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yuki:冬天快乐!
1
今天是2021年11月22日的小雪节气。
这意味着什么呢?
“小雪”仅仅是个比喻,不能顾名思义。它的意思是说这段时间寒流活跃、降水增多,而不是飘飘洒洒下雪。
小雪节气,预示着真正意义上的冬天来了,天气开始持续变冷,很快就会看到“北风卷地白草折”的景象。
因此,防寒保暖,是我们生活的第一要义。
小雪节气到来之际,我把最温馨的祝福送给你:愿你三冬暖,愿你春不寒。心有桃花源,一路良人伴。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2
我国最早的中医学专著《黄帝内经》里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进入冬天腹地,小雪是入冬以来的第二个节气,在饮食方面,应该有所调整。
吃应季的蔬菜有:萝卜白菜;吃温补的副食有牛羊肉;冬天最适合喝得是红茶,黑茶。
主食方面,米食或者面食,根据自己的所在的地域对应选择。也就是说本乡本土生主要长什么农作物,就以它为主食。
冬天主藏,就是说养精蓄锐,是最好的养生。不要起得太早,不要睡得太晚,也不要不遗余力地锻炼,劳动也要悠着点。
内心阳光灿烂,何惧雪地冰天?
3
关于冬天,白居易写过这样一首诗:
“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
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
负暄是什么意思呢?说白了,就是晒太阳。
在冬天的上午,风平浪静。明晃晃的太阳升起来,暖洋洋的光芒洒下来,在房屋南边一个角落里坐下来,闭上眼睛静静地晒太阳,一种祥瑞之气慢慢从肌肤上,渗透到内心深处。
这种感觉,不论是精神还是肉体,都是妙不可言地享受。
晒太阳,就是冬季“养藏”的招牌动作。
经常把那太阳晒,就是天然在补钙。
钙的充足,表现在身体上就是,腰杆挺拔,骨骼健壮,脚步稳健。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4
《孝经纬》上说:“立冬后十五日,斗指亥,为小雪。天地积阴,温则为雨,寒则为雪。时言小者,寒未深而雪未大也。”
小雪,意思是气温降低,降水增多。
气象学上,所有的雨、雪、雹等从天空下降到地面的水汽凝结物,统称为“降水”。
雪,是寒冷季节的产物,这个节气当中,坑得不是很厉害,降水量也不太大,所以叫“小雪”。所谓的节气,就相当于一个“关口”。走进小雪这个关口,气温会越来越低,降水量也会逐渐增多。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小到大的过程。想要健康温暖过冬,这个时候就要着手准备了。
俗话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个时候,可以适当地“滋补滋补”了,古人讲一冬补三秋。
基础打牢固,开春打老虎。
热情似火,满心春色。
5
古人把小雪分为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腾地降;三候闭塞成冬。
天上阳气上升,地里阴气下降,天地不通,阴阳不交,因此万物失去生机,因为天地闭塞,所以严寒冰封。
有这样一句农谚:“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这个时候,如果来一场像模像样的飞雪,对于庄稼人来说,是莫大的福祉。
雪化了就是滋润农作物的水分;下雪能够冻死很多害虫和病菌;积雪具备保暖功能,利于土壤的有机物分解,可以增强土壤肥力。
四季都有情趣,贵在自我发掘。
因此,小雪有雪,欢呼雀跃。
雪,又是冬天的精灵,美丽的天使,给季节带来一种无与伦比的浪漫。踏雪寻梅,那是何等的诗情画意?
6
俗语说:“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小雪节气,不同地方有不一样的民间习俗。
南方人做糍粑、晒鱼干、吃刨汤、酿小雪酒;北方人腌雪里蕻,渍酸菜,制腊八蒜。不管是哪种方式,都是为了让生活有滋有味,让日子有声有色。
开心运动,青春火红。
冬天里,天寒地冻,洒水成冰。很多人容易情绪低落,钻牛角尖,陷入“抑郁”状态。
“食疗”的方法很简单,多吃菠菜、猕猴桃、橘子、牡蛎、大豆以及深绿色蔬菜,因为它们富含叶酸,能够有效抵抗抑郁。
“心补”,就是精神疗法。多读书、多看报、与正能量的艺术品不离不弃,让乐观在你的灵魂里占据主导地位。
“动补”,就是运动疗法。可以在太阳出来之后,再开始进行。气血活跃起来,情绪也会焕发光彩。
睡前泡泡脚,胜服安眠药。
“温补”,主要指的是“睡前热水泡脚”。
常言道,“睡前泡泡脚,胜服安眠药”。睡好了,精力充沛;有了活力,干活灵感爆棚,事半功倍,你有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