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故事语录 > 励志语录

【熟视无睹造句】不必非要对标中高考,深入理解考试本质,努力创新考试形式

在上一篇公众号文章《如果少考试,甚至不考试,可以吗?》中,我谈到了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减少考试次数。特别是在平时的教育中,谈论了少考试或不考试的问题。

虽然我已经尽力就这一观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论述,但仍然有很多人纠结,如果不考试怎么办。

之所以会有这种纠结产生,直接原因是:很多人已经习惯了用考试来把学生区分出三六九等来,从未深入思考除了考试还有什么样的办法。根本原因是:对考试的本质和考试的形式等问题缺乏深入思考,只看到了单一的形式,只知道在考试数量上做文章。


我们现在谈到考试,常常想到的最典型情境就是纸笔测试,老师命题,评卷计分。大多数人会认为只有这样才叫考试,但除此之外,考试还有其他形式吗?

考试:通过书面或口头提问等方式,考查知识或技能。——《现代汉语词典》

我们看《现汉》中关于“考试”的定义,除了书面的也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纸笔测试之外,还有口头提问这样的形式,另外,我们还很有必要在“等”这个字上深入琢磨一下,想一想是否还有更多的形式,比如,实操,答辩……

不妨举一些例子来说。

春天的北京时常有沙尘暴来袭。一次,正逢准备上课,狂风大作,碗口粗的树木被吹得东摇西晃。我灵机一动,借着这个情境,组织学生在课上玩起了以“风”为关键字的飞花令。(具体参见《一个语文老师大风天在课堂给学生说“风”诗》)

这一节课,虽然没有纸笔测试,但在我看来,这也是一次考试。而且,这个考试远比纸笔测试效果要好得多。通过飞花令的不断深入,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哪些学生具有丰厚的积淀,哪些学生积累远远不足。

而如果只是通过纸笔测试,只要求默写诸如:“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等,就会因为测试内容的数量有限,深度有限,远远达不到这样的效果。

又比如,不一定非要老师命题,学生答题。可不可以学生提问,老师答题呢,这也应该成为一种考试形式。通过学生的提问,一个有经验的高水平的老师,就可以马上判断出学生的实际水平如何,思考问题的深度如何。除了学生提问老师,生生之间在特定要求下的互动考查,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再比如,评卷计分通常谁得分高谁是优胜,能不能来一次考试,看谁得分最低,谁就是优胜呢?如果是几十道选择题,都必须避开正确的选项,那也需要深入思考才能做得到吧。

还比如,是不是非要针对全体学生进行测试,或者指定被试人员名单呢?旁观者可不可以也成为考试的参与者呢?我带学生看“中国诗词大会”时就发现了这个问题。虽然不是学生自己站在舞台中央,但是他们参与的热情,投入的程度一点都不亚于参赛选手。这个过程我只要细细观察,就能够很清楚地看得到每个学生水平如何。

只要有意识深入思考,跳开考试就是纸笔测试的思维定式,你会发现考试可以有无数种形式。只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挑战热情,通过引导他们通过完成特定的任务,看出学生的水平如何,广义上来说都是考试,而且都可以达成我们通常认定的狭义的考试想要达成的目的。

除了狭隘地把考试理解为纸笔测试之外,现在考试中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无论是否是毕业年级,在考试时,都要自觉不自觉地对标中高考。而且,老师们还常常理直气壮地表示,这就是中考或者高考要考到的试题,现在不练怎么行。

真的不这样考,不这样练就不行吗?

须知,考试所考查的能力有限,而题型无限。与其追题型,不如追能力。因为考试题型发生变化,学生就手足无措,这样的事情不是一次两次,一地两地发生了。但依然不能吃一堑,长一智,依然埋头苦干,依然抓着各种题型猛练一通,这就有一点不可思议了。难道是“野鹅敢死队”附体?

