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故事语录 > 励志语录

【被误解】9岁娃被爸爸扔火车站练胆!这类孩子还要被误解多久?

前几天朋友问我:孩子性格太内向了,有什么方法可以锻炼孩子的外向性吗?

对于内向孩子的家长来说,总觉得为了改善内向的性格,可以通过某种方法后天培养。(威廉莎士比亚,内向,内向,内向,内向,内向)。

在知乎里只要检索孩子内向的关键词,便能看到长不见底的父母灵魂拷问。

想到早前的一则社会新闻:

9岁的小男孩,因为平时不喜欢和人交流,性格过于内向,他的爸爸看着孩子这样的性格将来怕是会吃亏,决定给儿子练练胆量,于是就如新闻看到的那样,把孩子一人留在人流量密集的火车站。

@看看新闻

当时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很难不气愤这位爸爸的“奇葩操作”,望子成龙的心情能理解,但是这样的极端操作,后果真是不敢想象。

再者说,孩子是内向性格,不是性格缺陷,内向性格的孩子到底还要被误解多久?

内向是性格,不是缺陷!

在传统认知下,外向、活泼的人,更容易讨人喜欢、在社会上比较受欢迎,越是热情、能言善辩的孩子,越聪明。

而内向的人不善言辞,不会表达,吃闷亏,没人缘,注定成不了大器。

可事实上,内向型人是普遍存在的,根据心理研究调查结果显示:世界上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的人,都是内向者。

内向和外向都只不过是一个人的性格特征。

心理学家卡尔·荣格给过一个对人性格的合理解释:“性格没有好坏之分,只是他们获取能量的方式不同而已。”

我们不能一味地对外向和内向性格的孩子进行拉踩。

更不能人为地按照我们的既定想法,把孩子强行塑造成你认为正确的性格,而是要尊重孩子的本我性格。

内向性格的好处太多了!

能量强大的“内向”

内向型的孩子,更善于思考,大脑习惯处理更多更复杂的信息,更注重探索内心世界,对外界的观察也更敏锐。

国外有一项解读内向型性格的研究,结果显示,内向型孩子更喜欢深思熟虑的行动,更安静、更稳重也更专注。

同时,也不用过于担心内向的孩子会不会是自闭,他们通常拥有节能型大脑,他们可以通过读书、深度思考、探索内心世界来获得满足感和能量。

更容易取得成功的是“内向”

美国著名作家苏珊·凯恩曾在TED演讲时说:内向型的精英人才是外向型的3倍!IQ越高的人,内向型的倾向就越强烈!

有人曾经统计过,如果没有内向的人,那么这个世界上就不会有:万有引力、相对论、谷歌、《夜曲》、《哈利波特》,也就没有梵高、爱因斯坦、达尔文、巴菲特、比尔盖茨等这些对世界作出巨大贡献的人。

内向的人比外向的人有更多的血液流向大脑,说明他们对环境会更敏感、更集中于内在的思想和情感,比如长时间记忆、问题解决方式和计划等。

也就是说,同样的信息给到内向和外向的孩子,在大脑处理信息这一步骤时,内向的孩子脑回路更长,因为他们反应更慢,考虑更细致周全。

只要外界环境合适,他们就能把自己的天赋和能力发挥到最大效能。

内向的孩子该如何养育?

接纳孩子的内向

内向的孩子不需要通过与外界的接触就能恢复能量,他们是通过自己的内心来寻求能量,作为父母,要做的就是要接纳和顺应孩子的天性。

不要强迫孩子变成自己心里预期的样子,应该给孩子更多的力量和无条件的爱,给孩子自信和安全感尤其重要。

内向不需要标签

心理学上,有一种“标签效应”:当一个人被贴上一种标签,比如胆小、不会说话、不合群等,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

父母的否定会让孩子为自己的特质自卑、自责,或许还会违背自己的内心去迎合大人和世界,假装自己“外向”,这对孩子来说太过残忍了。

不强迫改变

我们有些家长觉得内向的性格是可以改变的,想方设法改变孩子,给孩子报名参加唱歌、跳舞比赛,想锻炼孩子,可家长没有想过,孩子面对舞台下密密麻麻的人,吓得不知所措,反而会加重他对舞台、人群的恐惧,从此更不爱说话。

内向,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性格特征,它不是缺陷,也没有必要去改变。如果家长强行纠正,会让孩子更加自卑。

“内向并不是缺陷,内向者的非凡同样能为世界创造无限价值。”

——苏珊·凯恩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