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的故事是《韩非子五蠹》中关于宋朝农民的故事,他的地里有一个树桩。
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的,而他自己也被后人所耻笑。现代人看守株待兔的人最大之罪恐怕是“兔兔那么可爱,为什么要吃兔兔”(不是),守株待兔说到底还是一个概率的问题,按照故事中这哥们的等法,那等到的概率无限趋近于零,自然不值得一等。不过既然是等兔子,我们也可以考虑一下有没有什么办法提高等到的概率。首先是可以准备一些兔子喜欢的食物,干苜蓿草、摩西干草等各式兔粮,不能是胡萝卜白菜,兔子吃了容易拉稀。然后是吓唬兔子,这样兔子才有可能撞向树桩,这一步要千万注意,吓唬兔子不能太激烈,如果太激烈会导致兔子猝死,这样兔子就是吓死而不是撞死了。最后还要准备预防撞树兔子逃跑,由于兔子是慌不择路撞树,这样碰撞线路就不好把握,正面撞击,左右45度撞击均有可能,考虑到部分兔子有弹出气囊的可能,因此雌兔的一次撞死率不高于40%,雄兔撞死率不详,但预计不高于雌兔撞死率,因此迫切需要在兔子撞击后逃逸线路上布置一批拦兔索。好了,是不是忽然觉得守株待兔也是大有可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