以语文为例来说明这一问题。

不管中高考题型如何变化,无非就是要考查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考查在具体语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只要抓住了这些基本能力进行训练,哪怕不是紧扣所谓题型,其实也不必担心。因为一旦学生具备了相应的能力,他就可以“一力降十会”,不管题型如何变化,都能从容应对。

比如,关于词语运用是否得当的问题,在中高考中都会涉及到。但这个能力实际上从小学语文学习伊始就开始培养了。

最初是单个字的音、形、义、然后是组词,然后是造句。这个学习过程中,老师常常要求学生进行简单的抄写练习,最多也就是要求指定某一些词语进行造句。

但我十几年前,在教小学五、六年级时,则不是这么处理。我要求学生进行连词成段甚至连词成文的练习。

每次圈定若干新学习的生词,要求他们将这几个看似完全不相干的词语连成一段话。刚开始,学生因为习惯于单个词造句,让他们用几个不相干的词写一段话是很为难的事情。

于是,最初,有学生这样写:

今天,老师让我把××、××、××、××这几个词组成一个段落,我实在想不出来,于是我就只好如实写了这样一段话。

这样的写法我特别拿出来表扬一番,因为这个同学有创意。既符合要求,又简单明了。

但接下来,有其他同学偷懒模仿这样的写法,我就对他们说:

十九世纪,英国作家王尔德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第一个用花比美人的是天才,第二个是用是庸才,第三个就是蠢材了。”

人家的第一个写法是创意,而你再仿着来写,那就是山寨了,要拿出一点儿真本事来。

然后,就有学生通过想象,把老师要求的几个词语连缀在一起,写了一小段话。

这样的写法,我也要特别拿出来表扬,因为他突破了之前的用单独一个词造句的束缚,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再接下来,我又鼓励他们不但写一个小片段,而且,看谁有本事用指定的几个词编写一个故事。

等学生能自如地编一个故事之后,我又会有进一步的要求,看谁能不是虚构一个故事,而是依据现实来写作,看谁能在文章中不只一遍用指定的词,而且能在不同的语境之下,多次使用,看谁不仅仅写出一个故事,还有一个好的主题,体现对生活的深度思考等等。

通就这样一步步深入引导,学生中形成了一个写作的热潮,大家要比着看谁写得好,写得长,写得妙。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但牢记了词形,还在实战中掌握了词语的准确运用,而且,还锻炼了写实和想象等不同方面的写作能力,促进了对问题的深入思考等等。

如果学生扎扎实实地拥有这样一些能力,那中高考的时候面对那些所谓变化了的题型,他们还会不知所措吗?

退一步来说,即使是让学生完成中高考题型的考试,只要不是期中、期末这样年级统一的大考。一般的平时的班内纸笔测试,我都会有不同于常规考试情形的要求。

比如,现代文阅读,凡是学生在答题纸上写得密密麻麻,但试卷上却干干净净,没有任何痕迹的学生,我都要在讲评试卷前专门拿出来批评一下。

为什么?

我告诉学生,你们不要一门心思地埋头苦干,要多抬头动脑想一想。我要求你们做这些现代文阅读的目的,绝不是要看了你们写出个答案,然后判卷给你们一个分数就完了。而是要看你们的提取信息的能力,归纳概括的能力,推理分析的能力,评价鉴赏的能力等等。

所以,如果答案就是原文原句,我们有什么必要抄下来呢?我又不是在看你们的书写的能力,你们只要在文章中圈画出来就可以了。如果答案不全是原文原句,有一些词句能借助原文,那就把原文中的这些圈画出来,前后加上一些必要的词语串起来就行了。

干嘛要浪费那么多的时间,费那么大劲儿抄下来呢?有那个时间,有那个精力,多读一点书,多思考一些问题不好吗?


结语

考试虽然是在学校中最常见的活动,但是不能因为常见,就熟视无睹,就习焉不察。对为什么考,考什么,如何考等问题,需要不断地深入思考,不断深入实践才行。

教育主要是个脑力活动,而不是个体力活动。老师应该多动脑,也应该教会学生多动脑。不要为了中高考,老师沦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机械操作的产业工人;也不要为了中高考,把学生变成流水线下统一规格,批量生产的产品。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