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剧院是城市的桃花源。观众们可以在这里找到精神的寄托。
希望有更多的人走进剧场,热爱戏剧。”1月14日,“相约北京”奥林匹克文化节暨第22届“相约北京”国际艺术节艺术论坛在北京中间剧场开幕。在“剧场发展向未来”分主题论坛,嘉宾们就城市文化如何与剧场定位相融合等话题展开了讨论。不久前,北京人艺新开幕的北京国际戏剧中心唤起了观众对北京人艺的新期待。北京人艺演出中心主任、首都剧场及北京国际戏剧中心运营总负责人尹衍彬说:“北京人艺已经有了5个剧场,在国内所有艺术院团中首屈一指。如何把北京人艺的艺术风格传扬下去,是北京人艺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他表示,北京确立了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4大功能,北京人艺与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这两项息息相关,要做好自己应做的工作。
同样坐落在北京的鼓楼西剧场,是一家民营剧场,如今常常是文艺青年的聚集地。鼓楼西剧场创始人,戏剧出品人、制作人李羊朵说:“7年来,我做了很多自己喜欢做的事。”2015年到2018年,上演了《枕头人》等不少西方当代经典戏剧,2018年开始将中国当代经典文学作品改编成戏剧,如跟刘震云合作《一句顶一万句》《我不是潘金莲》等。这里也有了朗读会、舞蹈剧场和诗剧场等更多艺术形式。
上海复兴中路上的上海文化广场,是热爱音乐剧的观众向往的地方。资深音乐剧人、上海文化广场副总经理费元洪说,这里10年来只有一个2000座左右的剧场,新冠肺炎疫情之前,剧场几乎是满负荷状态,每年演出约330场,引进了世界上很多经典音乐剧,很受上海观众欢迎。过去4年时间里,上海文化广场又制作了七八部中文版音乐剧,给很多年轻人提供了创作平台。文化广场还举办了户外音乐会、户外市集和户外亲子嘉年华等活动。
如今,很多去广州的外地年轻人都会到位于珠江西路的广州大剧院打卡。广州大剧院副总经理陈睿表示,广州大剧院既是央地合作的院线化剧院,享有集团包括中演院线的优质演出资源,同时也是在地化的剧院,跟广州本地院团有非常多的合作。广州大剧院从建院起,定位就是立足珠三角,合作港澳台,“我们在大湾区是非常重要的文化门户,未来会在这方面进一步耕耘,包括对粤港澳年轻人才的扶持。”陈睿说。
日前,苏州市政府提出,希望未来苏州的文化产业要占GDP的10%—15%。苏州新时代集团苏州文化艺术中心总经理张亮说,在全国,苏州的剧场密度仅次于北京、上海。苏州未来三到五年要建100座小剧场,有一些是新建,有一些是改造,还有一些是小书场的形态。怎么卖票?观众从何而来?有关部门已经做了周密的准备和计划。
论坛上,业内人士普遍表示,虽然疫情对剧场有很大影响,但所有剧场工作人员都将坚守梦想和初心,保持韧劲,生产更多好剧,提供更好的剧场体验,和观众一起,因为热爱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