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说,人类直立行走后,可以更远地看到眼睛,而不是像其他哺乳动物一样低下头,嗅气味,寻找食物。所以视觉取代了嗅觉的大部分,影响了人们对食物的认识。
罗马美食家阿比修斯曾说:“人们总是用眼睛初尝美食”,食物在被人们看见的那一刻便有了定论。虽然人不可貌相,但是美食却需要打量。食物的视觉冲击确实会影响人们对其味道的判断。绿色,新鲜清爽,淡淡的苦青青的酸;橙色,成熟温暖,温润饱满的甜;白色,纯洁干净,敦厚朴实的咸;红色,活泼挑逗,热烈刺激的辣......,这些符合进食者对即将被吃下之食物的应有颜色的预期和想像的颜色,无疑会增进食欲。一旦反其道而行则让人莫名其妙大倒胃口,比如蓝色的牛排、绿色的米饭。在心理因素的诱导下,一些颜色带来的影响会导致味觉误区,比如鲜艳颜色(粉红色)的饮料比另人不适颜色(深绿色)的饮料更甜。
另外食物背景颜色的视觉感受同样影响人们的味觉感知,最明显的例子是食物和餐具的颜色对比度变化影响。科学实验证明了,人们不自觉地会觉得白色盘子里的草莓慕斯比黑色盘子里的更甜;橙色杯子里的巧克力比白色杯子里的更有味道;白瓷杯子里的咖啡比透明杯子里的咖啡更浓郁。同样的视觉骗局也发生在食物形状以及餐具的形状上。大多数人会苦的、咸的和酸的食物和饮料与棱角图形相关联,而甜蜜柔滑的感觉总是与更圆润的图形搭配。人们似乎都表现出一种普遍性倾向:将特定的形状与特定的味道相匹配。
人类进化一不小心把所有人都变成了好色之徒。于是厨师们先行,前仆后继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革命实践,制定了“好色”的基本方针,最终确立了其在美食要求中的首要地位,所谓“色香味”。后来医学家、营养学家跟进,他们对绿色和黑色情有独钟。绿色食品当道,在舆论的激烈攻势之下,让人感觉食物如果不被绿就代表着不够健康;黑米比白米好,黑芝麻优于白芝麻好,黑木耳胜过银耳,乌鸡比白鸡更营养,这饮食的厚黑学都源于“逢黑必补”的思想。
人们从潜移默化起色心,到最后肆无忌惮好色几乎是同时的。古今中外美味也总与情色有关,中国人和西方人都信奉食物是能够壮阳或者激发男女情欲的。像海参、牡蛎、胡萝卜、洋葱、鳄梨、松露、芦笋等历史上都承担过增进性功能的重任,都是“补”的心理暗示,造成了人们对这些有色食物的追捧。看着食物意淫也就罢了,人类非要把情色的视觉冲击力发挥到极致,日本如今还流行着的“人体盛”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中国古代皇帝也干过同样的事情,《全唐志·宫膳》记载“圣上后房共食,以后房妃子为裸,食材各异,皆置其上,圣上临之,食也”。“食色,性也。”
视觉的影响饮食行为的一些应用可以用来帮助减肥,利用食物的视觉效果让自己少吃点。有边的大盘子会影响我们对食量的判断,用小的无边的餐具盛装食物会让食物看起来更多从而吃得更少;不要让不健康的食物看起来很精致,那样食物的视觉诱惑难以抵挡(反过来就理解为什么市场上的轻食减肥产品,会想尽办法地在食物颜色和摆放上大做文章,原因就是他们本身并不是那么美味);红色的餐具非常值得推荐;反复想象吃东西得场景后再吃东西,会让你吃得更少。当然这些都是在特定环境下的研究结论,至于对于减肥来说只能提供些许有意思的参考,真正意义上的减肥还是控制摄入量,制造能量缺口来实现。
#美食##吃在中国##饮食健康##吃货##吃喝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