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日星期一
修订后的《奖惩条例》、《奖金分配方案》等法规在上周五的代表大会上获得通过。
但职工代表们提出的一些问题仍值得思考。教语文的李老师直截了当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个道理大家都懂。老师们不怕规章制度,怕的是领导处理问题不公正。只要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奖励有依据,惩罚按规章,大家就会心服口服。"
教数学的张老师对学校机构设置的意见提了一个很尖锐的建议:"行管后勤机构人员裁减1/3,遇事相互推诿就会减少,办事效率就会提高,老师们的气会更顺,要求调走的人就不会那么多。学校应让有德有才的人搞管理,不要再让有才无德、无德无才的人占着位置了。"
两位老师的话我基本赞成。管理工作公开、公平、公正,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机构冗员,扯皮事多,这我已有所体会,政教、教务两个处就常常因教师安排扯皮。看来得同书记商量一下了。
×月×日 星期五
昨天我同书记商量机构改革的问题。我的设想是将行政办、党办合并,设立党政办,下设党务干事、行政干事;团委、保卫、少先队大队部并入政教处,设立兼职团委干事、少先队干事、保卫干事;教科室并入教导处,设一个专职教育科研副主任。这样中层机构由10个减为5个,后勤服务公司和校办厂作为多种经营机构予以保留。所有中层干部由党委通过民主测评确定,行政聘用。落聘人员保留级别、待遇一年,充实到教务管理及教学一线,一年后根据表现再行聘用或高职低聘。
书记对我的方案未置可否,于是提交党委会讨论。
党委会对我的机构改革方案争论很大。有的同志提出,各部门的负责人都是党组织多年培养出来的,说下就下,对学校稳定不利;还有的说,好些同志都是从教学一线一步一步上来的,对学校发展也是有贡献的,不能太伤他们的心,搞得唇亡齿寒……
当时我有点激动地说:"如果再让这种部门制肘、相互扯皮的现象存在下去,他们的地位倒是稳定了,教师队伍怎么稳定,我们就不怕伤老师们的心。管理队伍精干高效是原则,稳定教师队伍是关键。不能再让教师为领一盒粉笔找两三个人签字,跑三四趟路了。"
最后会议勉强通过此方案,报局党组审批。
×月×日 星期四
这一周真是烦死人了!
机构改革的方案被泄露,在中层干部中引起轩然大波,陆陆续续就有人找我。有的是善意的提醒,有的是隐晦的施压,更多的是拥护方案加阐述功劳和表明态度(其实真正拥护方案的不会过半,更多的是想要引起对他的重视)。不过教科室主任"有人已到局里活动""学校有写匿名信的传统"的提醒倒应引起我的重视。
×月×日 星期三
机构改革方案局党组还没有批下来(据说争论比较大,局长、书记已分别电话询问我的真实想法及可能造成的影响),但学校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我已明显感到了一种对抗在暗中进行。行办小D将书记与四位中层干部在×主任家聚会的内容告诉了我,第二天就有两位中层干部到局里"办事"。小D还告诉我上次局长来,书记安排×老师与局长见面,反映学校情况(小D当时在场)。这种事从小的方面说是拉小团体,从大的方面说是无原则的非组织活动,但拿上桌面说,可以解释为友情聚会,你又很难说出什么。
就这样一种风气,这样一种工作环境,难怪前几任校长任职未满一年就要求调走。他们究竟要干什么?又准备从何处下手?
×月×日 星期一
今晚刚看完《新闻联播》就接到局里×局长的电话,询问学校近况如何。我作了简单的汇报。×局长接着问:"学校干部、教师情况如何?"
我预感到×局长是有目的地与我通话,于是直接问×局长:"如果局长听到什么反映,不妨明示。"
×局长比较严肃地说:"小李,对你在Y校所进行的工作,局、局党组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学校各方面的工作也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最近局里先后有你校的来信、来访,反映了一些群众意见。为了澄清是非,局、局党组决定以纪委牵头成立一个调查组,明天到你们学校进行一些调查研究,希望你能正确对待,并支持调查组的工作。同时我想以一个朋友的身份提醒你,注意各方面的协调,特别是与书记的关系。有些方面不能太急躁,太武断,群众反映多了,组织上难免有些看法……"
×局长的电话让我心烦意乱。什么叫群众意见,什么叫组织看法,什么叫武断?我想不明白!
这时我感到自己像一个冲锋陷阵而又没有找到对手的战士,处处受着冷枪袭击,但又不知对手藏在何处!
我拨通了钟司的电话,叫他将车开到我楼下。
坐上车,钟司问我到什么地方,我说:"随便,只要是一个清静的地方就行。"钟司看我情绪不好,就默默地开着车。我的脑子很乱,始终跳跃着"组织看法""群众意见""武断"等字眼。
不知过了多久,车停了下来。"李校长,下车吧!",钟司说。我打开车门,发现已来到云松山的最高点--观景亭。登上观景亭,迎着习习夜风,望着山下市区发出的缕缕灯光,我默默地一支接一支地抽烟,努力让山风吹去胸中的愤懑,吹醒纷乱的大脑。
记得一个退休的老领导曾对我说:"官做到一定的位置,头脑就不那么清醒了。'组织看法'、'群众意见'就是制服下级的杀手锏。什么人的意见,多少人的意见能代表群众意见?这是一个说不清楚的问题。对你有了不好的看法,一个人的反映也可看成群众意见;如果对你有了好的看法,十个人的反映,也只是"群众暂时的不理解是难免的",关键是你怎样让领导接受你的意见(这也是为什么恶人先告状容易得逞的原因)!"
