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故事语录 > 励志语录

【童年的读书笔记】重刷《他乡的童年》,我发现了让孩子快乐成长的秘诀

最近刷了很多纪录片,刷到《他乡的童年》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了我第一次看的时候忽略的地方。

第一遍看《他乡的童年》,我更喜欢以色列的教育,鼓励学生学会思考、创新,去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但第二遍看的时候,我却喜欢上了芬兰的教育。

其实在《他乡的童年》爆火之前,“芬兰教育”就已经广为人知。

一个面积仅有34万平方公里的国家,和中国青海差不多大小的地方,森林覆盖率却高达77%,因而在芬兰,整个国家的文化是尊重自然的,这样的文化也渗透到了教育理念中。

所以在《他乡的童年》里,芬兰的老师带着孩子去自然中上课,而且上的不是所谓的“自然”课程,芬兰的老师擅长把自然融合到多学科(语数外,史地生,音美体)教学里,并且在户外实现教学,让孩子在自然中学到知识。

我记得在纪录片里,芬兰的老师先是给孩子们一张色卡,让他们从自然中寻找和色卡相似颜色的物品,比如树叶、树干等,之后又让他们利用嗅觉去寻找自然中的味道,从而辨别不同的东西。

这样调动孩子的嗅觉、听觉、视觉、感觉等多种感官的教学方式,能让孩子更多程度地参与进来,从而对学习的知识理解更深刻,记忆更清楚。

这种教育的方式就是自然教育,这个概念其实是法国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出的:自然教育是一种顺应自然天性,依托乡村环境,培养自然人的教育方式。

孩子在课堂上枯坐45分钟,学到的知识可能还不如在自然中待10分钟来得多,因为自然界的花草树木、虫鸟禽兽都是鲜活的“学习教材”,大自然才是儿童学习和生活的天然乐园。

自然教育带给孩子的好处还不止开阔眼界这么简单,经常与自然相处的孩子,心灵更加开阔,身体也会更加健康。

原来,让孩子快乐的教育秘诀如此简单,就是让他们多接触自然,多与自然亲密接触。

当然在自然中进行教学对目前的我们来说似乎不太可能,但是学校做不到的事情,家长在孩子课后完全可以补上。

说到这,再次觉得国家的“双减”政策真的是再英明不过的决定,让孩子有更多时间去户外玩耍,与自然亲密接触。

我们的孩子这一代,从出生开始就被电子产品围绕在身边,长大后也是各种电子产品,上网课、玩网游、网上刷剧,似乎所有的生活都离不开电子产品,久而久之,孩子与自然越来越远,甚至会出现焦虑、注意力不集中、肥胖等各种症状。

所以“双减”刚好是个契机,多带孩子去自然中走走吧,学校没有机会和条件实行自然教育,但是我们家长完全可以带孩子进行自然教育。

那么咱们家长如何更好利用课余时间给孩子进行自然教育?我给2点建议:

1、保证足够玩耍时间

我前几天看到一个幼儿园大班孩子的日程表,我都蒙了:

五点半接回家,做半个小时数学。

休息10分钟,刷英语牛津树30分钟。

英语学完吃东西休息。

7点开始练习舞蹈基本功,练习一个小时。

八点半开始学习汉字,半个小时。

9点开始读书,20分钟。

孩子从幼儿园回家满满的学习计划,连喘口气都没时间,我问这个妈妈:“那孩子的玩耍时间呢?”

这个妈妈一脸不可思议地看着我:“在幼儿园不是已经玩了一天了?”

她说的我竟然无言以对,确实幼儿园的孩子没有学业压力,相对会轻松点,但是小学的孩子,中学的孩子呢?

很多小学、中学的孩子依旧是被父母安排得学业满满,别说玩耍时间,就连吃饭睡觉时间都快被挤没了。

这样的情境下,孩子怎么和自然解除?

因而父母要排除万难,多带孩子去户外玩耍,除了刮风下雨,最好每天放学都坚持去户外玩耍一个小时左右。

不用去太远的地方,家门附近的小公园或者小区里的绿化场地都可以带孩子玩耍、发掘。

2、带孩子去自然界探索

这是我近半年一直在做的事情,只要周末天气好,就带孩子去周边的公园、山区走走。

带孩子去呼吸呼吸新鲜的空气,看看自然界的变化。

比如春天的时候带她去公园,她看到了树木发芽,夏天的时候带她去,她会惊讶发现树木已经郁郁葱葱,而到了秋天,去一次她发现一次树叶在不断变黄,直到冬天慢慢凋零。

带孩子去自然界探索时,可以不带任何工具,只是单纯地走走看看,观察下周围环境的变化。

也可以带上小铲子,挖挖土、堆堆沙,对孩子来说都是很好的体验。

这样的玩耍,比给孩子一堆玩具或者带孩子去游乐园要有意义得多。

因为在自然界,孩子可以直观感受到植物变化,从而学会更多在教室里无法学到的知识。

自然养育其实不是新名词,咱们很多家长也都知道要让孩子多去户外跑跑,锻炼身体又放松心情。

只不过是以前学业重,现在“双减”刚好孩子可以利用多余时间去户外走走、看看,学会在自然中学习。

这样简单的快乐教育秘诀,你get了吗?一起来聊聊自然养育吧。#COP15孩子与自然同行#

我是@唯妈养娃,佛系随缘妈,家有5岁敏感小妞,关注我,不定时育儿碎碎念。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