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故事语录 > 励志语录

【趾高气扬造句】《红与黑》的艺术特色分析

第二次捡斯坦达尔《红与黑》的文章。我仍然被其中的故事和人物性格深深吸引。

是感动,也是激动和难忘,书中人物性格各异,但是每个细节都能深入读者的心灵,让读者的心境也融入到书中情节中去。

被感动着,因为于连那份虽然有点莽撞但是始终不灭的热情;被感动着,因为雷纳尔夫人温柔而大胆的爱情;被感动着,因为富凯对好朋友的爱和担忧;被感动着,因为玛蒂尔德的任性和真诚……总之,被书中各种人物感动着,即使他是贪婪的,纵然他是丑陋的,但是仍旧感动着,因为他的独一无二,因为作者细致入微的描写。而纵观《红与黑》,它的艺术特色是更为让读者称道。

首先,正如他的创作作品总是形象鲜明地反映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法国王政复辟时期的社会现实和历史特征一样,斯丹达尔借助《红与黑》再现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法国。于连所生活的时代正是法国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与封建复辟势力进行殊死较量、严酷斗争的年代。一方面资本主义因素正在迅速发展,中小资产阶级为了自身的利益,对波旁复辟的倒行逆施强烈不满,他们要求飞出封建等级制,建立资产阶级法制秩序;另一方面封建贵族阶级则毫不让步,他们迷恋失去的天堂,迷恋维护其利益的旧秩序,因此,总是处心积虑地要恢复大革命之前的君主专制制度。

难怪高尔基指出:“斯丹达尔是在资产阶级胜利后,立即就开始敏锐而明确地表现它的特征的第一个文学家。”《红与黑》也被看作是法国乃至欧洲现实主义的奠基作。

在《红与黑》中,作者紧密联系具体而典型的环境(维里埃尔的家、雷纳尔市长家、贝尚松神学院和拉莫尔侯爵府)描写人物性格,揭露了复辟王朝时期的腐败、黑暗以及贵族和平民之间的尖锐矛盾,为于连性格的滋生、发展、完成也提供了强有力的环境依据。

于连出生于汝拉山区的维里埃尔,是一个偏僻山区,在那里,唯利是图成为人们的行动准则,而在这样一个充满金钱气味的环境中,于连个性刚强、充满激情和毅力,“心里藏着宁可死一千次也要飞黄腾达的不可动摇的决心”。 所以,当父亲索雷尔告知他市长请他去当家庭教师时,他在心里想着,要出人头地,首先就得离开维里埃尔。他认为故乡的一切都禁锢、僵化着他丰富的想象力。他在家中经常受父兄的打骂,几次想离家出走,表现出对独立人格的渴望。在他的思想深处,他具有强烈的平民意识,对贵族的趾高气扬怀有深深的抵触情绪,他厌恶与仆人同桌吃饭,他说自己不能堕落到与仆人吃饭,如若如此他宁愿去死。

而在雷纳尔市长家任教是于连生活的重要转折期,为于连性格的最终形成打下了不可忽视的基础。在于连心目中,维里埃尔市长始终代表着世界上一切有钱和傲慢的人。虽然于连的心里一直瞧不起这样的人,但是他始终觉得需要忍耐,总有一天会飞黄腾达,维里埃尔市长只不过是他成功的一个踏板而已。而于连追求自己当时并不爱的雷纳尔夫人,就是对上流社会的一种报复。他心中想,“我要是当着他(雷纳尔市长)的面,把他妻子的手占为己有,这不是可以将他嘲弄一番吗?”于是于连三番两次抱着这样的心情追求雷纳尔夫人,并在雷纳尔夫人的退让与接收于连的感情中获得自己心理上的满足,也算是一种欲望和内心吹嘘的满足。

