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仔细考虑过这个问题吗?
“在所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希望如何生活?”
-01-
很多人一辈子像陀螺一样不停地旋转,一刻也不休息,一睁开眼睛就做该做的事。
应该上班下班,
应该加薪升职,
应该出人头地,
应该被人羡慕,
……
这些“应该做的事儿”,就像鞭子一样不停抽打着我们,像一台不知疲惫的机器一样行动。
-02-
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在研究19世纪英国的财富和收益模式时发现,对于企业来说,80%的营业额通常来自20%企业产品或销售渠道;80%的利润往往来自20%的客户;对个人来说,80%的时间被用来处理无关紧要的琐事,只有20%的时间才是真正高效的。在人类活动中,原因和结果、投入与产出、付出与回报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失衡,这就是80/20法则,也叫帕累托法则。
对于时间管理,80/20法则具有特别的价值,如果把注意力和时间集中在具有关键效果的重要事情上,掌握了这20%,就掌握了另外的80%。
如果将自己一生想完成的25件事情列一张清单,前5项就是那关键的20%。
前20%完成后,很可能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无意间带动了其它事项的完成。
-03-
我也在反复思考,自己前20%的目标到底是什么。
1、我一生最想做什么?
2、我现在正在做什么?
3、我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和我一生最想做的事情有关系吗?
4、如果没有关系,我应该如何去做完成最想做的事情?
5、如果我想做的事情,和我正在做的事情有冲突,如何取舍?
6、如果不得不做取舍,我放弃想做的事情,是否会后悔?
7、如果我想要改变去追求自己想要的,我有多大的勇气和决心?
8、如果我有勇气和决心,现在开始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9、如果我开始做第一件事,应该投入多少精力和时间才能达到我想要的结果?
10、如果我开始坚持做想做的事,是否发自内心地感到充实和喜悦?
-04-
孩子们很小就被教导,人要有拥有远大的理想。
记得我的女儿在幼儿园毕业之际,老师让所有的孩子上台说出自己的理想。
我问女儿说了什么?
她说:成为女王。
我愣了一下,忍不住笑出声来。
我问她:其他孩子都说了什么呀?
有的孩子说想成为一名老师,
也有的说想成为警察、科学家、企业家……
等女儿上了小学,她在日记本里这样写:
我想成为一名工程师,制造很多的机器人。
我问她,工程师需要数学很好,你真的想做工程师吗?
她说,不喜欢,因为爸爸是一名工程师,所以我就这样写了。
现在我不禁后悔,如果当时我愿意倾听她内心深处的愿望,问一下她为什么想成为一名女王,或许她还能保留当初内心的小小火种。
她内心渴望是什么呢?
或许是渴望和冰雪女王艾沙一样强大,控制自己的力量,勇敢地保护想要保护的一切。
现在,她内心深处的愿望,已掩埋在时光中。
一个人萌芽时的向往,很有可能被时代的社会形态慢慢改变。
当现实如此清晰地展现在一个人面前,他很难不去产生动摇和矛盾。
人所选择的道路,也随着这样的改变而转变了方向。
一生中最重要的20%,渐渐被并不重要的80%所干扰和取代。
-05-
想要做自己想做的,不是一条平坦的路。
随着时间推移,过往的一切都可能成为沉没成本无法收回。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如果一个女孩,她内心的渴望是成为考古学家。但是,从小在父母和社会的影响下,她选择的专业是社会管理,成为了一名公务员并工作到退休。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理想与现实越来越远,遭遇无法超越矛盾。
尽管看似硕果累累,但是心灵却更加空虚,只能通过外界的肯定支撑自己。
-06-
生活是否有意义和价值,似乎越来越无法确定。
各种各样的观念都在影响着我们的判断。
或许这就是为什么无论富豪还是穷人、大人或是孩子,整天忙忙碌碌却找不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短暂的满足之后重新陷入麻木或迷惘。
倾尽所有,
却不快乐。
父母总是努力地让孩子获得世俗的幸福,而不是孩子内心的幸福。
如果一个人不从内心寻找答案,总是想要通过外界的评价来寻找答案,盲目地照着别人的话去做,是无法获得真正的满足的。
因为只有从内而外地拓展自己,才能够完全拥有内心和这个世界。
孩子,愿你拥有真正的满足和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