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宁3月24日电(记者余雪莉、李宁、董浩)天一亮,小南裹着厚厚的羽绒服,冒着严寒来到观测场,慢慢地拽起塑料管,用手握着管子。
“找到结冰点了,215厘米。”索南措记下刻度显示的数字,“别看管子只有3米长,这可是观测冻土的‘法宝’。通过测量管内水的结冰厚度,就能得知冻土消融情况,对当地气温变化做出精准的预测,为牧民群众提供气象信息。”
29岁的索南措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气象台工作。2020年8月大学毕业后,她成为一名守护“黄河源”的气象观测员。每天天不亮就要巡查观测场,检查观测站四周的高山积雪,顶风查看地温传感器的积雪覆盖情况,冒雪观察风塔运转是否正常……这些都是索南措和同事们工作的日常。
索南措(左)为玛多县民族寄宿制小学的学生讲解气象探测、预报等知识(3月21日摄)。受访者供图
玛多,万里黄河流经的第一个县,这里坐落着青海省海拔最高的县级国家基准气候站。索南措与几位年龄相仿的“90后”小伙伴在这里工作。
玛多县平均海拔高度在4500米以上,属高寒草原气候,天气多变,高寒缺氧。这里年平均气温为只有-3.3摄氏度,即便在盛夏7月平均气温也只有8.0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达到-48.1摄氏度,全年大气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59%。
在这样的地方工作不到两年,正值花季的索南措脸上已留下了淡淡的“高原红”。
玛多县气象台前身是1952年建站的青海省黄河沿气象站。进入21世纪,气象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综合探测能力提升的同时,观测技术手段也不断进步。
“曾几何时,大家对气象工作的记忆停留在简单的百叶箱中。如今,取而代之的是气象卫星、多普勒天气雷达、GPS/MET水汽遥感探测仪等。”玛多县气象台台长祁绪龙说起气象观测如数家珍。
目前,玛多县已建成8个自动区域站。由气象卫星、各类监测网等先进技术构架的捕捉天气变化的“天罗地网”,使这座黄河源头海拔最高的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承担起更丰富的职能。
记者一行在黄河源头的措哇尕泽山顶遇见祁绪龙时,他正和同事徐天文等人拍摄视频素材,准备在世界气象日开展“气象进校园”活动时展示。海拔4610米的山顶上,他们顶着大风,脸上笑容迎风绽放。
团队中年龄最小的徐天文不仅担任地面组组长的职责,还要负责摄像。25岁的他,性格沉静、内敛,工作认真,爱钻研。他自学成为团队的摄像师,经常拍摄大家工作、生活的日常。
徐天文在维护玛多县查拉坪区域站雪深传感器(3月12日摄)。受访者供图
祁绪龙是个阳光、时尚的“90后”。虽然已经在气象领域摸爬滚打了9年,先后在果洛州的班玛县、玛沁县和玛多县工作,从“高海拔”到“更高海拔”,无论条件如何艰苦,从小便是“开心果”的他,脸上的笑容从未变。
祁绪龙(左)和徐天文(右)在维护玛多县查拉坪区域站的称重式降水传感器(2021年2月摄)。受访者供图
“不管条件怎样艰苦,生活的乐趣是靠自己创造的。不要因为环境恶劣,就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要善于发现生活的美。”爱笑的祁绪龙常常对小伙伴们这样说。
2020年12月,祁绪龙从玛沁调到玛多工作。这里易发生雪灾、冻害、大风等自然灾害。一旦观测到极端天气出现的预兆,就要第一时间上报数据,发布灾情预警,确保通知到户,减少牧民群众的损失。
祁绪龙(右)和徐天文(左)在维护玛多县牛头碑区域站(1月22日摄)。受访者供图
祁绪龙带领小伙伴们,一改传统科普方式,一方面准备许多配有汉藏双语对照的图画和标识,同时积极学习藏语,气象知识随着他们不太标准的藏语口音印刻在牧民群众的脑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