最终,在雷纳尔市长家,于连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反抗意识,并在自己的“责任”意识下寻找着自己成功的机会。他看到主教的丰厚收入,便想到当教士,于是背诵《圣经》,愿到神学院去,忍气吞声地想适应那里的生活。当然,这其中的一个契机也是因为于连与雷纳尔夫人的感情,或许也算是出于一种无奈。而从雷纳尔夫人想出采用匿名信这一个计谋骗过雷纳尔市长中可以看出,于连自以为很伟大的能力也是显得弱小和贫瘠的。这种从雷纳尔市长家到神学院的过渡,或许也是对结局的一种暗示吧。

神学院是社会的另一个缩影,它像监狱一样阴森可怕。神父、学生都互相倾轧,虚伪做作笼罩着一切。因而,贝尚松神学院为于连性格的最终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书中记叙了于连的好朋友富凯的来访,那次拜访给于连留下深刻的印象。他觉得自从自己来到神学院后,他的行为只不过是一连串的虚假表演而已。他明知周围的人都是虚伪的,都在谎言与明争暗斗中生活,但还是继续忍耐着,并寻求“适应”。从这里我们可以得知,面对神学院里“到处是伪善,到处是欺诈”的环境,于连选择了“一连串的虚伪”作为唯一的武器。

最后一个典型环境是拉莫尔侯爵府,在这里,斯丹达尔为于连典型性格的形成完成了最终的塑造。拉莫尔侯爵府是上层社会的写照,这里是巴黎上流社会的活动中心之一,也是“阴谋和伪善的中心”。他看到侯爵能让他改变平民的命运,便甘心为他效劳,不再反抗了。这时,他与自己所反对的贵族阶级同流合污了。个人野心支配着他的一切行动,直到他发现贵族阶级对平民存在根本的敌视之后,又恢复了反抗精神,宁死也不肯妥协。

斯丹达尔将主人公于连置于这种充满尖锐复杂的社会环境里,让他在矛盾冲突的漩涡里不断经受锤炼,于连的反抗性格在这种环境中也随之逐渐发展,直至最后,一个对罪恶社会的叛逆者的典型形象,便凸现在人们的面前了。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于连是一个具有双重人格的人物:他的内心始终积压着反抗精神,却又容易在现实面前屈服;他对贵族间的虚伪卑劣恨之入骨,却也有不顾及的丑陋行为;他既深深地崇拜着拿破仑,但自己所走的道路却是与之截然相反的……勇敢与怀疑怯懦、自尊骄傲与自卑、狂热与郁闷敏感,形成了于连 “性格的多重性”。这种性格的双重性使书中于连这个人物形象变得复杂和吸引人,也是斯丹达尔小说艺术的一处成功之处。

其次,作者运用独特深刻的心理描写,突出人物内在心理特征的表现。这种手法的首要特征是削减物质世界的干扰尽量,写得简洁,运用大段的内心独白和细致的心理分析方法。《红与黑》的心理描写开创了现实主义内倾性的方向。斯丹达尔的心理描写通常十分简短,却是多种多样的。

当女仆埃莉莎向雷纳尔夫人谈及她的婚事时,她觉得自己是病了,一种类似高烧的症状搅得她彻夜难眠。她满脑子想着埃莉莎和于连,想着他们婚后家庭的幸福。这样的心理描写就明显显示出了雷纳尔夫人内心对于连的爱。而当一晚于连与雷纳尔夫人还有德尔维尔夫人一起纳凉时,于连无意中碰到了雷纳尔夫人的手。这只手很快便缩了回去,于连心想,他应该有责任做到让这只手在他碰到时不缩回去。想到自己有一种责任要履行,想到如果达不到目的,他就会成为人们的笑柄,或者更确切地说,会使自己产生自卑感,他心中原有的欢乐,顷刻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于连所认为的这种“责任”,正是复辟王朝时期小资产阶级青年受到压制后不满情绪的流露。作者在于连得知雷纳尔夫人写揭发信到枪杀她这段情节上仅用了三页,而与玛蒂尔德的爱情却花了上百页的篇幅细致描写。雷纳尔夫人坠入情网时的那种喜悦、痛苦、忏悔而又不甘放弃幸福的复杂心里的展现,也令人拍案叫绝。又如,于连收到玛蒂尔德约他半夜来的信时的心理活动。他即高兴又怀疑,即犹豫又自责,心理活动互相冲突,揭示了他内心的冲突和感情的瞬间变化,突出了他的性格。作者或让作品里的人物自己说话,或通过登场人物的观察来展现另一人物的心理活动,这一变化是不可忽视的。

