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来自网络
我是@法语周老师。从1993年开始坚持写作。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你称赞、转发和留言。非常感谢!)。
目录
第一篇:在华强北抚摸深圳的皮肤
第2篇:好久没看到荷花的美丽了。
第三篇:莲花山——回到小时候,回到单纯。
第4篇:莲花山-一个春天,安静地听鸟鸣
第5篇:莲花山-青蛙的声音吓了一跳
第六篇:柠檬桉香气的笔加
第7篇:笔架山:绿色海洋中的一条鱼
第8篇:笔架山-徒步寻找春天
第9篇:深圳的新图书馆使这座城市变得柔软
第十篇:在图书馆度过漫长的炎热
第11篇:购物公园的免费展览
第12篇:在福田中心漫步的夜晚
第13篇:少年宫:音乐飞扬的浪漫夜晚
第14篇:福田中心区:漫步在滋润的月光中
第15篇:哈梅林:炭火牡蛎的怀旧之旅
第16篇:充满故事的梅普村夜市
第17篇:即将消失的了望塔的中村
第18篇:神州马:老郑、古玉、大榕树
第19篇:把妖艳的购物公园和市政府的新宿主
第20篇:灯、葡萄酒、绿色、沙子
第21篇:走荒凉的梅林二线
第22篇:哈梅林:元宵节的街头山歌。
第23篇:经典男:耳朵里热闹的世界
第24篇:庆大男:像露水一样蒸发的小菜园
第25篇:经典男:小房地产经纪人的梦想
第26篇:经典男:小文化广场的城市表情
第27篇:庆大男:乞丐和他的狗
第28篇:经典男:我的新餐厅
第29篇:在香尾湖的等海感到平静
第30篇:洪里瑟:下了清新的雨后,走花香和鸟鸣
第31篇:世界之窗:满城光环之夜后的烂摊子
第32篇:晚风正合适,走在蛇口的悠闲中
33篇:5月16日,红树林的明月。
第34篇:红树林:南阳的玫瑰色夕阳
第35篇:华联大厦钟声——逐渐减弱的城市记忆
第36篇:西东遗书南原路吸尘器(1)
第37篇:西东遗书南原路吸尘器(2)
第38篇:东湖公园:喧闹安静
第39篇:细雨下的大芬村半天闲
第40篇:汤兰山:一个城市的灯火繁华
第41篇:凤凰山:叶子和蝴蝶的线(110)
第42篇:马连山:山风、鸟鸣、溪水
第43篇:在大亚湾核电站工作的日子
第44篇:手无寸铁的半天闲(1):回到核电站
第45篇:六天游手好闲(2):走在鹏索城
第46篇:在地铁1号线。
47次航班:最后一班地铁
第48篇:大剧院地铁站通道上的无数人
第49篇:流浪歌手埃里克
50次航班:地铁口的小市长/市场。
第51篇:黄昏萨克斯
第52篇:临时房间的人
第53篇:在疯狂奔跑的城市慢悠悠地生活
第54篇:我们注定无处可逃
第55篇:隔壁房子的火焰和声音
第56篇:深圳最优雅的事
第57篇:对声音和气味感到温暖
第58篇:2006年最后几天在阳光下散步
第59篇:2007年新年的烟花像雨一样
第57篇:对声音和气味感到温暖
每天晚上10点从某家飞来的香香洗发水的味道准时包围走廊,带着粉末的气息,浓郁的花香。
每天这个时候总是有同样的气味。我知道在我这层,某个房间的一个人在洗头。
我对各种各样的气味很敏感。有些气味的背后总是给我带来丰富的联想。比如炒菜和汤的香味,在我看来,它们是最温暖的家的完美象征。
每次吃饭的时候,我都可以从别人那里闻到煮其他炒饭或汤的香味,不管是坐在家里还是等电梯。辣椒炒肉,鱼香茄子,凉拌黄瓜,鱼豆腐汤.这种香气层飘在走廊上,使刚才在凉棚里的一个房间温暖而有肉。
我无意中在黄昏时走在旧居住地下,我怎么闻到了丰富的香味组合!无数炒菜的香气“喷.”随着油锅的声音,到处飘来飘去。扭、淡、浓地包围着我。
