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故事语录 > 励志语录

【暑假小结】三升四暑假总结之语文额外篇:古诗文提前背与《中国通史》的起步

宝宝上学的时候,老母亲也是有时间来闲聊的。暑假期间,那个额外任务的完成首先说国语。(莎士比亚)。

做学校布置的作业、每天看一会课外书、每天练一会字,这都属于必选动作。

而暑假里的额外计划,主要是两项:

背完四五六年级的古诗和文言文(约80来首的样子);

首刷百集历史纪录片《中国通史》(周一至周五,每天中午一集)。

暑假结束时,实际完成情况:

古诗文大约背完了70首(六年级下册最后一个单元,一下冒出了10首,加上拖拉,时间不够用啦);

《中国通史》陆续看到了40集,终于看到了隋唐。

先来说一下暑假之初,我为什么要给娃制定这样的语文额外任务?

1、从重要性上说,新人教版的语文教材里,古诗文非常重要。

现在的语文学习中,古诗文有多重要,此处就不多讲,简单提一下。小学现在从三年级就开始有文言文,整个小学约有129首,比之前提高了30%。

而进入中学后,古诗文比例增加到一半,和现代汉语旗鼓相当。

以上只是数量,而在内容上,中学的文言文会从小学简单的就事论事过渡到分析文章背后大义,学习驳论、立论的方法技巧,古文鉴赏要求大大提高。

所以说,古诗文的份量,老母亲们还是要提早心中有底。

2、从语言学习上来说,尽早多读多背,建立古代汉语的语感。

我感觉咱们孩子现在其实是在同时接触三套语言。

尽管现代汉语发源于古代汉语,但古代汉语在读音、词义、句式、语法等很多环节上都不同,加上需要有很强的传统文化背景,所以一直是大难点。

而只要是语言学习,那么都存在“听说读写”这几个环节,都存在着“语感”这种奇特的现象。

而古代汉语的日常输入就远远比不上现代汉语,甚至也比不上英语。

我们很少在生活中听到,很少和别人说到,也不会用它写文章,也就是书面教材看一看。

要感谢这些年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出现了《中国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等节目,孩子们能从电视上多接触一些文言文。

所以说,尽可能地多读多背合适的古文内容,提前建立起古代汉语的语感,是个顺应语言学习规律的做法。

有些家长会说,学校有安排早读啊。可时间不够啊,一周五天,一半语文一半英语,语文还得划一半给现代文,哪够?

所以,假期有空多读多背吧。

(我听着娃小有气势地背着《少年中国说》,心中除了满足,还有点小小的感动呢)。

3、从家庭学习指引上来说,简单的事情提前做。

我个人觉得,绝大部分孩子的教育输入,应该是以学校为主,家庭为辅。

很多专业学科上解读和技巧,家长远比不上长期待在一线的老师。

但有很多简单的、基础性的,完全可以在家里做,而且提前一点,时间安排上更从容,接受的过程更有个性化,也更容易形成学科自信。

而哪些简单又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可以提前做呢:

语文的古诗文背诵,现代文的课外阅读,练字等;

数学的日常计算能力练习等;

英文的听说与阅读输入等;

科普通识类的课外阅读;

体育中的体能锻炼。

4、从阶段性计划上来说,攻完小学必背是第一步。

从我家的初步计划上来说,同一个阶段,都是先校内后拓展。

第一阶段,自然是先把小学段必背解决掉,然后同等长度、同等难度的优秀作品跟上做拓展(我选的是《世说新语》、《小古文100篇》),差不多了再走下一步。

第二阶段首要的自然也是初中必读必背,再上《古文观止》中的部分经典篇目。

以此类推到高中内容。

假期重点背,平时正常跟,这样娃就可以不快不慢地按自家的节奏走,其中古文学习的问题,也便于家长及早发现。

当然,学习古诗文,接触传统文化,各家有各家不同的风格和路线。我家的计划,仅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小小的思路。

再来说一下,我为什么想要让娃开始看《中国通史》?

其实,这个部分,在放假前真没预想得太多。

虽然模模糊糊的知道“文史不分家”,但也只是想着小屁孩脑子里能建立起一条最基本的时间线,了解一些最知名的人物与史实。

加之不要老看英文动画和电影,也分一点内容给中文呐。

但竟然让我产生了这个假期最深的感触:

文史真的要结合在一起学,通史的基础越扎实,古诗文就会学得越轻松。

这两项一起学,真的是相辅相成,相互推动,绝不会在时间和效率上各自当家。

第一,通史能快速建立起最为核心基础的时间线,对整个中国历史有个从头到尾的完整认识。

看看人教版的语文教材,《精卫填海》中讲到上古时炎帝;《王戎不取道旁李》选自南北朝的《世说新语》,讲的是晋朝“竹林七贤”王戎小时候的故事;《自相矛盾》则选自战国时期的《韩非子-难一》;《少年中国说》的作者是清代的梁启超------

如果孩子心中有一条最基础的时间线,对每一个朝代有个最粗浅的认识,那么在读以上篇章时,理解就会顺畅很多,不会犯历史小白级的错误。

亲戚家小升初的孩子,假期跟着大人去川藏自驾游,大人发现:想给她讲解一些沿途的历史地理内容,很费劲。

为什么呢?

