实际上,适度地“万一”心理可以引导我们抓住重要的学习机会,做出积极的改变。
必要的担心对我们有益,前提是我们在找到解决办法后,或者意识到担心也无济于事后, 能够及时停止。
焦虑的担心则会导致不切实际的“万一”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让人神经紧绷、倍感压力。
当孩子陷入焦虑性思维,大人本能的做法是会跟孩子讲道理,努力说服他们——这些担心都是没必要的。
但是,就像小宇的爸爸妈妈一样,我们会发现孩子根本听不进去我们的分析。对此,科恩博士在书中解释说——
逻辑分析无法让焦虑消失。焦虑性思维对理智具有超强的抗击能力。
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讲道理”不仅无法消除孩子的焦虑,反而会引发对抗或者逃避。就像小宇,当他发现自己说服不了爸爸妈妈,干脆选择装病来逃避焦虑。
因此,我们需要事先进行周密的计划,首先要有策略地避免引起抗拒,进而才能更有效地挑战焦虑。
- 首先共情,接纳孩子的感受。孩子只有在确认你能理解他的感受之后,才有可能听得进去你对焦虑想法的挑战。
- 挑战绝不等于争辩。你一旦开始争辩,所有的挑战都会变得无效,不管你实际上有多么“正确”。
- 自己内心生出的挑战,远比外部强加的质疑更有效。所以,要想方设法引导孩子自己提出质疑,而不是一味灌输大人的想法。
- 挑战孩子的“万一”心理之前,先反思我们自己是否曾经有过类似的状态。
例如,如果孩子问:“万一你死了怎么办?”你不要一上来就反驳:“我不会死的!”“别傻了!”
相比之下,共情是一个好得多的开场:“那真是太可怕了!”或者:“你能把这么可怕的想法 说出来,真是不容易!”
一位朋友分享了她是如何将“共情”摆在第一位的:
昨晚我正在和朋友通电话。我本以为翠西早已睡着了,但没想到她跑下楼来,说:“妈 妈,我突然觉得特别害怕,可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我的朋友在电话里听到翠西的话,说:“哎,小孩子都是这样,睡觉前总是这不好那不对的。”
可我不这样认为,因此我尽快结束了电话,然后把翠西搂在怀里。她依然说不出是怎么回事,但我对她说:“妈妈很高兴,你不但发现了自己在害怕, 而且还跑来告诉妈妈,这样做特别好。”
5 分钟后,她就睡着了。
这位妈妈虽然不知道女儿在怕什么,但她仍然选择了“不轻视感受”。她的信念是,情绪只要产生,就是正当的,尽管女儿自己也说不清为什么。
通常父母很容易对自己猜不透或者“平白无故”的情绪不屑一顾,而对于听上去“微不足道”或者“幼稚可笑”的恐惧就更加满不在乎。
我们必须理解的是,所有恐惧和焦虑的背后,一定都藏着更深层的信息,例如害怕被抛弃和缺乏安全感。孩子之所以总在表面上对鸡毛蒜皮的 事情过于认真,是因为他们无法用语言描述出更深层的感受。
因此,只要发现孩子的警报被拉响,我们就要立刻与之共情,而不是等到我们认为警报“应该”启动的时候才去这样做。
孩子的警报一旦启动, 我们就首先要帮他解除警报,重置安全系统,无论触发警报的是真实的危险还是想象的威胁。
如果我们对孩子说“根本没什么可害怕的啊”,那么他会直接屏蔽这句话,因为对他而言,害怕是真实而切身的存在。这时,执意与孩子争辩,让孩子为自己的恐惧和焦虑感到羞愧,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同样,如果我们说“别担心,不会发生那种事的”,孩子也会屏蔽我们的话。对他们来说,由于脑海中的恐怖画面生动逼真,因此可怕的事情就相当于“正在发生”。
在孩子的认识中,如果爸爸妈妈说“不可能发生”, 那么一定是爸爸妈妈自己没搞清楚。因此这个时候,不如用好奇心去迎合孩子的天性:“嗯,我们一起来仔细看看,你说的事情是不是真的发生了。”
焦虑的孩子一般都非常善辩。他们的争辩不一定合理,但却强而有力, 而且可以不停地来回重复。所以,我们不要掉入争辩的陷阱,更不要试图赢得这场辩论,否则不管我们多么正确,最后的输家一定是我们,因为处于焦虑状态的大脑会誓死捍卫自己的想法。
这也是为什么“我没有担心”(冷静的第二只小鸡所传递出来的信号),效果要好于“你的担心没有道理” 的争辩。
孩子的担心一定是“有道理”的,只不过我们不懂罢了。
那么如何应对孩子的担心呢?
