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故事语录 > 励志语录

【一年级数学教学总结】初探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数形千方百计结合,分开分家史。”

”数与形是数学中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研究对象,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可相互转换。数形结合作为一种数学教学思想,能够在学生较长的数学学习生涯中发挥较为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能够在小学阶段采取适当的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数形结合思想,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果,还能让小学数学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应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独立性原则

独立性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之一,希望学生最终能够在教师的简单指引下,独立完成问题解答和知识学习,形成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学生跟着教师的解题思路能够轻松且快速地得到问题的答案,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教师的引导产生依赖,无法总结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学习方法,这样做的最终结果就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学到的知识几乎为零,离开了教师,学生还是什么都不会。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也应如此。由于每个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不同,学生之间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此时教师应该遵循数形结合思想中的独立性原则,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判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考[1]。教师在最后再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的思考特点,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数形结合思想,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的独立性,实现数形结合思想。

(二)学生为本原则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要以学生为本。课堂本来就是学生和教师的课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在课堂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大多数时间,学生只是跟着教师的思路走,一味地追求成绩,而教师也不会考虑学生的想法。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教师理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只是作为引导者参与其中[2]。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的学习中去,在小学阶段就能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为之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而数形结合的教学思想也能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发挥为学生服务的目的。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应用的有效策略

(一)优化教学形式,保证数形结合思想的有效性

在明确了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基本原则之后,还要细化数形结合思想应用的有效策略。学生在小学阶段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有限,不一定能够明白教师在讲什么。这就需要教师对小学数学知识有足够的积累,对学生有足够的了解,让学生通过对已知知识的积累,学习新的知识内容。教师能够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把教学内容与数形结合思想有效结合,优化教学形式,保证数形结合思想的有效性,完成小学数学阶段的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对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中,教师可以将两条直线分别画成六等份和七等份,让学生比较两条直线一等份的大小,学生就可以自主且容易地知道二者的大小,从而对分数有初步的认识。

(二)提高教学趣味,发挥数形结合思想的积极性

小学生本身还处于学知识和玩游戏的过渡阶段,如果教师把学知识以一种枯燥的方式强加给学生,这样不但不能让学生掌握知识,还会让学生对数学失去原本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把游戏融入数学课堂中,让学生循序渐进地适应数学课堂[3]。例如,在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加减法的学习一课中,教师就可以把数字换为学生数量,让学生以游戏的形式参与其中。比如3+5就是三个桃子和五个桃子相加,一共八个桃子。在保护学生游戏兴趣的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的趣味性,让数字和形状实现完美结合,让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化,让抽象的问题变得具体化,发挥了数形结合思想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这还需要数学教师和数形结合思想的配合。遵循独立性和学生为本的原则,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养成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再加上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教学思想应用中的有效策略,让学生可以把已有的知识与新知识结合,真正明白教师在讲什么。让数与形相互结合、相互转换,在不破坏学生原有兴趣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数形结合思想贯穿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思想。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