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军今年48岁,是故乡新县。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他先后进入自考法律专业和自考法律本科,三次失利“司法考试”,今年12月终于通过了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二十年来,他的身份历经变化:学生、企业职工、下岗职工、书摊小贩、摩托维修工、推销员……虽为生活四处奔波,却从未放弃梦想——成为一名律师。
12月25日上午,吕广军前往聊城市司法局递交了法律职业资格申请材料。不久,他就会拿到自己的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已近知天命之年的吕广军,用自己的努力和坚持,为自己的人生翻开了新的一页。
年少便有律师梦
三次考试皆败北
1972年,吕广军出生于莘县王庄集镇一户普通农民家庭。
初中毕业后,他考入了当时的山东省济南市轻工业学校(现齐鲁工业大学),所学专业为“制浆造纸工艺”。不过,这并非他所喜欢的专业,成为一名律师才是他的目标。
吕广军告诉记者,“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前身是“国家司法考试”,而再往前,则是“律师资格考试”。
“那时候要想参加律师资格考试,必须是法律本科学历,所以我就在学校开始学习,参加自学法律专科考试。”吕广军说,自学法律专科考试科目有十多项,经过自己努力,毕业前夕,他已经通过了自学法律专科的五门考试科目。
1996年,从山东省济南市轻工业学校毕业之后,吕广军来到了山东聊城造纸厂工作。在业余时间,他继续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
“那时候生活条件不好,为了贴补家用,我就利用周末时间去摆摊卖书,夏天天长,除了周末,每天下班我也去出摊。”吕广军告诉记者,他摆摊的地方主要是在山东省第二技工学校(现山东技术学院),每次都是将满满一纸箱的书放在自行车后座上骑车去,“周末的时候一待就是一天,中午在外面随便买点吃的”。
摆摊卖书一方面能让吕广军贴补家用,另一方面,也能让他有足够的时间去看书。
“没人买书的时候我就自己看书,准备自学法律专科剩余科目的考试。”吕广军说,在造纸厂工作的那几年,他业余时间基本就是这样过来的,自学法律专科剩余科目考试也陆续通过了。
为生活四处奔波
却不曾放弃梦想
2000年,山东聊城造纸厂破产,吕广军成为一名下岗工人。为了生活,他不得不四处奔波。
刚开始,他学习了摩托车维修技术,开了一家摩托车维修部,干了大概不到一年时间;春天的时候,他还摆地摊卖过风筝;也曾做过推销员,推销产品是保暖内衣,干了大概有半年时间。
“那时候,感觉自己已经是天涯沦落人了,这些经历又让我每天都接触底层的劳苦大众,因此深感人生之不易,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为生活和梦想拼搏的信念。”吕广军说。
在尝试过很多工作之后,吕广军还是向“卖书”靠拢了。不过,这次他不再是摆地摊,而是开了一家书店。
“我喜欢书。”吕广军说,在开书店期间,他认真备考,最终于2001年12月底 通过了自考法律专科考试,于2004年通过了自考法律本科考试。
2004年、2005年和2006年,吕广军连续三次残疾了国家司法考试均败北。
2007年,吕广军离开聊城,和妻子一同前往济南开书店。
吕广军回忆说,创业的艰辛可想而知,这十年来他几乎每天都忙忙碌碌,“节奏快了很多,能看书的时间很少,即便有时候看一会儿,身体也很疲倦,而备考国家司法考试更需要耐心和精力,所以这十年我没有再参加考试”。
不过,吕广军从未放弃过自己的“律师梦”。
吃穿不愁不满足
奋力拼搏把梦圆
2017年,吕广军和妻子回到了聊城,他终于有了可以圆梦的机会。
“一年不行两年,两年不行三年,我就是要通过这个考试。”吕广军告诉记者。
从2018年3月份到考试前夕,他开启了全力备考模式,除了吃饭和休息,就是背书、做笔记。
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司法制度与法律职业道德、经济法、民法、民事诉讼法、商法、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吕广军要学习的法律种类多达十多种,光是备考书籍就有三四十本,况且,他已经46岁,记忆力不比以往,其学习量和难度可想而知。
“开始的时候我去过聊大图书馆,那里看书方便,学习氛围也很好,后来天热之后我就开始在家里学习。”吕广军说,备考过程中光是读书笔记,他就做了七八本。另外,他还通过一些手机APP观看和备考有关的讲课视频。
2018年9月27日,经过查询,吕广军得知自己通过了201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题考试,这让他信心大增,开始全身心投入到20天之后的主观题的备考中。这期间,他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七八天不出门是常事。
2018年11月30日,201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主观题考试结果公布,吕广军顺利通过。
2018年12月25日上午,吕广军前往聊城市司法局递交了法律职业资格申请材料,不久,他就会拿到自己的资格证书。
记者手记
功夫不负有心人。
从当初达不到报考学历,到如今拿到资格证书,吕广军用自己的故事阐释了什么是“努力”。
年近五十,他不知道什么是“天命”,只知道有付出才有收获,人生需要奋斗和拼搏。
他让我们明白,若要实现目标,就须竭尽全力。
凡事去做还不够,还要做到最好,做到极致。如此,成功只是水到渠成。
记者 张承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