01
提出问题,可以避免无休止的争辩:
“爸爸比平时晚了,除了因为遇到了麻烦,还可能有什么其他的原因吗?”
02
表示好奇,同样具有对抗焦虑的作用:
“我特别想知道,这些可怕的想法,今天是怎么偷偷溜到这里来的?”“我想看看,你会怎么对付那些难缠的念头?”“我在想,把它说出来或者做深呼吸,会不会帮你放松 一点?”
03
启发孩子对自己的想法发起挑战:
孩子的焦虑性思维不可能被外部力量所改变,有效的挑战必须发自内心。
假设你的孩子因为要去参加足球训练而非常紧张,他一点儿也不想去。你说:“昨天你还很喜欢呢!”
他不理睬你的话,于是你生气了,又接着说:“昨天你明明很喜欢啊!”这回,他也生气了。
问题出在哪里呢?尽管“他昨天喜欢踢球”是事实,但这丝毫无助于缓解他“今天的紧张”。但是,假如挑战是他自己提出的,那么结果可能会大为不同。所以你可以尝试通过提出问题,启发他自己提出挑战:“昨天你是用什么办法,让训练变得有意思的?”
游戏——也是帮助孩子挑战焦虑性思维的有效方法
01
游戏:运气好与真倒霉
正因为焦虑的孩子想象力丰富(尤其在遇到不好的事情时),因此他们特别适合玩这个游戏。
游戏大致是这样的:
大家轮流讲故事,开始的那个人(通常是大人)先讲一件幸运的事(“运气真好,今天是个好天气啊”)。接着,第二个人(孩子)则需要把故事转向不幸的一面 (“ 真 倒 霉 ,开 始 下 雨 了 ”)。就这样 ,大家轮流用“运 气 好”和“真 倒 霉”把情节发展下去,直到故事有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局。
这个游戏对孩子有三重意义。
第一,游戏引发的笑声,会从生理层面直接化解紧张。
第二,各种“万一”和担心原本都是严肃的事情,而游戏让它们变得轻松甚至好笑。
第三,不停地“想象恐怖场景”,对于焦虑的孩子是一种难以抑制的冲动,游戏让孩子充分释放这种冲动,大胆发挥想象。
02
游戏:“万一没有呢?”
“万一不”或者“万一没有”,是对“万一”心理的最直接挑战,但是在运用时的方式,一定不能是严肃的争辩,而应该是好玩的游戏。这个游戏的关键之处,是开心的表情和语气,同时在态度上又没有丝毫的轻视。
具体玩法,我们来看一位妈妈的分享:
我的女儿已经 12 岁了,已经不再问“万一床底下有怪兽怎么办”这样的问题了。她现在的问题会是:“妈妈,万一你在去超市的路上,遇到暴风雨死掉了怎么办?”
当年我可以去床底下检查一番,然后安慰她,可是对于现在这些问题,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她。
后来有一天晚上,我坐在她床边,她又开始担心我遇难:“妈妈,万一鲨鱼把你吞进肚子里怎么办?”我回了一句:“万一鲨鱼没有呢?”
也许,当时我碰巧用对了语气和措辞,因此女儿听到后笑个不停。
现在她已经会自己说:“万一老师发作业时,突然变成了狼人怎么办?嘿嘿,万一他没有呢?”或者“万一我这次考砸了怎么办?可是,万一没有呢?没关系,万一真考砸了,我就把试卷吃掉呗。”
我认为这个游戏起作用的关键,就是把那些沉重的恐惧变成了我们之间的玩笑,这让孩子在心里感受到了力量。
03
游戏:斥责焦虑
这是一个角色扮演的游戏。先让孩子想象或者画出“焦虑长什么样子”,它可以是一团乱七八糟的四不像,也可以长成一个怪兽或者一个人的样子。有的孩子喜欢让毛绒玩具来扮演他们的焦虑。
接下来,让孩子对“焦虑”说话。不要越俎代庖替孩子说话。孩子自己说出的话,可能会出乎你的意料,因为那里面可能充满着愤怒、悲伤、受伤、叛逆、搞笑,也可能是各种情绪的混合:“别再给我做那些可怕的事情了!我知道你是想保护我,但我也需要放松,也需要高兴啊。哼!我已经识破你的诡计了!”
(本文部分内容摘编自我们的书籍《游戏力2:轻推,帮孩子战胜童年焦虑》 点击下面链接可购买)
欢迎关注@游戏力亲子
为家长提供游戏化的育儿指导
+
为孩子提供游戏化的心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