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世界心脏联盟在一份声明中表示,饮酒没有“安全量”。还批评了少量适量饮酒对心血管健康有好处的观点。
在过去几十年中,心血管病患病率不断攀升,饮酒在其中扮演了“推手”的角色。健康成年人:饮酒增加心脏病等慢性病风险,是在透支“生命值”
对于成年人来说,酒似乎是不可或缺的,升职加薪需要喝酒,聚会交友需要喝酒,娱乐休闲也需要有酒,有酒生活才可以色彩斑斓。其实,酒正在透支我们的“生命值”。
饮酒会对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也会导致生活质量下降。世界心脏联盟指出,即使是少量饮酒,也会增加心血管病风险,包括冠心病、中风、心衰、高血压、心肌病、房颤和动脉瘤。
世界心脏联盟还表示,饮酒可导致癌症、消化系统疾病等。饮酒与大约230种疾病有关,其中有40种疾病仅与饮酒有关。研究还发现,饮酒多的人发病风险增加了四倍。饮酒还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危害。
人常说“小酒养心”,其实不然。
世界心脏联盟称,“适度饮酒可降低心血管病风险”的说法不成立。因为这些证据大多基于观察性研究,很少有进一步的研究证实饮酒对健康有益,未知因素的存在也进一步削弱了证据的可靠性,且大多数证据仅限于白人。另外,一些显示饮酒有益健康的研究往往是有酒业支持的研究,可信度不高。
慢性病患者:饮酒加重身体负担,可致心脏病复发
很多慢性病患者是因为饮酒患上了疾病。酒精会增加患高血压、心脏病、心肌病、心脏颤动/扑动以及中风的风险。酒精也会导致许多其他传染病和非传染病。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资料显示,酒精和烟草一样,是I类致癌物质,可引起多种癌症,尤其是乳腺癌。而且,任何程度的饮酒都有害健康。
一些慢性病患者即便患病仍不能果断戒酒。有研究显示,慢性病患者过量饮酒的几率比健康人更大。慢性病患者本身身体已处于不健康状态,摄入酒精会进一步加重脏器负担,加快慢性病进展。
心脏病患者更应该禁酒。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姚焰等研究人员的研究发现,饮酒使阵发性房颤复发风险增加60%,饮酒是房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不饮酒、适量饮酒及大量饮酒者的房颤复发率分别为18.7%、30.8%及63.9%。适量饮酒是指饮酒≤2个单位(1个单位相当于15克乙醇),大量饮酒是饮酒>2个单位。研究者进一步分析指出,酒精及其代谢物的毒性作用可能导致心房肌的坏死及纤维化,进而会影响其治疗的效果。
孕妇及哺乳期:饮酒与婴幼儿出生缺陷、认知障碍等相关
孕妇及哺乳期不能饮酒的观点可以说已经深入人心,任何一个有责任心的父母都不会让孩子从胚胎期和婴儿期就暴露于健康风险之中。但对于一些嗜酒的妈妈而言,可能难以忍受长时间不能饮酒,偶尔会小酌几杯,因此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饮酒的现象仍然存在。
世界心脏联盟的声明指出,怀孕期间饮酒与胎儿酒精综合征(母亲在妊娠期间酗酒对胎儿造成的永久性出生缺陷)有关,胎儿酒精综合征是新生儿身体、行为和学习异常的综合征。对于母乳喂养的母亲来说,任何饮酒对婴儿都不安全。
此前,《美国医学协会儿科学》发表的研究提示,孕期只要摄入酒精,不论多少,不论是在孕期前三个月还是在整个孕期,均与新生儿颅面部发育异常有关。差异体现在面中部和鼻子移位,尤其是鼻尖,表现出鼻子缩短和鼻尖翻转。
此外,英澳学者的研究显示,有三个大脑动态变化明显时期,尤其对酒精的神经毒性敏感,即胎儿期、青春期(15~19岁)和老年期(65岁以上)。在胎儿时期,大脑发育较快。怀孕时大量饮酒会导致胎儿酒精谱紊乱,并伴有脑容量的广泛减少和认知障碍。而且,这个时期即使是少量或中量饮酒,也与子代不良的心理和行为结果显著相关。
不仅如此,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显示:
男士在妻子怀孕前三个月饮酒的,
孩子易患先天性心脏病。
因此,管控饮酒要有“长远眼光”,在生命早期都应该拒绝与酒精接触。
少年儿童:饮酒可致健康状况、学习成绩不佳
尽管父母、学校、相关部门都在重点强调未成年人不能饮酒,但对于懵懂少年而言并没有感觉到饮酒的危害,相反饮酒让他们交了很多朋友,实现了一时的放松,抛开了一些烦恼。
其实,25岁之前是大脑发育时期,在此期间饮酒会对大脑产生负面影响。青春期和青年期酗酒与神经认知功能低下有关,尤其是注意力和视觉空间技能受损。过早饮酒会增加青少年时期健康状况不佳、学习成绩不佳等风险。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关键时期,饮酒将会给身心带来很大的伤害。
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马军、徐荣彬等的研究发现,饮酒、职业伤害及药物使用是导致青少年死亡的前三位危险因素。
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成瘾医学中心主任覃颖曾介绍说,研究发现,16岁以下的青少年使用和滥用酒精可能会对大脑的发育造成永久性的伤害,进而对行为和情绪管理产生影响。
饮酒也会使青少年的认知成熟度受损,个体饮酒行为开始的年龄越早,产生酒精依赖的可能性就越大。英澳学者的研究显示,青春期大量饮酒与脑容量减少、白质形成减少以及一系列认知功能的轻中度缺陷有关。
因此,没事喝点酒有益健康的话,千万别再信了!
多个权威医学研究已证实:酒最好一滴也别喝,饮酒的安全线是“0”,喝酒没有“适量”!
转自保健时报
来源: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