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故事语录 > 励志语录

【儒林外史好词好句】《儒林外史》:在谋生的路上求学而非在求学的路上苟且

《儒林外史》中,很多书生都有一个共同点,船上没有一点油腻,但在乎嘴巴的人也在生存的边缘徘徊,生活要依靠亲友的救济,只知道读史书。(莎士比亚)。

万千学子切不可学其死板,束缚自身,终身遗憾。

注重学业也需注重素质与能力

杨执中一位盐店管事对店中账务放任不管,不是在店里垂帘看书,就是出外闲游,人称“老阿呆”。最后老板一对账竟亏空七百多两,一纸诉状告入公门,在里面呆了一年半多,幸得娄公子仗义搭救。本有一份谋生之职可为求学提供保障,可却放任自流,流掉的岂止是生存之本,其实就是人生之充盈。

景兰江在省城开头巾店,原本也不赖有两千两的本钱,生活是处处有余了,可是不懂得节制,作诗用得精光了。原本生活可以过的多面开花,精彩纷呈,可自己却执意一条道路走到底,殊不知越走越黑。

权勿用家世代务农,到了他父亲那里挣了些家底,送他去了学堂读书。父亲过世后,他什么也不会做,不会做生意也不会种田,坐吃山空,很快家产被吃得精光。后来只能坑蒙拐骗了,说什么:我和你至交相交,分什么彼此?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好不可笑。如非一头栽倒在书本里,不知人间烟火,光宗耀祖也未可知。

杨执中、景兰江、权勿用之流对待读书和生活之态度给我们带来的反思:不可只重卷面,更要注意培养自身的生存能力,否则你只能成为一位被人嘲笑的书呆子,成为社会的低能儿。

所以我们经常强调要培养孩子的多方面的能力,注重学业成长本没有错,但在这个过程中更须注重素质与能力的发展。不要孩子成为高分低能之辈,仰人鼻息。

注重课本也需注重课外学习

《儒林外史》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范进被授予山东学道,临行前恩师周进嘱托他留意山东的一位名叫荀玖的学子。之后遍查考卷,竟无此人,纳闷之际,慕客蘧景玉讲了个笑话:有一位老先生点四川学差,在何景明先生处吃酒,景明大醉后大声道:四川如苏轼的文章,是该考六等的了。这位老先生记在心里,三年后回来再见何先生,说:在四川三年到处细查,并不见苏轼来考,想是临场规避了。讲完后蘧景玉掩口而笑,可我们的范大人竟不知这是个笑话,愁眉苦脸道:苏轼既文章不好,查不着也罢了,这荀玖是老师要提拔的人,查不着不好意思的。可叹我们甄选人才的学道,竟连一代文豪苏轼都不知一二,可想而知他所谓的学问无非就是八股文,其他一概不知。

与范公一样,鲁编修也是一个只埋头研修八股之道,对文学之洋一窍不通也不屑一顾。说什么:八股文章若做得好,随你做什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若八股文章欠讲究,任你做出什么来,都是邪魔外道。所以他唯一的女儿被他荼毒至深,到处都堆满可文章,诗词歌赋正眼也不瞧一下,全都丢给丫鬟去读,真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现今学子切不可学他们,课本固然重要,课外知识的天空更加广阔,也需要我们努力徜徉,否则我们就会沦为知识的边缘儿,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甚至会与范进一般连个大众笑话都全然不知了。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