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章,想法很简单。头条上有很多人喜欢古典诗。除了喜欢之外,还想找到理解诗的方法,提高自己的诗欣赏水平。
我觉得钱钟书的《宋诗选注》可以起到这方面的帮助。《宋诗选注》最早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在1958年9月出了第一版,乔冠华说它是:“那年头唯一可看的有个性的书。”这本书对晏殊、王安石、柳永、欧阳修、秦观、苏轼、黄庭坚、杨万里、陆游、文天祥等八十位诗人的近三百首宋诗作了注释和简评。
选诗难,选宋诗尤其难,宋代虽然以词为后人熟知,但其实宋代诗多,宋代的诗人也多。后人对宋诗的评价更是两极分化,赞扬的夸的不得了,说宋诗是“取材广而命意新”,贬低宋诗的则直接说“终宋之代无诗”,这就等于把宋诗全部否定掉了。
1965年7月21日毛泽东致陈毅论诗的信中也表达了他对宋诗的看法:“宋人多数不懂诗要用形象思维的,一反唐人规律,所以味同嚼蜡”。看起来对宋诗也不是很满意。
钱钟书先生对宋诗有自己的见解,在其早年出版的《谈艺录》中,第一条就是讨论--诗分唐宋,并进而指出:唐诗的长处在于神韵,宋诗的特点则是多以思理见长。但是就算是卓越如钱钟书先生,也不可能不受到时代氛围的影响,在《宋诗选注-前言》里,他自己说:“它是受那个学术时代风气影响的文献,但也试图有一些别出心裁的东西融汇其中。”
所谓受时代学术风气的影响,是那个时候的文学品评更多的是从作品的内容着眼,而对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不很看重,认为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更强调的是思想价值,所以在《宋诗选注》里,有比较多的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也有一些反映阶级矛盾和人民的斗争要求,鼓励爱国主义和反抗精神的诗。
但是诗歌毕竟是一种艺术形式,不是历史,也不是等同于文章,宋诗有一个最大的毛病就是形式主义,“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其作多务使事,不问兴致,用字必有来历,押韵必有出处”【宋诗选注-序】,钱钟书对于宋诗中“形式主义的”作家和作品选的都很严,比如著名的黄庭坚,只选了他三题五首,以黄的名气来说,很会令人不解,但是如果读了作家的小序,全书的序言,了解了钱钟书对于宋诗的看法和取舍标准,也就没那么奇怪了。钱钟书在序言里提到:“押韵的文件不选,学问的展览和成语典故的把戏不选......”
至于钱钟书说的也试图有一些别出心裁的东西融汇其中,我体会是包括俩个方面,第一就是他遍采群书,挖掘出了一些以前被忽视的“小家”的有价值的作品,比如左纬,董颖,吴涛诸家,第二就是对苏轼,王安石,陆游,范成大,杨万里这些公认的名家更多的选取了一些风格明快,意境清新,颇有唐诗余韵的作品,这些作品接近200首,占了全书的很大一部分。
关于选诗,可以做一个总结:这个选本,无论在材料的选取上,甄选的标准上,作家的评价上,都足以让我们可以通过这个选本认识到宋诗的面貌。
但是《宋诗选注》不单单是一个宋诗的选本那么简单,它更大的价值,体现在这本书的序言,每个作家的小传简评,还有诗歌的注解。在这些内容里,作者着意经营,金针渡人,把这些内容吃透,对诗歌的鉴赏提高大有裨益。也是这个书最大的价值所在。
举个例子,比如在《宋诗选评--序》中,作者说:“宋人能够把唐人修筑的道路延长了,疏凿的河流加深了”,“把末流当做本源的风气仿佛是宋代诗人里的流行性感冒,嫌孟浩然【无材料】的苏轼有这种倾向,把【古人好对偶用尽】的陆游更有这种倾向”,“宋代五七言诗讲性理和道学多的惹厌,而写爱情的少的可怜,宋人在恋爱生活里的悲欢离合不反映在他们的诗里,而常常出现在他们的词里”。
读这些序言和作家的小传,我常有一种写《围城》的钱钟书来评宋诗的感觉,做学问的钱钟书见识高,眼光准,但是在表达这种见识和眼光的时候,钱钟书使用的是幽默的语言,纷至沓来的比喻,而且生动活泼的行文,对他的理论阐述的严谨性不光没有造成损害,反而把学术著作中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微妙之处恰当的传递给读者。
杨绛在《钱钟书与围城》中曾经写到:“我认为《管锥篇》《谈艺录》的作者是个好学深思的钱钟书,《围城》的作者呢,就是个痴气旺盛的钱钟书”
我觉得《宋诗选注》的钱钟书是好学深思+痴气旺盛的钱钟书!
钱钟书有一次说自己:“我做的不是比较文学,我做的是打通的工夫”,这句话在《宋诗选注》里也得到体现,具体就是常以明清小说,唐传奇,戏曲诗词来注释诗,打通通俗文学和诗之间的隔阂。(例子不举,鼓励你去读原著,比如有用西游记来论诗)
在每个所选诗人的小传和点评里,突出强调诗人对诗的语言的把握,对诗的形式美的感受能力,把诗人对艺术美的感受作为评价诗人优劣的一个标准。比如他说范成大:“风格很轻巧,用词造句比杨万里来的规矩和华丽,却没有陆游那样的匀称妥帖”,再比如他说苏轼:“在风格上的大特色是比喻的丰富,新鲜和贴切。”
在诗的注释里,注意从作诗的方法上去引导读者,这使得读者在欣赏诗的同时,对作诗也能有一些了解,这对喜爱诗歌,并且想学习作诗的人是贴心的帮助,也举个例子--比如评苏轼的诗“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注解里说--这一联是苏轼有名的比喻,参看【杜牧】的“恨如秋草多,事与孤鸿去”;辛弃疾有意来个反案文章和补笔:“事如芳草春长在,人似浮云影不留”(宋诗选注70页)
以上大概介绍了一些《宋诗选注》内容和特点,只是我自己的一点读书心得,想起到的就是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要想真正的领会钱钟书先生的大才与大识,还是去读读《宋诗选注》这本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