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是令人向往的,但倏忽之间即会逝去,而童心却是任何年龄都可以有的。
人类自从母腹中来到这个世界,就拥有了一颗童心。随着年岁的日增,目光未必永远像刚降临世间那样本真柔和,甚至逐渐被财富、功名、权利以及种种色相遮蔽,变得僵滞、衰老,离死亡也就不远了。
但我们永远不可否认的是,每一个成年人的心底,都住着一个儿童,期待有一天重拾那颗未泯的童心。
中国道家哲学的祖先老子,就是一个童心未泯的人。他赞美婴孩天真未凿的本性,说真正的圣人,像婴孩一样地单纯质朴。几千年前,老子就在质问全人类:“能婴儿乎?”,呼吁全人类“复归于婴儿”。
人生最可爱的状态,无非如老子所言,“如婴儿之未孩”。童心,并不是“懵懂混沌之心”,而是一颗杜绝虚假的真心,是毫无矫揉造作的一念之本心。自古以来,人人都羡慕这颗心,说它如天上的星、山间的泉、梢头的雀儿,极尽自然之美。诗人更是不吝誉词,将怀有一颗童心的人看作天地之间的活神仙。
鲁迅是一个好做游戏的“老孩子”,星斗其文,赤子其心,常常呼吁世人“救救孩子”。他的弟弟周作人更是直言不讳的说:“中国人自古以来都崇拜日月、崇拜虫兽、崇拜神灵、崇拜祖先,在我看来,还不如崇拜子孙呢。”
同时代的丰子恺,怀着比周氏兄弟更浓厚的童心情愫。他撰文说:“我相信一个人的童心,切不可失去。大家不失去童心,则家庭,社会,国家,世界,一定温暖、和平而幸福。所以我情愿做‘老儿童’,让大家奇怪去吧。”
人世间最可爱的人,都终生永葆一颗童心。他们深知,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孩子怀有天地间最健全的心眼,也只有孩子,可以完完全全地见证万事万物的真相。而泡在社会酱缸里太久的成人,或许早已被尘垢蒙蔽了心眼。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都早已是一个斫丧了童心的、可怜的“残废者”了。
世间更有这样的为人父母者,非但用眼睛看不到孩子们童真的美好,还不屈不挠地以成人的种种手段挖苦它、阻止它、惩罚它,直到它不复存在,这是何等悲哀的事情!
我所看到的如今的儿童,双眼里没有像一个真正的孩子那样去逛逛世界的光亮,更没有时间去嗅一嗅浓烈的草木馨香,没有胆量摸一摸蠕动在土地上神秘的虫子,尝一尝有着酸甜汁液的野生小果。他们的双眼,望向高高在上的父母,心头也不再涌动着如星辰般神明的能量。
所以说,如今的孩子,没有体验过纯粹的童年。因为在这个一刻也慢不下来的时代,谁愿意像一个孩子一样地逛世界,那他是真正的傻瓜。
在《红楼梦》那位“正经老爹”贾政的眼里,他那不务正业的儿子贾宝玉,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傻瓜。只因他整日里只知道呆头呆脑地和一群未出嫁的姊妹们混在一起,疯疯癫癫地和燕子、鱼儿、星星、月亮说话,还辱骂读书做官的人是“国贼禄蠹”,所以被贾政斥作:“蠢物”、“孽障”、“畜生”和“不肖子”。
但贾宝玉真的如此不堪吗?
他的所作所为,倒是像极了庄子所说的那个心内无邪,身外无求的“真人”。他的眼睛,从来容不下功名利禄,而是充满好奇地望着这个天地、他身边的人、事和周遭的草木鸟兽鱼虫……别人骂他也罢,笑他也好,他傻乎乎地从不顾及,依旧是想哭就哭,想笑就笑,这不正是一颗“思无邪”的天籁之心么?
倒是贾政,死守着祖宗的基业和荣国府的门面,从不坦露自我内心藏掖已久的童心,也永远不敢作那个他向往已久的“诗酒放诞”之梦,这是何其地可悲?
丰子恺的那本童话作品集《文明国》中收录了一篇文章,名曰:《赤心国》。其中,他寄寓了自己的愿想:个个真心对人,大家出肝示肺。
如果人世间的每一个人,都能像孩子一样“事无不可对人言”,那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将是何等放心、何等自由、何等光明、何等幸福呢!
像孩子一样自然率真,就足以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像婴孩一样活得天真明净,人才能真的幸福,才是健全的、圆满的、可爱至极的。
其实人的一生,何尝不都在追求这样的状态:成为一个孩子。倘若能在人间烟云中重新成为一个孩子,就如同获得第二重生命,复归于那个生来本真纯粹的灵魂。
《末代皇帝》有这样一幕:
白发苍苍的溥仪在临终前再次回到了以往的王宫,那个不再属于他的王宫。他缓缓得踏上金銮殿,没有丝毫落寞地走上一层层的通向王座的台阶。他走近王座,俯身,急切地寻找着一个他当年藏匿在座位下的蟋蟀盒子,看着仍然在盒子中蹦跳的蟋蟀,他笑了,仿佛回到了自己的童年,他生命中最美好的时间。他高兴的是,出生时自然给予他的那份童真还在。一切的金银珠宝,荣耀皇权都无法替代这个装着蟋蟀的小小盒子。
这一幕,让世俗的金字塔全然倒塌了。不管是皇帝,还是庶民,内心都藏着一个孩子,抱有一颗“赤子之心”,无论生老病死,还是发达落魄,都要最终回到那个原来本真的世界中,只是迟早罢了。
与其到苍老了,才回归到本真的自己,不如趁着那颗未泯的童心还没有硬化、变质之前,像孩子一样地活着。因为,只有重拾那颗比金子还珍贵的童心,才有机会成为一个最可爱的人。
文/玄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