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大商投资区白其村位于泉州万东边,在泉州城市管理局评价中心9月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绩单上获得93分。这一评价成绩方面证明了白牙村人居环境正在逐步改善。
房前屋后都布置了微景观
记者获悉,近年来,为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促进社会和经济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白奇村在环境卫生方面,以清洁家园为突破口,全面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通过“微景观”创作等,进一步提升农村品质提升建设。近日,记者跟随市考评中心工作人员一同走进白奇村。
高颜值的背后生活垃圾治理规范
漫步于百崎回族乡白奇村,路面干净整洁,每家每户都配置村里统一分发的垃圾桶,沿路不时可见垃圾分类主题公益广告上墙。高颜值的背后,是一套规范的生活垃圾治理模式。
为加强村环境卫生保洁,白奇村共配备25名保洁员,分成6个小网格,每个网格配备2~3名保洁员,每天分班工作7~8小时,负责所负责的区域保洁工作,房前屋后、街头巷尾都要清理干净。清理完毕后还要把每家垃圾桶里的垃圾运到中转站去处理。
2019年以来,白奇村被定为垃圾分类试点村后,在全区垃圾分类工作中一直走在前头,积极开展入户宣传、分类知识演讲以及晚会等各项宣传活动。在村委会附近的一处环保驿站,记者看到,这里不仅是村民了解垃圾分类知识的窗口,大家还可以将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送到这里来,抵用现金或积分兑换礼品。
白奇村党委书记郭冬霞介绍:2019年,环保驿站在刚投用的半年里,就回收了448公斤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几年下来,已上升至357户,共回收了23486.52公斤,数量倍增,白奇村村民参与度高涨,全面提高农村生活垃圾处理
能力,加快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进程,建立和完善垃圾分类工作运行机制,实现垃圾资源综合化利用。
“原本村民会将可回收物当垃圾直接扔掉,现在有了驿站,可实现积分兑换礼品,换味精、酱油、盐、米等,不仅减少了垃圾的产生,环境也变得干净整洁许多。”白奇村党委书记郭冬霞介绍道。
“微景观”治脏乱焕美颜示范提升村容村貌
白奇村结合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鼓励聚焦村庄荒杂地、临时搭盖的畜禽圈舍、临时垃圾堆放点等脏乱地块,坚持节约成本,就地取材开展乡村“微景观”创作,变“荒芜脏乱”为“小微景观”,实现由“治脏”向“治乱”拓展,全面提升村容村貌。
白奇村古街是一条有着700多年历史的老街,这里已被打造成为百花巷,房前屋后栽满了各色树木、花卉等,环境优美、干净整洁。通过整理古街闲杂地、荒废房屋,就地取材进行建设,以古街故事串联融入了古街景观,利用废弃的畜禽圈舍,打造成微景观,不仅美化了村庄环境,更成为展示乡村特色的重要窗口,提升农村环境品位档次,打造又一处网红打卡点。
郭冬霞介绍,自2015年以来,白奇村联合执法中队共拆除了100多处鸡、鸭舍,清理卫生死角不计其数,大力提升了白奇村人居环境品质,这些畜禽圈舍主要集中在白奇古街,由于古街居住人口较少,个别群众乱搭乱盖,破旧房屋较多,形成了白奇村卫生死角的聚集地。通过创作以乡村文化、乡村旅游为主题的微景观,串点连线扮靓村庄,打造留住乡愁的美丽乡村示范村、示范线,推动盆景变风景,进一步提升农村品质提升建设。
此外,改造后的古街,在现有基础上嵌入党建元素,以“红色旅游”和“绿色乡村”为主线,分为奇、航、归三个主题,利用古街内无人居住的古厝、废旧宗祠等进行设计,创建多个微景观和游客打卡点,打造“党建+乡村振兴”“回”廊。
“归”主题的设计,则秉承修旧如旧原则,承载着浓浓的乡愁。目前,5元理发店、古井处、踏月归乡、人才驿站等多个微景观已经建成。今后,白奇古街将与百崎乡下埭村的“溯源”公园一起,以小片景点辐射带动成片发展,串联成精品旅游线路。
近年来,白奇村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加大力度,从“荒芜脏乱”变身“小微景观”,建设生态宜居美丽家园,提升村民幸福感,接下来,泉州市、区两级考评中心将继续督促白奇村环境卫生整治情况。(海都记者 柳小玲 通讯员 邱一漫 文/图)
来源:海峡都市报闽南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