"武断"和"果断"更是两个难以区分的词语,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认同需要可以有不同的诠释。对你印象好,"武断"就是力排众议的"果断";对你印象不好,"果断"也是作风不民主的"武断"……
正在我"胡思乱想"的时候,钟司也走上了观景亭:"李校长,实际上多数老师都知道你工作得太难了,有些事还是想开些。我也算一个老党员了,如果你信得过,可否把你遇到的麻烦说一说?"
我扼要地把×局长的话告诉了钟司。钟司说:"还是老套路,欺上瞒下是他们的拿手好戏!你要相信,一年多来,多数教职工还是看出了你是实实在在干事的人。无私就无畏!既然明天调查组要来,你应该想法让领导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群众意见。""那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很简单!领导找来谈话的人,既不要党办安排,也不要行政办安排。你把教职工花名册交给领导,由他们随便点就行了。
"对啊!每次干部考核、民主测评都是党办先通知部分人开会,打好招呼才进行的。我虽提出过不同意见,但书记说这是"传统",先打个招呼,通个气,避免教职工考核时冒"杂音",以免上级对学校班子有看法。教职工有什么意见可以内部处理,不必反映到上面去,这就叫不把矛盾上交,内部消化。
对,明天就按钟司的主意办!
×月×日 星期二
今天,局纪委书记率调查组一行四人来到学校。首先召开了一个班子会,说明了这次来的目的:一、了解班子团结情况;二、了解职工对学校班子的意见;三、核实一些群众反映的意见;四、对学校机构改革方案进行调研。同时要求班子成员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对学校存在的问题就事论事,不夸大也不缩小,以便局里对学校情况有个全面的了解。我和书记在会上分别表明了态度。我特别说明,为了让调查组更深入、全面地了解学校教职工意见,我将教职工花名册也交给调查组,调查组可随意找人谈话。纪委书记接过花名册说:"这样很好,这样很好,方便我们找人。"然后调查组分成两个小组分头开展工作。
纪委书记首先与我交换意见。简单寒喧后,我直入主题:"我来到Y校一年半有余,听说近来局里陆续接到学校教职工、干部的来信、来访,究竟有哪些意见,请书记明示,不论是否属实,我都能正确对待。"
对我的直率,纪委书记略感意外,随即反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说:"我如何知道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所反映的情况是否属实。"
纪委书记说:"你的直率及你对来信来访的正确态度很好,对我们澄清是非很有好处。我也直接把反映的几点主要意见转告你,想听一听你的意见。"
随后纪委书记把"群众意见"作了转达,我综合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点:1、工作作风不民主,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动辄训人,对中层干部也一点不留情面,很多干部不敢大胆工作;2、盲目投资,盲目扩大校办厂的规模;3、大搞有偿出租教学资源,影响了正常的教学需要;4、削弱学校管理干部力量,不重视学校党、团工作;5、公车私用,学校公务用车只有我才能调动;6、班子不团结,职工对学校班子感到失望,很多人要求调走;7、在对外交往中,违反纪委规定,进行娱乐消费(或许是对告状信内容的委婉表达)……
对问题(1),在我的印象中,训人是有的,但还达不到动辄就训的程度。一年多以来,我只训过两个人,一个是班主任,不接收教导主任安排的插班生,我毫不客气地进行了批评;一个是教导主任。一次学年考试后,我调看老师的成绩分析表,有两位老师的分析只有"学生基础差"等几个字。我就找来教导主任,问这是怎么回事,这样的分析都能过关?教导主任说:"过去不仅校长没看过成绩分析,连主管副校长都没看过,因而对老师们的要求就放松了。"我说:"无论如何一学年的工作,这几个字是不能概括的。教学中究竟存在什么问题、产生的原因、今后的措施是不能不总结的。连这些问题都不反省,能说是对工作负责吗?过去的事我不管,但今后不行。对成绩分析、工作总结我是要逐一过目的,这是我的习惯。"
对问题(2)我认为毫不属实。学校校办厂投资都是校办公会议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共同研究决定的,不存在盲目问题。校办厂扩大规模是因为原有设备生产的产品已达不到国家标准,经办公会研究决定贷款30万购买新设备。从目前情况看,经济效益不错,发展状况很好。
对教学资源有偿出租大都是在节假日进行,如在教学期间也多安排在晚上,不存在影响教学的问题。
至于用公款进行娱乐消费是有的,但主要限于校办厂的对外接待。校办厂长接待几位重要客户时,经我同意,有过安排,但没有出格的安排。
--其它问题,根本不用我解释,调查组略作了解就会清楚。
我把以上情况同纪委书记谈了,同时就学校中存在的一些不正常情况谈了我的个人意见。
×月×日 星期四
调查组在学校进行了一天的调查了解,找了不少人谈话,在全校教职工中搞了个干部考评,然后离开了。
学校似乎又恢复了平静。
×月×日 星期六
老同学带着他的"要事"找我来了,原来他要投资1.2亿办一所十二年一贯制的学校,想请我出任他办的学校的校长。他说,他近几年认真考察了国外的教育产业,在沿海地区也考察了大量的民办学校,坚定了投资教育的决心。他还对我曾经工作过的几所学校做了摸底,认为我是一个很好的校长人选。他为我开出的条件是年薪25万,配专车一部,别墅一套。
说老实话,对我这个老同学,我还是很有信心的,他是那种想办什么事就一定要办好的人。但我现在说什么也不能走啊!虽然现在的处境有点难,但现在走了,不是当逃兵了吗?再说,学校现在也确实离不开我!
我拒绝了他的邀请,虽然心里有点不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