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故事语录 > 励志语录

【大姑娘上轿】吉林省的区划调整,我国23个省之一,为何有9个地级区划?

在前一篇文章中,作者谈了河北省、辽宁省等我国各省划分调整的一系列问题。

今天,我们聊聊我国东北地区的吉林省。吉林省属于我国重要省份,工业发达,交通便利,总计下辖了8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总计9个地级区划。那么,吉林省9个地级区划的结构,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聊聊吉林省。吉林省属于我国东北三省之一,总人口2400余万。总计下辖了8个地级市和1个自治州,总计9个地级区划。在9个地级区划中,省会长春市的人口最多,达到了900万人。吉林省的工业发达,地理位置重要,交通十分便利。尤其是省会长春市,一直属于东北四大城市之一。至于吉林省9个地级区划的变迁,历经了好几个阶段的调整。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政权,一直是长期对抗、长期拉锯的模式。尤其是对东北地区的争夺,双方的较量非常激烈。在中原王朝强盛的时候,会发动一系列的北伐,打击北方的游牧政权。从而控制东北地区,设立各种都护府或者都司。例如汉朝、唐朝、明朝的大规模北伐。不过,一旦中原王朝进入衰败期或者内部混战,北方的游牧政权就会卷土重来,重新控制东北地区。

对于中原王朝来说,一般会固守辽宁等地,从而巩固华北地区的安全。至于吉林、黑龙江等地,则在北方游牧部落的控制之下。13世纪中期,北方的元朝崛起以后,在几十年时间里,先后消灭了大金国、西夏国、南宋等一系列王朝,建立了一个疆域面积辽阔的大帝国。不过,随着疆域版图的迅速扩大,元朝缺乏地方管理经验的特点,非常明显。面对全国密密麻麻的几百个州府,几千个县,各地错综复杂的人口数据、耕地土质、农作物产量情况,元朝不知所措。

元朝虽然号称弓马娴熟、横扫欧亚,但面对各种繁杂的事务,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依靠唐宋两朝的州县两级区划,根本无法管理。唐朝的15道和宋朝的23路问题太多,根本指望不上。最后,元朝在宋朝23路的经验基础上,结合金国行尚书台的基础框架,进一步调整以后,推出了著名的行省制度。元朝把全国划分为10个行省,例如辽阳行省、岭北行省、湖广行省等等。

每个省下辖了各个路,每个路下辖了各个州府,每个州府下辖各个县,相当于设立了4级区划。当时吉林各地,隶属于辽阳行省管理。元朝虽然设立了行省制度,奠定了行省的大体框架,但各方面的问题非常多。首先,各省的区划不合理,地方上的管理难度大。第二,各地机构的结构设计粗犷,效率非常低。到了元朝统治末期,行省区划已经基本崩溃。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根据明朝的实际需要,在元朝行省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了各地区划。撤销了路一级的区划,形成了省、州府、县三级区划。在此期间,还设立了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的并立模式,这一区划模式非常经典,一直沿用到了清朝灭亡。在明朝永乐皇帝朱棣在位时期,随着明朝的迁都,进一步形成了南北直隶与13个省。

我国很多省份的大体区划,都是在明朝统治时期确立的,例如河南省、山东省、浙江省等等。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明朝在东北地区并没有设立省份,而是仅仅设立了辽东镇和奴儿干都司等机构,对各地的控制力非常有限。尤其是到了明朝统治的后期,对于吉林、黑龙江等地的控制力越来越低。在明朝统治的后期,只能依靠辽东镇固守。

17世纪中期,清朝逐步确立了自己的统治以后,根据自己的需要,进一步调整了各省的区划。最后,形成了大清内陆18个省的区划。在东北地区,由于清朝禁止中原群众进入,造成了东北地区人口非常少。截至清朝嘉庆皇帝时期,整个东北的人口,也没有超过100万人。清朝在东北地区并没有设立行省,而是设立了盛京将军、吉林将军和黑龙江将军。

依靠这些辖地将军,清朝对这些地区的实际控制力非常有限。因为对于各地的人口、耕地、矿产、牲畜等情况并不清楚,存在很大的隐患。请注意,吉林将军辖地就是现在吉林省的前身。在清朝统治的前期,依靠雄厚的国力支撑,这些问题并不明显。到了清朝统治的末期,西方列强对清朝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例如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等。

