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重逢的喜悦
《别诗二首其一》范云
洛阳市的东西,不要做很长时间。
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
赏析:此诗是诗人纪念与故人重逢所作。前两句是写离别空间之远,时间之长。也就显得重逢更加的难能可贵。而后两句借用雪和花两个意象,将情景交融。两人离别时,雪像花一样,与我共同送你离去。而近日重逢,花开得像离别时的雪一样灿烂。
后两句将时间和空间也交融在一起,冬与春,雪与花,离别与重逢,悲伤与喜悦都蕴含其中。
二、骁战之勇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边塞诗。月黑雁飞高先交代了周围的场景,寒冬的月黑风高之夜,战士们依旧在战斗。单于夜遁逃让我们知道战事即将胜利,对方军队已趁着夜色仓皇逃窜,从这句中就能感受到边塞诗中的豪爽和振奋。
后面两句则是描写追杀敌人时的场景,大雪盖住了战士们的弓和刀,但是掩盖不住战士们的英勇。
三、孤空之寂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赏析:此诗全诗都是对于画面的描写,让人读起来非常有画面感。前两句一开始就把我们带入到了一个人迹罕至,寂静幽辟的环境中。不仅如此,“千山”和“万径”这样的用词,极大的扩展了画面的空间,我们自己身处在其中显得十分渺小。
后诗中出现了一位渔翁,将我们的视线拉到了近处,“孤舟”和“独钓”更是加大了孤独的意味。渔翁身处在这样一片茫茫的白雪当中,专心地钓鱼,仿佛不被孤独所困,更有清高和孤傲的感觉。
四、生死之恨
《北风行》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以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赏析:此诗通过描写一个北方的妇女对丈夫战死的悲愤心情,抨击安禄山挑起的战乱。“燕山雪花大如席”,这样的大雪之下,加重了思妇的悲伤之情。思妇拿出丈夫留下的箭袋回忆往日时光,但“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还”。随着箭袋被思妇烧毁,诗中的离愁别恨达到了极点,令人垂泪。
最后两句更是升华了这样的悲苦,将妇女的恨意写得比无法填尽的黄河渡口更甚。
五、飘雪之喜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王旭
两种风流,一家之作。
雪花全似梅花萼。
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
雪花不似梅花薄。
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赏析:此诗词通过对比雪花和梅花,写出了它们的特点,表达了对它们的喜爱之情。在作者看来,雪花和梅花皆称得上风流,而且各有千秋。前一段,写雪花输了梅花一味香气,而且通过令人称奇的想象力,将雪花没有香气的原因写作是被风吹走了香气。
后一段写梅花胜了一筹淡薄玲珑。两花都是凛冬中的风流之物,它们各展所长,有异有同,将冬天装扮得更加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