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上,任何学问都是某种思维方式的产物。
掌握了这种思维模式,也就能很容易地掌握这门学问了。”——《周易我读》分段讲解
有天地①,然后万物生焉②。
【注释】
①天地:指六十四卦中的《乾》、《坤》两大卦。以“天地”生万物说明《乾》《坤》为六十四卦之首的原因。
②万物:指自然界万物,此以“万物”说明六十四卦,“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之数”。
【译文】
有了天地《乾》、《坤》),然后万物(六十四卦)就产生了。
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①,故受之以《屯》②。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
【注释】
①盈:充满。
②受:继,承继。
【译文】
充盈于天地之间的只有万物,故(《乾》、《坤》后)继之以《屯》。屯,就是盈满的意思。屯,代表万物开始生长。
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①。蒙者,蒙也,物之稚也②。
【注释】
①蒙:本义是家上草木,有覆盖之义。此通“萌”,郑玄曰:“齐人谓萌为蒙”,即指幼小之貌。物之初生幼小是未开著,故蒙为蒙昩。
②稚:稚嫩。
【译文】
万物出生之时必然紫昧幼稚,所以继之以《蒙》。蒙,就是蒙昧的意思,(是指)万物尚且稚嫩。
物稚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饮食之道也①。
【注释】
①需:需求。
【译文】
万物稚嫩不可不养育,所以继之以《需》。需,是饮食之道。
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①。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师者,众也。
【注释】
①《讼》:争讼。
【译文】
饮食必会发生争讼,所以继之以《讼》。争讼必会将众人激起,所以继之以《师》。师,就是聚众的意思。
众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①。比者,比也。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②。
【注释】
①比:亲密无间。
②畜:畜养。
【译文】
人多时必然有所亲附,所以继之以《比》。比,是亲密比附的意思。比附必会有所蓄养,所以继之以《小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