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铺设朋友圈天地的爱情信息画面时,我知道它是520,同时也是24节气中的小满分。数字成为浪漫的节日时,象征着人类的思维和智慧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莎士比亚)。
01
对于小满,总是不自觉的想起老祖宗的话:满招损,谦受益。饱满的谷穗总是低垂着高傲的头颅,越优秀的人越是善于藏拙。月盈则亏,水满则溢,人生的状态何尝不是这样呢?做人也尽可能保持在“小满”的状态。只有这样,你才会一直有富足感、幸福感。
“小满”也证明了你,还有提升的空间和发展的余地,但我们必须有清醒的头脑和冷静的思考,用谦逊的态度对待自己,对待我们身边的一切。
《易·丰》中有云:“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乎人乎”。曾国藩说“花未全开月未圆”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曾国藩的一生都在用这句话诠释他人生的最佳境界,万事求缺,才是平安惜福。
仕途中的曾国藩无疑是一个通透练达的人臣。其实 ,他早年仕途并不是一帆风顺,几次落第,都没有有损他的自信,二十七岁时终于金榜题名,正式踏入仕途生涯,十年七迁,连跃十级,官至两江总督这不仅靠运气,最重要的还是努力。
他常常读书,以史为鉴。 同治三年(1864年),他和其弟曾国荃一同率领湘军攻陷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南京)。解决了朝廷如此大隐患,自此,曾国藩被封为一等毅勇侯,又加“太子太保”衔,位极人臣,德高权重,更是成为清史里第一位出将入相、封侯拜爵的汉人。
那时的他手握重兵,门生遍天下,有才能的人都以做他的幕僚为荣,这样的殊荣,是何其尊贵。
然而,熟知历史的他,始终知道“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他很清楚这种表面风光之下何尝不是危机重重。要知道,自清开关以来,历来手握重兵的权臣,能有几个是善始善终的?
顺治帝入关,其叔叔摄政王多尔衮死后惨遭鞭尸;康熙王朝的鳌拜大臣,武英殿被擒最终囚中老死;还有雍正时期的年羹尧,还不是被削官夺爵,列罪九十二条,赐自尽......这些先例都告知他盛极必衰,繁华之下的危机四伏。更何况自己还是满族天下的一个掌重兵、握实权的汉人,这样岂不是更加遭恨!
自古以来,功高震主之辈,大都不得善终,上演着时代悲剧“走兔死,狡狗烹”。 于是,同年八月,他就撤裁湘军两万五千人,然后让自己的弟弟以病告退,交回兵权,最后十几万湘军只留了一万多人。
此举无不向统治者说明自己的忠心天地可鉴,日月可表,因此赢得了同治帝的信赖,才能官至两江总督。 生活中的他也是如此,知道不完美才是人生。他虽然德高权重,家中富贵之极,却一点也不骄奢淫逸。不仅如此,他还告诫家中亲人兄弟姐妹等,居安思危,不可恣意浪费。
他说:福不可享尽,势不可用尽。
说到这里,我不仅想起河南的康百万庄园的主人康百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庄园里的一块匾额,镌刻文字为“留余”,匾额上的文字如下:
“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盖造物忌盈,事太尽,未有不贻后悔者。高景逸所云:“临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放宽一分自有余味。”推之,凡事皆然。坦园老伯以留余二字颜其堂,盖取留耕道人之铭,以示其子孙者。为题数语,并取夏峰先生训其诸子之词,以括之曰:“若辈知昌家之道乎?留余忌尽而已。”
康百万庄园过厅正上方悬挂着的五块别致的匾额——留余匾,它既是康家的家训,也是康家庄园文化的象征和镇馆之宝。
“进入康百万,先看留余匾”。开头以留耕道人《四留铭》开篇:“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这里是引用了南宋留耕道人王伯大的四句座右铭来告诫子孙,凡事都要留有余地。人生在世,不要把福、禄、寿都享尽用尽占尽,要把它留给需要的人。
接着,又引用明朝进士高景逸的两句话:“临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放宽一分,自有余味。”可以说把留余思想发挥到了极致。最后又总结道:“若辈知昌家之道乎?留余忌尽而已。”昌家之道就是“留余忌尽”,这句话道出了康家繁荣昌盛400年的秘诀就是凡事留有余地,忌盈忌满,过犹不及。
“日中则昃,月满则亏”,不完美就是最好的完美。爱情的不完美让我们保留继续爱的能力,爱人的不完美让我们保留改变他陋习的机会,婚姻的不完美让我们有彼此慢慢改变自己的余地……
对于520,已经经历了婚姻最初的激情,被岁月磨砺的只剩下柴米油盐,虽然是一种泛不起涟漪的平淡,也如鬓边上被岁月晒出的盐一样的自然。老夫老妻的手,就像左手和右手,或许平淡正是是洗尽铅华和繁琐之后留下最纯粹的彩锦。浅夏里草木的清香无处不在,清浅的时光,院子外的麦子正在努力的抽穗顶苍,田垄前的绿色随风摇曳出一排排的金黄的收获。
无论是520遇上小满,还是小满重逢于520,桃实初结,都是人间最美的重逢,也是人生最好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