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风景如画,10月份天空高云淡。10月本是美丽的月份,但对江西的吴老师来说,2021年10月有点困难。
从10月8日到10月30日,吴老师经历了被骂、报警、笔录、辞任、申请、举报、举证七件事。家长为何辱骂吴老师?为何报案后不予调查?为何想要辞去班主任?学校教体局是何态度?屡屡碰壁下一步咋走?让我们从吴老师的经历说起吧。
一、事发经过
据吴老师说,他所在的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下溪中学在八年级进行了一次重新编班,有一位同学被分到了吴老师的班里。这位同学的家长对分班结果不满,于是找到学校领导要求换班,被学校领导拒绝。此后,这位家长又先后找到他看好的那位班主任和吴老师,想要“疏通疏通”,却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10月4日晚上,这位家长来到了吴老师家里(吴老师恰好不在家),临走时放下了两条中华烟、一盒茶叶。吴老师回家后,立刻打电话通知这位家长,要求他第二天早上来学校把东西拿回去。第二天一早,见这位家长没来,吴老师又再次联系上他,并在学校门口把东西退给了这位家长。
吴老师以为事情就这么过去了,没想到10月8日下午5点多,却在家长群里“等来了”这位家长的辱骂。看看这位家长的言辞吧,“尊重你叫声老师,不尊重你啥也不是”,“平常一节课时间只粗略应付地讲几分钟,剩下时间基本让学生自己自学”,“你根本就不配做个称职老师,肮脏了老师两个字,为人师表缺乏基本的道德,简直误人子弟”。
半个小时之后,这位家长意犹未尽,再次开腔,“也许不远的将来下一个你或者你儿子甚至孙子终将付出应有报应”。
寥寥数语之下,从教28年的吴老师彻底蒙了,他认为家长转班不成,送礼未果,转过头来辱骂自己的行为不能接受,认为自己成了家长的“出气筒”,当即选择报警。3天后的10月11日,他来到派出所做了笔录。随后越想越憋屈,便向学校提出辞去班主任一职。
10月12日,学校书面回复,一来不同意吴老师辞去班主任职务,二来否定了家长对于吴老师教学方面的职责,三来肯定了吴老师的优秀,用词是“连续多年在业绩评价中被定为一档教师,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胜任班级管理工作和初中语文教学工作”。
至此,事情似乎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没想到三天后的10月15日,吴老师接到了当地派出所的《不予调查处理告知书》,告知书认定“此事不属于公安机关的管辖范围”,这当然不是吴老师期望的结果。
10月19日,吴老师写下了一份申请,将事情经过简单描述,并说出了自己“只想让家长进行亲自的、公开的、书面的道歉”的初衷,最后向区教体局提出了“帮忙维权”的申请。该申请送达教体局的当天,局里就表示可以提供法律援助,为维权提供帮助。
10月26日,“执拗”的吴老师又向广丰区公安局(督察)电话实名举报了广丰区下溪派出所的“不作为”,并于10月29日与援助律师见了面,提供了相关证据。看起来,吴老师是打算要走法律途径维权了。
话说到这,一定有很多人会提出疑问:第一,学校好好的,为什么要分班?第二,家长骂老师,应该如何定性?第三,维权要道歉,有何实际意义?接下来缪老师就挨个聊聊这几个问题。
二、分班原因
一说到分班,敏感度就上来了,有些“怀疑论者”肯定立刻上线,质疑说:学校是不是分快慢班,是不是学生想进快班没进去,所以情绪失控?基础教育阶段按照规定是不能分快慢班的,学校对此也有责任吧?
这么说吧,吴老师对分班理由解释得很清楚:七年级的时候,这一届学生分了七个班,每个班60人。今年,学校的新教学楼启用了,地方宽裕了,决定把七个班“匀和”成八个平行班(注意,是平行班),编班之后,班主任随机来抽签带班。
一句话总结:没有分快慢班,不存在分班不公平,这位家长要求换班的想法,却似乎是在追求不公平。
三、辱骂定性
2019年,广东省中山市曾经发生过一起类似的“家长辱骂老师被处理”的事件。由于一位家长不满英语老师布置的作业,在家长群用粗言秽语辱骂老师,事后被公安机关传唤,并被依法行政拘留10天。
这件事与发生在吴老师身上的事,似乎有颇多相似之处。但我要指出的是,辱骂吴老师的这位家长的言辞,确实不能用“粗言秽语”来形容,但第二段话语中隐含的威胁和诅咒,有些令人不寒而栗。
骂人这种事,可大可小,偶尔在私密场合跟亲近的人在一起爆两句粗口可能没什么伤害;但在微信群里公然诅咒别人,会给自己招来麻烦。此前北京电视台《小柴说法》栏目就曾经报道过一起因“辱骂侵权”的事件。
王某和赵某因为琐事有了矛盾,于是王某在两个微信群(一个21人,一个200多人)中公开用文字的形式辱骂赵某。赵某直接起诉,要求王某公开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法院的判决结果是,王某侵犯赵某名誉权,必须在两个微信群内公开向赵某赔礼道歉。2020年,江苏江阴也曾有过类似的判例。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的行为,包括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等等。
此外,《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一句话总结,辱骂非小事,处事须谨慎。
四、实际意义
有人说,被人骂了不是什么大事,这位吴老师也属实有点太过较真。依我看,无论是行政复议还是走上法庭,吴老师的“执拗”值得我们的支持。一来,息事宁人会助长有些人的气焰,也会增加社会负能量;二来,老师争取自己的权利,对学生们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好的教育离不开老师和家长的配合。有问题及时沟通,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越是自以为是,动不动对老师指指戳戳的家长,越容易带给孩子不良影响。
你怎么看待这位家长在微信群大放厥词的行为?你是否支持吴老师维权到底?来评论区聊聊吧。
我是@缪老师妙笔生花,原创不易,期待你的点赞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