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故事语录 > 励志语录

【关于戏曲】400年前古人如何谈恋爱?梨园打拼有多难?关于戏曲普及听听她们怎么说

“不及园林,如何知道春光依旧?伴随着清脆的笛音,90后“最美的杜里尼”张炎用一种手法微笑,通过昆曲表演展现了杜里尼这个人物的形象,《牡丹亭》里的爱情故事慢慢流走了。

在沪举办的行知赏艺会,仿若变身一堂昆曲课,现场读者听得如痴如醉,学唱“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唱词,体验昆曲之美。

如今身处快节奏时代,谁能体会杜丽娘的百转千回,又有谁愿意为爱而不顾死生?不妨走进昆曲《牡丹亭》的曼妙世界,看看400年前的古人是如何谈恋爱的——《牡丹亭》从春日游园开始,描写官宦之女杜丽娘一日在花园中睡着,与年轻书生在梦中相遇,醒后终日寻梦不得,抑郁而终。临终前她将自己画像埋于太湖石下。三年后,书生柳梦梅赴京赶考,发现杜丽娘的画像,杜丽娘之魂寻到柳梦梅,说明实情,在石道姑等的帮助下得以回生,二人终成眷属。

4岁开始学艺的张冉,至今演了300多场《牡丹亭》。她还走出国门,把最美昆曲带向世界。张冉介绍说,昆曲剧目丰富,文辞华美,曲调典雅静谧、缠绵婉转,是一门集歌唱、舞蹈、念白、身段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约400年前汤显祖完成传奇《牡丹亭》,昆曲进入鼎盛期。但漫长的历程中,昆曲辉煌过,也没落过。“以前我的师哥师姐们演《三打白骨精》,台上很多演员演小猴子、小妖怪,台下却只有零星可数的观众,演员比观众还要多!如果今天的读书会放在20年前,避免观众中途离场,剧场大门还要锁上。”

后来,昆曲迎来“第二春”——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票通过,评为首批“人类口述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且名列榜首。知名昆曲艺术家纷纷走进校园推广昆曲,将经典剧目改编成青春版进行推广,让更多年轻人喜欢昆曲。在大众文化领域,昆曲优美的唱腔与流行音乐也碰撞出火花,比如王力宏的一首《在梅边》,“这厢是梦梅恋上画中的仙,那厢是丽娘为爱消香殒碎”就借用了《牡丹亭》里凄美的爱情故事。

唱念做打,皆是功夫;中国戏曲界大花园,姹紫嫣红。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京剧也受到过昆曲的滋养,但两者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如果说昆曲的音乐简称“曲牌体”,有点像交响乐,听半天也记不住;京剧的音乐则称为“板腔体”,更像今天的流行音乐,琅琅上口。板腔体在京剧里叫西皮流水、二黄慢板、反二黄、西皮摇板;昆曲的曲牌名则叫醉花阴、点绛唇、步步娇、皂罗袍等,更像古诗词,更典雅。

同样是昨天,上海的西西弗书店现场,在几百名“瑜老板”戏迷、粉丝的欢呼声中,京剧演员王珮瑜与乐评人田艺苗对谈。很多人看到了舞台上王珮瑜作为idol自带光环的独特魅力,但少有人了解她台下20多年学戏演戏的刻苦磨炼。新近由中信出版集团推出的《台上见:王珮瑜京剧学演记》一书,正是王珮瑜倾情回忆26年学戏经历的自传,全书以专题形式介绍了16出王珮瑜参演的余派经典老戏,并穿插京剧知识普及,是了解京剧的入门书。

作为当下新生代京剧代表人物,自接触京剧起,王珮瑜就被冠以神童、“小孟小冬”称号。但她在过去的近30年里,不仅学戏、唱戏,更致力于传播。从表情包、学叫好,到上综艺、拍抖音短视频……她用各种创新潮流方式为传统京剧发声,心心念念希望年轻一代重新领略国粹的魅力。

在王珮瑜京剧艺术之路上,有跌宕起伏,有坎坷高低,她追逐、徘徊、也品尝着痛苦和欢乐。书里她分享了九年戏校学戏经历——出身于普通外行家庭,血脉里并无戏曲基因,入校学NO.1出戏被公用髯口熏得差点儿忘台词,以至想要成角儿拥有私房髯口的心愿;一场突如其来的“倒仓”导致噤声三个月的小挫折、某场演出忘词的羞辱……

这条艺术之路并不好走,但不服输的性格、对戏的执着追求、诸位名师的保驾护航,王珮瑜不断磨练成长,将学戏点滴和师生情谊娓娓道来,谈笑间也折射了梨园秘辛、京剧行业的生存摸索之道。不管怎样,王珮瑜坚信:了解传统戏曲并没有那么难,爱上京剧只需要一个瞬间。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