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故事语录 > 励志语录

【10月1日国庆节】1975年,毛泽东早起后对张玉凤说:这也许是我最后一个国庆节了

作者|宁景成

1975年10月1日早晨,需要睡觉的毛泽东出人意料地很少早起。

他独自一人靠在床头,喃喃自语。

众所周知,从战争年代开始,毛泽东就养成了晚上工作,白天睡觉的习惯。彼时,已经82岁高龄的毛泽东在国庆节当天的这一反常举动,同样向外界传达着他内心的些许波动。

眼见毛主席早起,秘书张玉凤连忙走进卧室,想查看一下他的健康状况。毛泽东见来人是张玉凤,低声说道:“这也许是我过的最后一个国庆节了,最后一个十一了吧。”

张玉凤一听,连连摇头说:“怎么会呢?毛主席,您可别这么想。”

毛泽东抬起头看向窗外,徐徐说道:“‘万寿无疆’本就是天大的唯心主义。死神面前,一律平等,我毛泽东岂能例外?”

一向乐观豪迈的毛泽东此时说出这样的话,不免让人唏嘘。美人白头,英雄迟暮,无疑都是这世上无可奈何的悲哀。

毛泽东和工作人员

鲜为人知的是,毛泽东进入晚年后便独自居住,未经同意,其他人不能来见。枉论旁人,他甚至和两个女儿都很少见面。陪他走过人生中最后一程的,是日夜守候在他身边的工作人员。

1971年冬,毛泽东身患肺炎后,身体每况愈下。一年后,因为肺心病发作,毛泽东突然休克。后来虽然抢救了过来,但他的听力却因此受损,走路也变得越发困难。

1973年,因为患上白内障的缘故,毛泽东的视力急剧减退。他开始讨厌拍照,因为摄影的灯光会让他感到不适。

那年8月,党的十大顺利召开,毛泽东强撑病体,艰难参会。为了节省体力,他不得不提前从中南海搬进人民大会堂118厅暂住,以便先于代表们进场,免得让众人挂念。

让人哽咽的是,散会时,代表们兴奋鼓掌,准备欢送毛主席离开。毛泽东当时早已无法独自站起,只好由周总理向众人传话:“毛主席要目送大家立场,他等大家散会后再走。”

此时,毛泽东的身体已经极为虚弱。

转眼之间,来到1975年4月18日,毛泽东强打精神,会见朝鲜领导人金日成。值得一提的是,邓小平复出后,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之内,他是陪同会见的唯一的中国领导人。

这个小细节也充分展露出此时的毛泽东对邓小平的倚重。

毛泽东和金日成谈话时,幽默地说道:“上帝请我喝烧酒……我不谈政治,由他来跟你谈了。此人叫邓小平。”

一个月后,护士孟锦云被调至毛泽东身边工作。毛泽东很喜欢这个小丫头,他不仅为她推荐书籍,鼓励她多读书,还时常讲故事给孟锦云听。

一次,毛泽东对孟锦云说:“有一个人,从自己脖子上捉到一只虱子,害怕别人嫌他脏,连忙扔到地下,说:‘我当是一个虱子呢,原来不是虱子。’谁知另一个人很认真,马上捡起来说:‘我当不是个虱子,原来是个虱子呀!’”

孟锦云听完,不解其意。毛泽东解释说:“傻丫头,你什么都不懂噢。这就是告诉我们要讲实话,虚伪的人真是可笑。”

毛主席顿了顿,又给孟锦云讲了一个故事:“有一天,乾隆皇帝和一个大臣来到一个庙里,迎面是一个大肚子弥勒佛。乾隆便问大臣,弥勒佛为什么对着我笑啊?那大臣说,这是佛见佛笑。乾隆听了很高兴。当他往佛的侧面走几步后,回头一看,见弥勒佛又对着大臣笑,于是又问那大臣:‘弥勒佛为什么也对你笑呢?’那大臣赶紧回答说:‘他笑我今生不能成佛。’”

孟锦云听罢笑着说:“这是讲那个大臣会拍马屁。”

毛泽东点点头,赞许道:“进步很快嘛。好个聪明的傻丫头。”

转眼之间,来到1975年10月1日。那年国庆,虽然有庆祝活动,但毛泽东和周恩来均未出现在群众面前,整个庆祝活动都是邓小平亲自主持。

值得一提的是,那年国庆,也是毛泽东最后一次以大幅照片的形式,登上《人民日报》的首版。此时的毛泽东虽然未能参加国庆活动,但是在身边工作人员的殷切期盼下,他忍不住回忆起1949年开国大典前的那段光阴:

“那段时间,真是忙得很,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国徽、国旗、宪法、政府机构、人事安排,哪样不要考虑?不要研究?一个会议接着一个会议,国际国内,党内党外,为公事忙,私事也不少,还要忙里偷闲,看一看书。真是忙得个不亦乐乎。我这个人不怕忙,就怕不忙。”

话语间,毛泽东的眼里好像有光,整个人的精气神也好了不少。

在场众人都知道,开国大典当天,当人民一遍遍喊着“毛主席万岁”时,毛泽东一遍遍地回应道:“人民万岁。”

在他心中,人民始终是第一位的。

就在毛泽东国庆节罕见早起后,他在读南宋文学家陈亮的《念奴娇·登多景楼》时,竟然情不自已,掩面而泣。

只见那首词写道:“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

笔者特意查阅了相关资料,方才知晓毛主席掩面而泣的原因。

熟悉历史的读者应该了解,陈亮所处的南宋时期,虽然经济较为繁荣,但朝廷不思进取,偏居一隅,被金人赶至长江以南后竟逐渐淡忘了挥师北上,收复失地的想法。

陈亮深知国土统一乃是重中之重,于是在1178年那年三次上书,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一举揭发了不少“求和派”的丑恶嘴脸。

陈亮此举立即遭到了报复,他也因此两次入狱,后来幸得好友辛弃疾等人的帮助,陈亮这才勉强脱身。

1188年,陈亮为驳斥“江南不易保”的谬论,亲自前往京口、建康等地查看地形,谋划方略,以此上书宋孝宗,早日统一国土。那年,他登上多景楼,眼望长江,触景生情,写下《念奴娇·登多景楼》一词。

镜头回到毛泽东读完这首词后掩面哭泣,我们结合词的背景便不难理解。

彼时,香港和澳门尚未回归,台湾还盘踞着国民党的残余势力,我国尚未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好多事还等着毛泽东等人去做。无奈,老人家年事已高,早已力不从心,每每想起此事,又怎能不让人伤感?

毛主席忧国忧民,实乃伟人也。

那年10月21日晚上,毛泽东会见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时,他连说话都变得极为困难。面对基辛格,毛主席坦率地说:“你知道我浑身都是病。我很快就会去见马克思了。”

9天后,毛泽东又会见了德国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多年之后,施密特回忆起这段经历,不禁感慨道:“他是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人。他魅力四射,才华横溢,但是坚定而执拗。他没有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但有敏锐的直觉:他把我引入了关于克劳塞维茨和马克思的讨论。”

12月2日,毛泽东强撑病体,会见了福特总统。陪同毛泽东一同会见外宾的,还有邓小平。这也是毛泽东和邓小平的最后一面。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享年78岁。

周恩来的去世对毛泽东打击很大。

那天下午,当工作人员为毛泽东读周恩来去世的《讣告》时,毛泽东“听着听着,紧锁起眉头,慢慢地闭上眼睛。不一会儿,从他闭着的眼里渐渐溢出两行泪水。”

6天后,当工作人员为毛泽东念中央送审的周恩来追悼大会上的悼词稿时,毛泽东再也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放声大哭。

其中滋味,不足为外人道也。

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那年2月23日,毛泽东会见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两人的谈话竟然持续了1个小时40分钟。尼克松后来回忆说:“他的思想依然那样敏捷、深邃。我说的话他全能听懂,但是当他想回答时,就说不出来了。”

1976年8月26日,毛泽东心脏病再次发作,后来便经常处于昏迷状态。一次,叶剑英在看望毛主席时,毛泽东看到叶剑英,眼睛突然一亮,嘴唇微微颤动,好像有话要说,但却怎么也说不出来。

叶剑英紧握着毛泽东的手,心中难掩悲痛,直到很久之后,毛泽东沉沉睡去,他才离开病房。

叶剑英

那年9月8日早晨,毛泽东突然在眼前的纸上划了三条横线,又在床头点了三下。一旁的卫士周福明立即会意道:“毛主席,您是不是要看有关三木的消息?”(笔者按:三木即当年日本首相三木武夫,当时正参加日本大选。)

毛泽东听完点点头,周福明心中满是感动:毛主席身体如此虚弱,仍然关心国际局势对中国的影响,老人家用心良苦,让人感慨。

那天晚上7时10分,毛泽东对护士孟锦云说了最后一句话:“我很难受,叫医生来!”随即陷入昏迷。

9月9日零时10分,毛泽东去世,享年83岁。

文末,笔者想起1949年,人民解放军飞渡长江,解放南京后,毛泽东写下一首《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是毛泽东的毕生所求,又何尝不是你我的康庄大道。

一一END一一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