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健老师,20年来在学习上与众不同。现在他没有了,世界上少了一个豁达幽默的中年人,农村校园里也少了一个能力出众、乐于成为梯子的良师益友。
郭健老师又矮又胖,但生气勃勃,剑尾郎之间透着不敢看的气息。(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读者》)声音细而低沉,但朗朗上口,很有力,好像几句话就能看透人的肺部。(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声音名言》)白脸的笑容突然露出来,自如地折叠起来,让人永远不知道是笑是笑是笑还是称赞。(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哈姆雷特)说话尖酸幽默,再大的事也能一带而过,芝麻大的事也能上纲上线,教育能说服你的心。
未进高三,已久仰郭老师的威严和能力。身兼政教处主任的他不怒自威,以铁腕作风全力整治校风校纪,并担任全校近两千名同学的思想教育工作。在校园里每次巡视时,目光所及之处,仿佛能产生了一种“视”场,让同学们屏息凝神,自觉理亏,驯服地成为校风校纪的维护者。
每个周一的“国旗下讲话”,既是郭主任的成名之作,又是彰显其口才、展示其学识的固定舞台。在大家跑操运动之后,列队聚拢的十五分钟之内;在晨曦初露,金色阳光一缕缕洒下主席台之时,郭主任面容严肃,以特有的抑扬顿挫,诲人不倦摆道理、举一反三讲故事、联系现实论挑战、词锋咄咄评纪律……看得出,每次讲话都是精心准备的,因为,跳上主席台后,在两千多双眼睛的众目睽睽之下,其坚定的语气、流利的语言、酣畅的语调,言简意赅又重点突出,词藻丰富又精准实在,目光炯炯、配合着手势,牢牢把握住听众的注意力。讲话期间,偌大的操场鸦雀无声,就听得一种磁性低沉的声音在回荡…….(校外晨起下地的老农,一听到这种声音,也会自言自语说,“郭主任又开始讲话了,讲话结束,就是六点五十了,该回家给孩子们做饭了。”)
长期以来,郭老师一直把关高三年级毕业班的英语,很多年轻老师都是他昔日的学生,其资格之老,水平之高,每次高考英语成绩公布之后,都会在全县甚至徐州地区引起热议。曾有多人多次想调他入县进府,都被婉言谢绝,毕竟在八中坐镇高三近二十年了,对学校的一草一木有着深厚的感情。用他自己的话说,“咱农村的癞蛙子离开了臭水沟,蹦跶不了几天就要被晒干啦!在八中,咱是轻车熟路的地头蛇,知道对什么人、下什么菜,何苦到城里受那洋罪呢!还得讲普通话,穿官衣的,哪有在家般自在?”
言语中渗透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又不乏自嘲幽默;而这正是他讲课的风格所在,也是能时刻吸引学生的地方。
郭老师讲课方式十分独特,尖酸刻薄又无伤大雅的段子层出不穷、嘲讽挖苦又点到为止的说辞接二连三,那低沉幽默的语调、信手拈来的笑话,故作搞怪冷峻的表情,将整个课堂气氛烘托得热烈又鲜活,把应知应会、应考应记的内容巧妙穿插在阵阵笑声之中。即便是对英语畏之如虎的同学,都会自觉自愿地融入其中,忘记了“天书”的烦恼。
有心者在开心之余,纷纷整理了郭老师的“语录”——
(1)借单词拼写失误嘲讽单相思者——“有的同学不爱学习,整天就瞎猜八想的,瞅瞅这个,瞅瞅那个,猜拧(方言,揣测)这个可能对我有e(意),那个可能对我没e(意),结果呢,“before”人家有e,他却没“e”(意);“for”人家明明没有e,他偏偏热脸贴个冷屁股非要加个e。你说这叫什么事啊!呵-呵-呵-!”
(2)讽刺班中某同学作文中的造句——“有的同学进一步发展了汉语语法,作文有一句神来之笔,我翻了一夜的新华词典和朗文语法,也不解其意,他的那句话,直译的意思便是:一天中午,我不但吃了小麦(wheat),而且还吃了水稻(rice)。俺也不知道,这位同学究竟是稻飞虱呢,还是麦蚜虫,按说不是一个季节冒出来的粮食啊!”
(3)跟一位感冒流鼻涕的调皮同学开善意的玩笑——“哟,谁上课时偷吃面条呢?还这么大声?哦,流鼻涕呢?瞧瞧,嘟拉拉的一堆,控制自如,倒也难得!可别让李白看到了…….下课赶紧找点药吃,英语课不需你配音,呵呵!”
(4)讽刺班中一早恋者——“昨天晚上,在座的一位闯到政教处办公室,义正词严地向我颁布三条纪律八项注意,让我不准再干涉他早恋。我小心翼翼地规劝他,这样不耽误学习么?这位老兄振振有词地说,‘这都是俺第四次初恋了,俺知道该怎么安排学习!’,俺就猜拧了,‘初恋’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5)讽刺第四节课时昏昏欲睡和急嗷嗷等着吃饭的同学——“据说啊!猪有两种,到了饭食,听了饲养员的脚步就急嗷嗷地叫唤的;还有一种就是饿过了劲,在黄粱美梦中忍饥挨饿的!…….睡觉的,把没睡觉的同学摇一下,再坚持一会儿,饲养员马上就来了。”
(6)考试之前的动员——“考试,为什么要考试?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很牛逼,通过考试把你们给区分开来。是真牛,还是假牛?是水牛,还是黄牛、牤牛?”