清朝一败涂地,西方列强开始逐步染指清朝富饶的东北地区。为了巩固东北地区,清朝在20世纪之初,在东北陆续设立了黑龙江省、吉林省和奉天省。与此同时,著名的闯关东开始了。大量的人口向东北地区迁徙,直接刺激了东北地区的人口和经济发展。当时的吉林省,下辖了11个府、3个直隶州、5个直隶厅。

分别是:吉林府、长春府、新城府、双城府、宾州府、五常府、延吉府、宁安府、依兰府、临江府、密山府、伊通州直隶州、绥远州直隶州、蒙江州直隶州、榆树厅直隶厅、滨江厅直隶厅、东宁厅直隶厅、珲春厅直隶厅、虎林厅直隶厅。同一时期,随着东北各个铁路网的发展和建设,长春市正在迅速崛起,而且发展非常迅猛。

1912年,清朝灭亡以后,我国进入了军阀混战的阶段。1931年,日本军队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在半年时间里,占领了东北全境。在日本军队控制期间,东北地区被划分成了10多个省份,每个省份的区划面积都不大。到了40年代后期,东北地区又被调整为东北九省的格局。

1949年,新中国建立之初,东北地区形成了6个省,分别是:热河省、辽东省、辽西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嫩江省。着局势的稳定,我国进入了经济发展、战后重建、恢复生产的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过分复杂的区划,反而不利于经济建设。1954年,东北地区的区划,逐步调整为3个省,并且形成了黑、吉、辽现在的区划。

鉴于吉林省管辖区太小的问题,1954年,辽宁省和黑龙江省的部分地区,划入了吉林省管理。例如辽宁省的10多个县、黑龙江省的7个县,陆续划入了吉林省。起初,鉴于长春市的重要性。建国初期,长春市、沈阳市等城市,被临时提升为直辖市,属于建国初期的10多个直辖市之一。1954年,长春市被降级为副省级城市,并且成为了吉林省的省会城市。

1954年,吉林省的省会从吉林市迁移到了长春市。同一年,吉林省的区划进行了重新划分,设立了2个地级市、2个专区和1个自治州,分别是:长春市、吉林市、白城专区、通化专区、延边朝鲜族自治区(后来,更名为自治州)。由于只有2个专区,每个专区下辖的县太多。按照五六十年代的交通、通讯水平,管理难度非常大。

例如召集各个县开会,路途比较远的县,可能需要提前2天出发。因此,在1956年,吉林省设立了怀德专区。不过,仅仅几个月以后,怀德专区更名为公主岭专区。1958年,公主岭专区撤销,在原公主岭专区部分县的基础上,设立了四平专区。到了1966年,吉林省又设立了德惠专区、永吉专区。此时,吉林省下辖了2个地级市、5个专区、1个自治州。

分别是:长春市、吉林省、德惠专区、永吉专区、四平专区、白城专区、通化专区、延边自治州。60年代末期,德惠专区、永吉专区被撤销,下辖的各个县,划入了周围专区和地级市。与此同时,内蒙古东部的哲里木盟,划入了吉林省管理。直到1979年,才重新划入了内蒙古管理。

60年代末期,我国所有的专区更名为地区以后,吉林省下辖的各个专区也更名为地区。1982年,吉林省重新设立了永吉地区和德惠地区。80年代初期,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为了适应发展需要,各省下辖的各个地区,陆续调整为地级市。与此同时,一些县级市被提升为地级市。在区划方面,吉林省的反应速度非常快。

1983年,四平地区被撤销,设立了四平地级市、辽源地级市。同一年,德惠地区、永吉地区又被撤销,各个县重新划入了长春市和吉林市。1985年,通化地区撤销,设立了通化地级市、浑江地级市。同一年,梅河口地级市、公主岭地级市先后设立。但仅仅几个月以后,两个地级市又降级为县级市。不得不说,这两个地级市都是资源城市。

1992年,吉林省设立了松原地级市。1993年,白城地区撤销,设立了白城地级市。1994年,浑江地级市更名为白山地级市。截至这个时候,吉林省8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的区划结构,彻底形成,总计9个地级区划。分别是: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通化市、白山市、辽源市、白城市、松原市、延边州。

总计下辖了19个区、18个县、20个县级市、3个自治县。关于我国各地区划调整的一系列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