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
在
前面
棉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周围变化最大的是什么?
我想可以说,道路变宽,车辆增多,旅行方便。
交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之一。
七十年来,临海交通人“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使得道路交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在临海,“12345”综合交通大格局已正式拉开,建设项目快速推进,交通大通道畅通便捷;智能交通建设大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实现智能化,全面完成“村村通”工程。
1949年,新中国正式成立,当五星红旗高高飘扬的那一刻,临海交通人也开始了美好蓝图的描绘。让我们来看看70年来交通的变化……
01
客运场站的变迁及城乡客运的发展
1949年11月23日,国营浙江省交通公司第六运输段成立(址设黄岩荔枝街5号),在临海设客货营业所,初设时有客车4辆、职工24名。
1953年1月1日,临海车站新站房建成投入使用,地址为天临路2号(现崇和门广场北面)。
2000年10月26日,临海市客货运中心再次搬迁,地址为柏叶西路123号。
2018年5月19日,临海市客运总站正式启用,地址为临海大道(中)1919号。
截至目前,临海市共有城乡公交456辆,线路92条,其中新能源汽车72辆;通往杭州、宁波 等县级班线8条;开通临海至椒江、台州学院临海至椒江两校区、临海至仙居、临海至三门等定制班线4条。
综合运用“互联网+”,真正实现“门到门”、“点到点”的道路客运服务新模式。
深入开展“村村通”行动,把70个未通达客车的行政村,通过线路整合,开辟了48条通村线路,开通预约班车24条。
首批建成了10个公交智能站牌并投入使用,方便群众出行,今年计划新增智能站牌10个。
3月16日起,全面推行“公交一票制”,在市区范围内实行2元一票制,让城乡市民饱享公共交通改革的“红利”。
02
公路建设和公路养护管理的发展
临海的公路建设和公路养护管理也经历了一个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1949年,临海公路总长不过60余公里;到1985年底,通车总里程已达403.24公里,其中国道(104)1条,省道4条,县道10条,乡道7条。
截止目前,临海通车总里程为2391.568公里(含高速),其中国道3条,省道3条,县道77条,村道987条,专用公路1条,公路密度110.16公里/每百平方公里。
1963年6月,建成了临海县城关灵江上钢丝网水泥浮桥。这座浮桥是连接城乡的重要通道,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1965年,建成了灵江第一桥——104国道上的临海大桥,全长550米。
1978年,建成了长石岭隧道,全长346米。这是临海的首座隧道,也是我省第一座国道隧道。当初因技术有限,全程采用全人工开凿,历时三年完工。
2014年12月30日,灵江二桥扩建工程正式建成通车。该项目的建成,有效缓解了灵江二桥的交通压力。
近年来,在“美丽公路”及“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推动下,昔日的“康庄大道”正由“村村通”向“路路好”迈进,并兴起“美丽经济”。这不仅给沿线群众和过往车辆提供了舒适的行车环境和休息场所,也带动了当地经济,为临海市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张张照片代表着临海翻天覆地的变化,代表着交通人的努力与付出,代表着新中国成立带来的与日俱增的幸福感……
临海交通人将继续保持着这份初心和使命,砥砺前行!
监制/丁前程 郑莉
编辑/陈惠
来源/临海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