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故事语录 > 励志语录

【新年心情】小时候的那个春节,你记得吗?

清理/61

我记得前几天在街上走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孩子。

她牵着爸爸妈妈的手,一边腾空跳起来,一边大声喊着——终于要过年喽!

童年时的期盼和那时的年味儿一样浓烈。新衣服、小花灯、《还珠格格》、擦炮、摔炮、小挂鞭,瓜子皮、花生皮、亮晶晶的糖纸撒了一地,冯巩叔叔戴着红围巾挥着手上台喊着“我想死你们啦”,和着麻将哗啦哗啦的声响以及满屋子炖肉的香气和潮湿……

长大后的春节,好像和自己一样,都沉默了许多。就像越来越寂静的窗外,就像爸妈坐在沙发上看着春晚慢慢睡着,就像家人闲坐时那些说不出口的心事。

年味儿,大概就是用来被回望的吧。

@凌霄

记得小时候,迎接春节的第一步是要期末考试了。

成绩是返校时才知道的,一路上会惴惴不安,也无暇关注街道上的春节气氛。毕竟这个坎,决定着春节过得好坏。

考得好,爸妈心情也好,我就可以讨价还价买各种小礼物,零食、玩具、摔炮、烟花……内心也期待着四散在各个城市的亲戚纷纷回来。我小时候的春节,外公外婆在世的时候,都在外公外婆家过,偶尔几个正月初一,会回到爷爷奶奶那边。

我记得人生中第一次吃老北京火锅,是在大学里当教授的舅舅带回来的。外公外婆张罗准备了一桌食材,大家抓鸡、杀鸡,去市集买肉、打酒……

小镇上过年,男人们喜欢围坐在几个长凳上,翘着二郎腿,抽着烟,晒着太阳尬聊;女人们就在我外婆的带领下,杀鸡宰羊,偶尔抓起两个捣乱的小孩,一顿猛锤,也是雷声大雨点小,为春节增加了不少热闹的色彩。

后来外婆去世了,再也没有这样的年可以过了。

@李浔

小时候的春节就意味着可以去商场买好多东西,而本地商场顶楼那个摆满玩具的货架对我的吸引力,即使过了二十多年,我也忘不掉。

记得两天前我与同城的一位变形金刚玩具(简称“变玩”)迷友会面。聊到玩具的时候,他说要给我看某样东西。走进里屋,在柜子的中心,一个玻璃四方盒子立在那里,里面是一款G1擎天柱玩具。

变玩圈混得久的人都知道,G1擎天柱玩具保存至今十分少见。这“擎天柱大哥”身上的油漆已经掉了七七八八,车胎轮圈和油箱上的电镀都磨损了,唯有头雕上眼睛的黄色油漆依旧饱满。

朋友说,这是1989年春节,在变形金刚展销会上,被他软磨硬泡了一年的父母咬牙为他买的。想当年他父母一个月的工资加起来不过200块,98块的擎天柱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但年关到来,家长终究不想让孩子失望,还是把擎天柱带回了家中。

“那种感觉无以言表,所以我把它收好,一年又一年过去了,擎天柱陪我走过了30多年的人生。父母如今已退休在家,但每当我看到盒子里的‘擎天柱大哥’,都能想起30多年前的新年,打开盒子的那种惊喜。”

@网络工作者

春节,印象最深的必须是放鞭炮。

一到晚上就跑出去,一堆小伙伴把各自的“家伙”摆在地上。先拿出“蹿天猴”——一点着,就会“唰”一下飞到天上,然后一个闪光,“啪”一声炸开,分出好多飘落的星星。我们会找来一个啤酒瓶,把一根“蹿天猴”放进去,一点着就立马捂上耳朵,然后——“嗖”——“啪”,我们仰头看着,心里也乐开了花。

然后是“足球雷”——这种炮的威力相当大,简直就是一个小“原子弹”,“嗵”一声炸开后,可以炸碎很多东西。我爸曾经用它炸碎过陶瓷碗,我想换一种新的玩法,就去找来一个塑料盒,放在水面上,点着“足球雷”,急忙扔进盒子里,还没来得及捂耳朵,身后就“嗵”的一声,水花四溅,弄了我一身。

最后是“烟幕弹”——它不会响,只会冒烟,还会把靠近的物体染上色。我点着一个,放到矿泉水瓶里,不一会就听见“嘶”,一缕红色的烟雾就冒了出来,瓶子立即变成了红色。

在烟幕中穿来穿去,闻着那特别的气味,心里特别高兴。

@雪球妈妈

小时候每到除夕,我们都会去贴春联。

那时住的还是有院子的平房。楼上楼下加起来有十来个房间,要全部贴上春联,还是一项挺费时费力的事情。

首先,锅里倒上面粉和水,熬上一大锅浆糊。然后拿上刷碗的饭刷子,蘸上浆糊,刷到门上去。贴的时候,两边要对齐,还得一样高,这对我们小孩子来说是个技术活,差不多就要耗费一下午的时间了。

吃晚饭的时候会放一挂鞭炮,每次鞭炮放完,我都会赶紧跑出去,趁硝烟还没消散的时候,狠狠地闻上一口。

那股硝烟独有的味道,会让我真的感受到:过年了!

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会持续一整夜。

第二天吃完早饭,一家人会出门拜年。这是我最期待的时候,因为可以收到很多红包。山东的习俗是要磕头,主要是给老人磕头,磕完头就可以拿到压岁钱了。

但还没等我把钱焐热呢,我妈就一分不剩地都拿走了。印象中有一次,我不愿意交出来,还被训了半天。从那之后,我对压岁钱的期待也慢慢消失了。

现在我自己也有了女儿,即使她才不到一岁,对钱没有概念,但我仍然把她的压岁钱都记了账。等她长大成人,我一定把她收到过的压岁钱全部交还给她。

@蓝海拾贝贝

我对过年期间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熬麦芽糖。

春节前,家乡的人们都会熬麦芽糖,做成点心,春节期间招待亲朋好友。而孩子们都喜欢吃糖,所以一般谁家里熬糖,小孩们就会垂涎欲滴地围在谁家灶台附近,眼巴巴地等着分享一点糖丝。

小时候总觉得很神奇,青青的麦芽和煮熟的糯米混合搅拌后,那些汁水居然可以熬出糖来,实在太奇妙了。大人们也说不出什么道理来,只是按照程序做熬糖的准备工作。

先选出大量优质的麦子,在水中浸泡,保持一定的水温。然后将麦子捞出来,摊开晾干,再等麦子发芽。

当麦芽长到几厘米后,就将发育得不好的麦芽挑出去丢掉,之后将剩下的麦芽与煮熟的糯米饭混合搅拌,最后将产生的大量汁水倒入一口大铁锅,支上柴禾开始熬制。

一般熬2小时左右,锅中的液体越来越稠,这就是麦芽糖。此时,大人就会拿一只筷子或秸秆之类的东西,在锅里搅几圈,将糖丝绕在上面,然后交给我。我满心激动地接过来,迫不及待地用舌头去舔香甜可口的麦芽糖丝,那种感觉,几十年后都忘不了!

当年熬麦芽糖的大人,现在都已老了;一起品尝麦芽糖的孩子们,现在都为人父母了。岁月如水般流逝,冲刷不走的是对家乡的怀念。

又是一个没有回家的春节。祝家乡的人们永远幸福安康。

你有哪些关于春节的专属回忆?留言和我们一起分享吧!

监制:皮钧

终审:蔺玉红

审校:陈敏 刘晓 刘博文

编辑:牛峻峰(实习)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