小学没有开历史和地理课,基本框架无从谈起。即便有一点,也只是对唐宋有点印象,因为语文课上唐诗宋词教得多。

如果不从课外渠道去补充基本的历史地理常识,那很多稍微深一点的内容,基本上就无从入手。

第二,通史能把那些最著名的人物和史实,迅速提供一个合适的历史位置。

很多孩子在看央视的《典籍里的中国》,可是要看懂它,还得具备一些基本的历史知识。

在《尚书》那一集,护书人伏生给汉武帝派去的晁错讲书,提到了大禹治水和定九州。

大禹治水,孩子们都熟(因为语文课有讲),可定九州就不清楚了。

然后,这个汉朝是什么朝代?汉武帝是谁?晁错又是谁?大人常讲的“秦皇汉武”又是什么意思?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又把成吉思汗并列出来,是什么意思?

这些,都需要孩子对历史上最基础、最著名的史实和人物有所了解,哪怕是相当粗浅的了解。

而在假期里,我们刚好看完《中国通史》前40集,对秦汉南北朝还处在印象中,就凭着这一点点破底子,看起《典籍里的中国》那集《尚书》,就顺多了,对伏生所经历的朝代,所讲的典籍内容,都能基本理解。

当时我就觉得,好在提前看了《中国通史》。

第三,通史了解得越多,就相当于对历史大背景懂得越多,那些必读的经典,理解起来就会顺水推舟。

在五年级下册,就会出现一个四大名著单元,各选一个片段让孩子来接触(有的是故事性强,如草船借箭;有的是描写性强,如红楼春趣);

上了初一,《西游记》就成了课外必读书目;

进了高一,《红楼梦》的整本阅读,是高中老师们公认的教学难点;而三国时期的重要篇章《隆中对》、《出师表》,更是文言文的重点阅读。

这些名著经典并不那么容易看,即便看过一遍,对情节有所了解,但想要理解背后的深义,还得多找资料。

比如《西游记》,小学生更喜欢的是它讲一路打妖怪。

可却很难理解唐僧师徒为什么要吃这么多的苦,去遥远的西方极乐世界取一部部的经书。

这经书,又厚又沉,到底有啥好的啊?

可如果你刚好看了《中国通史》第39集,就会对唐代的玄奘取经,觉得这是一种自然,是一种顺理成章,是一种对佛法的敬仰,是对理想信仰的追求。

《中国通史》专门抽出了一集的分量,特意去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发展,因为佛教在这个阶段由外来文化逐步融入华夏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各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儒家、佛教、道教形成传统文化的主体构成。

这一集里,讲了最早佛寺白马寺,讲了第一位到达天竺的中国僧人法显,讲了奠定中国大乘佛教基础的西域高僧鸠摩罗什翻译《金刚经》,讲了中国佛教净土宗创始人慧远的沙门不敬王者之辩等等。

通过这一集对佛教的讲述,我也突破了以前的认知:

唐玄奘的西天取经,是个孤立事件吗?

不是,在他之前的三百年前,就已经有很多僧人踏上了西去取经之路。

越沙漠,过雪山,渡大海,陆地、海洋两条丝绸之路曲折延伸,这是一场历时300年的取经运动。到唐代风气更甚,玄奘西行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为什么要不远万里去取经?

专家解读:这对于僧人来说,这是一个追求真理的运动。我们不能说它仅仅是宗教,就说它里面没有真理成分,它意味着,中国人当时为追求自己心目中的真理、真义、真教,而不惜牺牲一切。

(为追求心中的真理,而不惜牺牲一切,就是初中生读《西游记》要get到的重点了,而不再是一路升级打怪了。)

所以说,对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阅读,先了解一些中国通史,就像是投射了一束前世的光,把来龙去脉讲得明白一些,把文化大义点得透彻一点,让孩子们更容易一步步深入理解,而不是浮于表面。

为了把语文学好,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学好,先从大历史入手(先通史后专题),纪录片、课外书、博物馆轮流上,读起文学经典来,就轻松畅快得多。

我家可打算照着这个大方向走下去,把文史结合起来学。


欢迎关注@B计划老妈,孩子成长路漫漫,在这不可逆的十八年里,努力扶君上马,送君一程,但内心始终有B计划。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