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故事语录 > 励志语录

【描写人多的四字词语】听课笔记:多则寡,少则众

编了一张A4纸,正反面,题为《走进李白》的《新唐书李白传》,李白诗文10多首(篇),这不是课吗?可以说是“二百特辑”吗?没想好到底,上课的气氛已经悄悄地浓厚起来了。

屏幕上,播放着电视诗文风光片,内容是介绍李白的,诗音画乐俱佳,不由得被吸引过去,心思很深,巧妙地与即将开始的授课内容衔接,不错。

上课铃响了,女教师用一段诗一般的语言导入了新课,原来此课要讲《蜀道难》。

PPT上呈现出第一个学习板块:“品味诗意”,要求学生思考“李白是怎样对蜀道一咏三叹的”,“写出李白入蜀的路线”。

学生思考之际,教师范读声起,白皙的脸上挂着一副金丝框眼镜,下颌微微上扬,十分投入,节奏音量适宜,令人吃惊的是教师居然是背诵!率先垂范,润物无声。

讨论第一个问题用时不多,很快就明确了蜀道“高凶险”三叹,继而讨论第二个问题“入蜀路线”,学生指出“太白-石栈-青泥岭-剑阁-锦城”,教师指正“长安-太白-峨眉-青泥岭-剑阁-成都”。怎么流为考据一派?有意义吗?即使要这样,教师之说也有待商榷,如说李白启程长安,那么一定走的是陈仓道,过大散关,诗中的“秦塞”或可实指,同时“峨眉”并不在秦境。眼见教学误入歧路,不免扼腕长叹。

第二个学习板块是“品味语言”,教师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最具震撼力的诗句,并说明原因”。学生回答很精彩,试举几例:

生:“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萦”字写出远望所见,山路犹如丝带缠绕;

生:“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运用夸张,如处梦幻仙境;

生:“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对偶句,荡气回肠;

生:“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富于浪漫色彩。

……

接着教师让学生用四字短语概括李白的艺术风格,学生很快以“大气磅礴、雄奇飘逸、恢宏瑰丽、梦幻神奇”等回应。

总算回到文本了,学生非常出彩,我稍稍松了口气,没想到,突起波澜,教师在屏幕上打出了一首同名《蜀道难》七律诗,展开比较阅读。古风与七律体量不同,根本不具可比性。还上瘾了,又举了李白、徐凝两首写瀑布的七绝,加上一首苏轼的评论。整个走偏了。
第三个学习板块“品味手法”,教师说道:“神话是人类的童年大梦,本诗写了那些神话?”学生的回答我已听不进去了,心说,“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分明是传说甚或可以说是史实。真是一步错步步错呀!

最后一个学习板块“品味个性”基本上是教师用屏幕呈现的方式完成的,教师列举了在不同场景下的诗句,进行到这里,课可以盖棺论定了。

一首诗,一节课而已,不是作者的全部,也不应该是学生阅读的全部,为什么要把一节课内容搞得那样芜杂?像一锅大烩菜,不清爽,不集中。正所谓:多亦寡,少则众。本想多给学生一些,但学生消化能力有限,吸收不了,白白浪费了“佳肴”;看上去餐桌上没几样菜,但营养搭配恰当,学生细嚼慢咽吃完了,日积月累,对身体方有裨益。

在我看来,教授《蜀道难》一课,在反复多样的朗读(力求当堂成诵)之后,按以下逻辑展开:

1.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

2.作者从哪几方面写蜀道之“难”?

3.作者从哪些角度、用那些手法写蜀道之“难”?

4.作者仅仅是为了状写自然吗?还有什么言外之意。

不知业内同侪以为然否。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