斯丹达尔懂得“从内部观察到的心灵,抒情的心灵与现实的厚壁”相对照的艺术。心理独白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成为现代小说的基本技巧之一。

《红与黑》另一艺术特色是灵活而严谨的情节结构。作者以于连的生活史为主线,以他两次恋爱的成败为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用单线发展的方法,选择维里埃尔市,贝尚松神学院、巴黎侯爵府三个典型场景,由远及近,由小及大,由低到高,把复辟时代广阔的社会生活和复杂的政治斗争形势集中地反映了出来。

在这个主体框架中,作者又穿插了众多的回忆性片断,人物、情节、环境,都紧紧围绕于连的个人奋斗互相交织,组成一个完美无瑕的艺术整体。小说前面出现过的人物多重新出现,使情节首尾相连,人物和情节成为有机整体。就像书中描写于连与玛蒂尔德的之间的感情纠缠时,于连就多次想到了雷纳尔夫人,甚至拿雷纳尔夫人与玛蒂尔德做比。在这种回忆性的片断中,我们不仅感受了于连内心对雷纳尔夫人的爱和回忆,也将于连内心对玛蒂尔德的复杂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书中有一处,玛蒂尔德用一种奇怪的神情注视着于连,于连在内心里想着,“看来这就是当地女人在卖弄风情了,正像德·雷纳尔夫人曾经向我描绘过的一样”。在这一处略浅的回忆中,我似乎看到了于连内心里对雷纳尔夫人的一点依赖。我想,这份感情其实于连自己也没有意识到吧。

另外,作者精心布局,巧妙构思,设置了几个预言性场面,从而大大增强了文章结构的紧密性。其中,除却维立叶大教堂和拉莫尔侯爵府那两个预言性场面外,我觉得还有两处。于连在雷纳尔市长家当家庭教师时,有一次于连与雷纳尔先生吵架后赢得一天的时间去维里埃尔。他走上山上的树林中,站在一块巨大的悬岩上,凝视着茫茫苍穹。他发现一只鹰从他头顶上的巨大岩石间飞过,它的飞行既安详平稳,又强健有力,深深震撼着他的心灵。他羡慕它的这种力量,也羡慕它的这种孤独。书中写道:这曾经是拿破仑的命运;难道有一天,这也将会是他的命运吗?从这里,我觉得作者也是为于连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还有一处是于连从富凯那离开去到他的小岩洞。因为富凯建议于连与他一起做木材生意,并许下了很高的金额。于连就被这一建议打乱心境了,他发现自己像赫丘利一样,只不过他不是身处善与恶之间,而是处于舒适安逸的平庸生活与青年时代的英雄梦想之间。他觉得自己还缺少坚忍不拔的坚强意志。他自语着,而那种疑虑使他最为痛苦,“既然我害怕挣得面包的八年光阴会消蚀我成就非凡事业的崇高毅力,看来我不是块造就伟人的材料啊”。这种复杂的心境描写,也是从另一个隐秘的角度为于连英年早逝断送前程的命运作出铺垫吧。

最后,《红与黑》语言简洁、精确。纵观全书,用词造句都能表现一定的心理,简洁之处用不失却文字的效用和魅力。不论是写环境,还是人物的外貌和心理,都精确得当,体现不一样的背景和特色。

《红与黑》不是一部单纯的爱情小说,是“最强烈的现实小说”, 深刻地揭示了法国社会矛盾的种种复杂的现实关系,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在艺术上取得的很高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