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故事语录 > 励志语录

【离别不舍的句子】入园话“分别”——教会孩子如何表达“思念”

#人类幼崽花园机#

很高兴疫情得到控制,“小神兽”们也能如期住院。更不用说其中的激动和喜悦了。

但,恐怕这悸动与喜悦,也只是属于孩子们的家长,只属于成年人而已……

在早已工业化、城镇化的今天,孩子满3岁送入幼儿园,恐怕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可是退后一两百年,直至几百万年前,孩子从出生到成年,会一直养在父母身边,没有“分别”,也没有因分别而产生的“思念”。

所以,3岁送入幼儿园这件事,放在人类历史长河这个更大的维度来看,绝不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甚至,它是一件“违拗人性”的事情。

我们都知道,在孩子入园前,最好让孩子学会基本的自理项目,比如吃饭、穿衣、睡觉、如厕。但是,我们都忽略了,让3岁孩子面对与父母,确切地说是母亲的分别,这件“违拗人性”的事情。

成年人都在关心,孩子送入幼儿园“适应不适应”;成年人也都在强调,3岁上幼儿园的“必须”。可那是一种“社会化”的认知,不是“自然天性”的认知,更不会是孩子的认知。

成年人了解,分别是短暂的,是暂时的;可是在孩子的认知里,他(她)会以为是父母不要他(她)了,永远离开他(她)了,一切他(她)熟悉的,爱他(她)的,给他(她)安全感的,都将离去……

孩子是真的怕,是发自内心的恐惧,所以他(她)跟你分开的时候哭,再次见到你还哭。他(她)还不能明白,一切为什么要发生:最爱他(她)的爸爸妈妈为什么要丢下他(她),既然还会把他(她)接回去,为什么还要把他(她)再丢出来?

笑笑刚上幼儿园的头几天,与我分别时伤心得“天崩地裂”,同我见面时也委屈得“悲痛欲绝”……他声声的几近绝望的哭泣,真真是让我想放弃——为什么,小小的年纪,就一定要违拗天性,离开母亲!?

尽管笑笑会自己吃饭,会自己睡觉,会自己小便,比一般不能自理的小朋友让家长和老师省心。可是,他那么委屈,那么伤心,明明妈妈爱他,要他,心疼他,在乎他,却要让他承受这般撕心裂肺的痛觉!?

尤其他往往痛哭不止,我知道,他对我一定有千言万语,万语千言,可是他说不出来,不会表达,不能宣泄!

他越是说不出来,我越是不能理解:我说幼儿园有好多小朋友,幼儿园有好多玩具,幼儿园的老师可以照顾你……我越是解释,他越是绝望——他嚎啕着,哭喊着,仿佛在说,幼儿园没有妈妈,没有妈妈,没有妈妈!

是啊,对于一个我亲生亲养的孩子来说,有妈妈的地方才是家,有妈妈有玩具的地方才是天堂!

直到我心软下来,满脸心疼地抱住笑笑:

“宝贝,妈妈也舍不得你呀!妈妈好想你呀!”

这一刻,笑笑突然收敛了哭泣,抽噎着委屈地重复着:

“妈妈,我想你!妈妈,我想你!妈妈,我想你!”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孩子不是绝对不可以接受“分别”,他(她)可以试着接受身体的分别,但是,他(她)无法承受内心的分别!

他(她)不能理解,为什么你走的时候会笑着说再见,你很开心吗?你希望跟他(她)分开吗?你不在意他(她)在哭吗?

他(她)不能理解,为什么你会强调小朋友、玩具和老师呢?你以为那些,可以和他(她)心里的你相提并论吗?

他(她)不知道你也会不舍和伤心,不知道你也有难耐的相思之情。

他(她)甚至不知道他(她)在思念,不知道这种情绪叫“相思之情”。

你告诉他(她),你也很想他(她),他(她)会安心,会确定你还爱他(她),会永远跟他(她)在一起。

教会他(她)说“我想你”,让他(她)可以表达宣泄自己,可以让你听懂他(她)的内心!

从那以后,笑笑每每有不开心,都会说“妈妈,我想你”。我知道,他是学会了一种表达:

当内心不安的时候,当无计可施的时候,当需要母爱的时候,当相思满溢的时候,一句“妈妈,我想你”,就是他苦痛的解药,就是他疏解的出路,就是他与妈妈之间,胜似千言万语的“蜜语”!

大家好,我是笑笑的妈妈,我是菲菲!

关注菲菲,更多分享,欢迎留言!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