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故事语录 > 励志语录

【70年交通巨变】相去半个世纪,当年插队时常走的那条土路,早已成了一条景观大道

21世纪的今天,自驾100公里的距离去省、县、乡都只需要一个小时。

然而在交通工具落后的上世纪我们插队的70年代,却是一条遥远而又坎坷的路。每当要回一趟家或者要从家回一次山村,100公里往往需要十几个小时。其中所历经的坎坷与艰辛,至今想起难以名状。

我们插队的山村地处秦岭腹地,距太白县城30多公里,距通向山外的斜峪关20多公里。这条路,据说是当年诸葛亮六出祁山的必经之路。那个时候,村前有条土路,通向县城,是林场拉木头的便道。这条便道,通到我们队以西10公里的鹦鸽公社戛然而止。也就是说,通往山外的是一条断头路。断头路处距斜峪关不到10公里,却将山里山外阻隔成两个世界。山里人要想出山,举步维艰。

那时候,每天上午10点多钟,有一辆大篷班车从县城开过来,到鹦鸽公社返回。遇到雨雪天停开,天晴路面干了才恢复通车。那个年代,没有出过大山,甚至没有坐过汽车、见过火车,更不知山外世界的山里人,是绝大多数。

每当我们回家的时候,总是归心似箭。遇到雨雪天没有大篷车可乘,只好步行。或走20多公里到斜峪关,或走30多公里到县城,然后再搭火车或者汽车回家。如果走路到斜峪关,须先走到附近的齐镇,再搭乘20多公里的汽车到最近的蔡家坡火车站。每回家一次,总被折腾得筋疲力尽。

插队后的第一个五一劳动节到了。虽说农村不过节假日,可我们知青是要回家的。走的那天,不巧赶上了下雨,县上大篷车停开,我们又归心似箭,于是做出了徒步回家的决定。当走了20多公里的山路,辗转十几个小时回到家时,惊得父母弟妹们目瞪口呆,腿也因此疼得好几天。从那以后,动不动就走几十公里的山路,成了家常便饭。

为了省下路费,我们也常常搭乘林业拉木头的车回家。开始的时候,碰上拉木头的车过来,招招手还能停下,于是扒在上面。天暖和还好,若是天冷或者冬天,一扒几个小时,等下车时,胳膊腿冻得僵硬,好半天才缓过来。以至于如今一遇天凉腿就疼,或就是当年落下的病根儿。有一次回家遇到了下雪,没有大篷车可乘,只好步行8个多小时到了县城。因为时间已晚,汽车站没有了班车,只好在路口拦拉木头的车。到晚上9点多钟,才勉强拦住一辆车,等回到家已是第二天凌晨2点多钟。

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当年需要十几个小时才能走过的土路早已成了油路;通向山外的那段断头路也早已被眉太公路取代;曾经崎岖难行的山路也成了秦岭腹地一条优美的景观大道。公路所过之处,路面宽阔平整,景色奇美。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或是野花盛开,或是满目翠绿,或是满山红叶,或是冰雪皑皑……。

当年封闭、贫穷、落后、不通公路甚至与世隔绝的山村,成了城里人向往的世外桃源和休闲旅游的好去处。这些年,我每年都会不止一次地重走当年曾经走过的路,也总会想起当年在这条路上步履蹒跚、亦步亦趋行走的情景。每当这时,也总会感慨万千,有说不出的酸甜苦辣……。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