(7)将后排睡觉的一同学唤起,让他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翻译英语句子,那同学睡眼惺忪的站起身来,翻译的过程中,下面哄笑声一片,翻译完了,才知道已然入套,真是惭愧到灵魂,下次再不敢课堂打盹。——“Yesterday night, I have a dream, in the dream, I met a very beautiful girl , she said, I love you much…….”
(8)嘲讽课堂上交头接耳者——“有一种鸭子,体重三斤半,好容易卖出去之后,买主煮熟之后拎着鸭子找后帐,‘你这三斤半的鸭子,怎么二斤半的嘴!’,咱有的同学还要厉害,三斤半的嘴,让你站起来说,你不说;不让你说,你跟我抢着说;真让我觉得为难。能不能和您商量一下,把您能言巧辩的扁嘴,伸出窗外,对着白云蓝天嘎嘎嘎去?”
(9)嘲讽大声埋怨作业多的同学——“春天还没到,叫什么叫。(一阵爆笑,过了几秒种)我说的是春天还没到,你们这些青蛙叫什么叫。”
(10)嘲讽二郎八蛋只顾谈恋爱的同学——“个别同学谈恋爱时胆子很大,什么牛都敢吹,什么事都敢做,柴垛边、田埂上、小树边、租房内,都留下了成双成对的身影(故作深情状),校长、老师都不在话下,家长劝阻更是白扯,想想俺们当年,比地下党接头还注意纪律,唉!真想时光倒流,拜倒在这些大仙门下,重新活一回。”
…….
一开始接触郭老师,总被他的严格要求和铁面无私所吓到,时间长了,大家越来越喜欢这位幽默风趣、独具风格的老师。在看似玩世不恭、尖酸刻薄的背后,始终藏着一颗爱岗敬业、呵护学生的柔软心房。
郭老师上课从不拖堂,讲课速度虽快,却质量高、效果好。别的老师一张卷子能讲两节课,翻来掉去如老牛反刍一样,他则不然,该快的快,该慢的慢,始终能抓住重点,以点带面,举一反三,在玩笑中带领大家消化难点,总结经验;别的老师就怕课堂气氛乱糟糟,怕学生不规矩,他则与众同乐,一见课堂太紧张,还信手拿个同学取笑一番,顺便将学生准则、学习方法、生活趣事等归纳演绎一番,并带领大家做做白日梦 ,畅想一番光明的未来;别的老师虚荣心强,遇到难题怪题绕着走,唯恐在学生面前露馅,他则不然,会就会,不会就留到下节课,非帮大家搞明白不可(他曾笑嘻嘻的坦言,“咱运河师范毕业的中专生,哪有什么水平?能带高中英语都是造化了,碰到不会的更平常。”)。
进入高三之后,模拟考试一场接一场,对揭晓考试成绩的渴盼,甚至超过了考试过程本身。别的老师批阅考卷都是请学生代劳,而且一拖三四五,几次考卷批改一次,还不及时公布成绩,让大家都没有知错就改的热情了。但郭老师的英语考试则不然,但凡模拟考试或月考,两个班的考试成绩,他隔天就能改出来,而且是亲自加班加点地改,为了真正起到“模拟“的效果,还自制了几套答题卡模板,这在教师队伍中简直是“工作狂”。(他曾在课堂上,不无骄傲地说,“在八中,没有谁改卷的速度、准确率能超过本人,政教处主任就那么好当的?不拿出点成绩怎么服众?咱虽然名声在外,也不是个超人,无非起得比鸡早、干得比驴多而已。俺总觉得,学生闷着头考试不容易,俺老师就得更负责,先对得起学生,学生才能后对得起老师…….)
有一次,老师们义务献血,郭老师率先垂范,上午下了(3)班的英语课,直奔八集医院。按照校方安排,他可以休息三天。不料下午上课铃一响,脸色苍白的他,就略带颤巍地站在了讲台前。大家在座下窃窃私语,感觉很不忍心,纷纷劝他停课一次吧?他开始脸色冷峻,突然莞尔一笑,“别议论了,知道我上午‘光荣’了是吧?有道是‘轻伤不下火线’,谁让咱是毕业班的老师呢?”然后大手一压,示意大家开始上课。那堂课,少了一些笑料,多了几分庄重,让大家怎能不对他敬意有加?
最让人感动的是,郭老师上幼儿园的小儿子,在放学途中突遭车祸(以前都是郭老师接送的,那天他临时上了一堂公开课,课后又和听课的老师多聊了几句,接晚了写)。事后听说孩子是重伤,双手压断、胸腹被碾,病情危在旦夕,家人对郭老师十分埋怨。那天晚上返校上自习的路上,我正好遇到了郭老师,向他打招呼,就见他脸色铁青,白得吓人;再后来,听说小孩转到徐州大医院去了。这么大的事情,郭老师就请了三天假,第四天,憔悴不堪满眼血丝的他,又重新站在讲台前了,课上得仍然精彩如旧,这回大家听得更认真了,教室里落根针都听得一清二楚。
(在八中期间,郭健老师似乎总怀才不遇,历年来风评虽然最好、威望虽然最高,却总也做不上正校长,或许是因为刀子嘴豆腐心的缘故吧?毕业五年后,德才兼备、能力超凡的郭老师终于调任到邻乡一所农村中学当一把手了,据说上任伊始,他便大刀阔斧的在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进行教学改革,不到三年,所取得的成绩,足令县教育局领导刮目相看,在同行中有口皆碑。可好人不长寿,正当他的事业蒸蒸日上,锦绣前程直铺眼前时,一个冬天的下午,突发脑溢血,郭老师走完了人生的旅程,牺牲在他挚爱的岗位上了,享年四十*岁。据说,那一天,送葬的人群足足上千,在滂沱大雨中追思这位勤奋、幽默、能干的郭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