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无双
解释:比喻国家的怪事,谁也比不上的杰出人才。
在去年的5月22日,伟大的袁爷爷永远离开了我们,这对于我们人民,国家,甚至世界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而我们全国人民也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悼念袁爷爷,许多媒体更是对袁老冠以国士无双。毫无疑问,袁老不仅称的上这一称号,甚至犹有过之。
那么国士无双这一成语究竟是怎么来的呢?是出自于那一个典故,又是最早用来形容谁的呢?
其实这个成语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最早是用来形容韩信的。
韩信由于项羽不听从他的进言,不肯采用他的计策,只让他当了个掌管车、骑、门户的小官吏-执戟郎。因而,等到汉王刘邦入蜀,韩信就离楚归汉。开始,仍然是不被重用,只当了个管理粮仓的小官。后来由于滕公夏侯婴的推举,刘邦也只让其做了管理粮饷的军官。
官职虽然不大,但韩信却有了接触丞相萧何的机会,经过多次谈话,韩信凭借自己的才干很受萧何赏识。但韩信却仍是没有得到重用,便猜想或许萧何已向汉王推荐自己,只是汉王不用自己,也就随着数十名将领一起逃走了。
萧何听到韩信逃走的消息,来不及报告汉王,就亲自去追赶。这也是萧何“月下追韩信”典故的由来。
当萧何追回韩信后。刘邦责问他:诸将逃走的有好几十个,你都不追,为什么单单追韩信呢?萧何回答说: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者。顾王策安所决而。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般将领容易得到。至于韩信,乃是国中无人可比的奇才。您如果只想长期在汉中为王,可以不用韩信;如果要争夺天下,只有韩信是可以与之计议这样大事的人。到底怎样决断,就看您的了!
这正是因为萧何对于韩信的赏识,使得韩信受到汉王的重用,并帮助刘邦成功夺取天下,并被封为齐王,也被后世奉为“兵仙”。但好景不长,由于韩信能力过于出众,引起刘邦的猜忌,萧何便用计策诛杀了韩信。
韩信因萧何的举荐做上了大将军,同时也是因为萧何的计策失去了生命,这便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一成语的由来。
韩信作为一代名将,确实当的上国士无双的形容,可我始终认为与袁老这种心怀世界,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品格相比却稍稍逊色的了一些,当然这仅仅是我个人的观点。因为抛开历史,抛开背景去谈论历史人物这本身就是不公平的事情。
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