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故事语录 > 励志语录

【无所事事】退休后敢于无所事事的生活,“工具人”才能找到意义,获得救赎

每个人都要经历相当长的“工具人”生涯,才有资格平躺。

做工具人,就是努力做对社会有用的人,不白吃白喝,能养家,甚至,能造福他人。

中国目前的状况是,年轻人渴望躺平却不得不继续打拼,而中老年人却往往拒绝正当的退休生活,千方百计要再出江湖再创辉煌。但约珥则不然。

约珥是以色列大师级作家阿摩司·奥兹小说的《了解女人》的主人公。作为一名优秀特工,约珥在妻子伊芙瑞娅意外身亡后,提前退休,带着十六岁的女儿、母亲和丈母娘迁到特拉维夫郊外,过起了无所事事却又时刻充满琐碎矛盾的日子。

约珥退休后,上司劝他回局里继续效力,邻居劝他投资,老同事请他合伙开侦探事务所,大舅哥则劝他抛开沉闷的枷锁,去享受女人和快乐……毕竟,他才 47 岁嘛!

但他不为所动。

他以一名优秀特工的素质事无巨细地照顾生活中的三个女人,她们老的老小的小。他每天把冰箱塞得满满的,为她们做饭、清洗床单枕套;他平息她们的争吵和指责,送她们去学校、去医院、去参加各种聚会活动;他安慰她们,尽可能让她们都满意。他修补房子,做着各种各样的改进;他像个专业的园丁一样修整花园,给果树松土,买来各种花卉栽种在房子周围,他修剪园子四周的篱笆……

约珥提前退休,并且敢于、甘于无所事事,他的底气在哪里?

首先的首先,要有钱。不用太多,但一定要比“不少”再多一点

作为前特工,约珥的退休工资是丰厚的。退休后他举家搬迁,原来耶路撒冷的房子的租金刚好可以支付首都特拉维夫郊区一栋漂亮房子的租金(每月九百美元)。女儿还没有工作,但母亲和丈母娘都有养老金。此外,亡故的妻子在老家还有一份田产,在大舅哥的打理下会定期给他们一笔分红。

总之,钱不是问题。

其次但最要紧的,想做自己。做了几十年的“工具人”,我们最大的牺牲是不能做自己

把人变成工具的第一步是洗脑。每一种工具都会被洗脑:做这种工具是多么光荣崇高,为这份使命奉献和牺牲是无上的荣耀。这种洗脑甚至会伴随你整个职业生涯。越是重要的工具人,被洗脑的力度越强。这就意味着,你将被要求尽最大限度去做工具,不做自己。

约珥做特工时,一天晚上乘火车从法兰克福去慕尼黑,坐在空荡荡的车厢里自忖,我追求的是什么呢?是什么驱使我在夜幕下从一个旅馆奔向另一个旅馆?是责任。可如果我突然猝死在这空荡荡的车厢里呢?会有人替代我继续奔波,但我呢?我还不明白活着的意义、爱的真相,我就消失了,就好像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

约珥一直在国家使命的驱使下工作和生活,连带着他的亲人和家庭也做出了巨大牺牲。妻子的意外去世使他顿悟生命的无常和有限。约珥发现,对曾经深爱的妻子,对处于青春期的女儿,对互相指责却又“长得越来越像”的母亲和丈母娘,他和她们彼此深爱却知之甚少。这种不了解的爱把他们紧紧拴在一起,既渴望亲近又不断地互相伤害。

他对女儿说:“我要寻找生活的痕迹。但是不急。我愿意坐在家里,过上几个月无所事事的生活。或者几年。或者永远。直到我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或者这一切都意味着什么。或者凭个人的经验,确信根本不可能明白什么。那就随他去吧。我们等着看。”

“这一切都意味着什么”,做了几十年优秀工具人的约珥,没有忘记自我。他的自我依然顽强地存在,它强烈地要求回答:“我是谁?为了谁?为什么?”

但是更多的人却没有约珥这种幸运。他们彻底被驯服了。

他们习惯了以工具人的眼光看待一切,衡量生活。他们不能过标不出价格的日子。做顾问还是做导师,要有叫得出的名头,最好还有利可图,这让他们踏实、有安全感——“我还有用,有大用!”这是工具人的标准思维;他们以前所未有的狂热投入新的战斗,想拼命抓住最后的救命稻草——哪怕名微利薄,但只要每天按时上下班、有同事可以说话解闷,就能帮他摆脱令人窒息的无聊、无用的幻灭感——那种感觉跟等死差不多。

人有权利退休后选择继续工作。但如果找不到自我,找不到生活的意义,那么活着就跟等死差不多,哪怕你看上去很忙很有用。而要找寻意义,必须摆脱“工具人”的思维,敢于做无用的自己,真正的自己。倘若你还年轻,还在努力做一个有价值的工具人,也请你不要毫无保留地否定那个真实的自己,不要让“光荣”和“优秀”吸干你所有的热情。

毕竟,没有了热情,生活什么都不是。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