所以我停下脚步,贪婪地闻到了另一种香气,无数家的温暖和安宁似乎从层层香气中摸到了。我好像看到了黄色的灯、系着围裙的主妇,还有在家等着食物上餐桌的爸爸和孩子们。
一些高低的声音也是浓浓的生活情趣所不可缺少的。比如邻居家广播电视的声音、无聊电视剧中无尽的对话、新闻广播中干燥枯燥的声音、凤凰卫视中文台那个男人永远圆圆的声音“这里是凤凰卫
视中文台” ……不同的时间,从不同人家的门里传出,让我知道,此时此刻,一个人正沉浸在这样的声音里,打发着长长的时间。切换收音机各个频道的声音我已经很久听不到了,从一个电台播的新闻,经过丝丝拉拉的调台,忽然转到另一个台的京剧,再丝丝拉拉声音的混响后,又转到一个台的女声歌曲。
这种调收音机的声音,总让我回忆起七十年代,在那些没有电视看的日子里,我总是抱着一架绿色的小收音机,听一个台,再不耐烦地转到另一个台。收音机里的节目忽而清晰忽而扭曲,我就这样消磨着一个个无聊的下午或者夜晚。
但是,我已经太久听不到收音机转台的声音了,就像时光再也回不到七十年代,那时的声音符号不会出现了,我竟然如此怀念这丝丝拉拉混乱的声音组合。
很多声音或者气味都让我迷恋,因为它们会说话,它们是你身边另一个人或者另一些人正在活动的鲜活证明,虽然,你往往并不认识这个人或者这些人,但这些声音或者气味已经足够让你温暖。
其实,幸福有时很简单,它可以简单到当你躺在床上的时候,可以听到浴室里一个人洗澡时快乐唱歌的声音,或者,闻到不远处他抽烟的味道。这样的声音或者气味,提醒着你,原来,你并不是一个人待在这空空的房间里。
(写于2006年5月17日)
第五十八篇:走在2006年最后几天的阳光里
我中午去楼下餐馆吃饭的时候,走在有些慵懒的阳光里,风很大,尾劲有些寒意,我闭着眼睛走了几步,透过头顶大叶榕的叶子筛下来的阳光一小片一小片地印在我脸上,突然想到,这已经是2006年倒数第三天了。
记得2005年最后一天晚上,我在莲花山公园的一块大石头上坐了许久,在头顶金山葵簌簌抖动的声音中,我细细地回想了一下自己的2005年,一边给好朋友友H打了个电话,告诉他,刚才,我用了半个小时回想了这一年,现在感觉思路很清晰,心里很安静。那时他说:“这样很好啊,你不要回去得太晚,注意安全。”
2006年年底,我无话不谈的好朋友H刚刚结了婚,他说只用九块钱手续费领了结婚证,娶了一个他只见了两面的女人。又过了一个月,他对我说:“我老婆怀孕了。”
这一年,时间在走,身边的朋友似乎都在变化,有的忙着搬到别的城市,有的忙着相亲,有的忙着结婚,有的忙着生孩子,有的忙着离婚。
我认识了四年半的H,一个曾经自称为最不适合结婚的男人,也在妈妈的命令下潦草地结了婚。
谁都没有办法抵挡时间的流淌,我和我身边的人都在时间的挟裹下拼命地奔走,不得不发生着变化。
我的电脑屏幕右上角有一个微型日历,每天一打开电脑,我就看到当天的日子被划了一个红色的圈。这个小日历唯一的作用就是让我感到时间飞逝如电,我几乎害怕看到那移动神速的小红圈。
一天又一天,我的2006年几乎流淌干了。回忆我的2006年,似乎想不起什么事情,除了我在黔东南为期49天的背包旅行,除了我遇到并喜欢上一个人。除了在这一年里,我陆陆续续写了十七万字,好看的,不好看的。
我知道一个人的ID叫十年,记住了他的摄影作品和作为他签名的一句话:“每隔十年,我把时间打一个结。”
如果我也用十年的时间,把时间打一个结,我会看到结上的什么呢?
1976年,在我们那座小城唯一的照相馆,我和哥哥照了一张布纹底的彩色照片,父母把这张照片放大了,压在褐色床头柜的玻璃板下。
那时的我,是一个留着娃娃头,满脸红通通的小胖丫头,穿过时光的烟雾,我清晰地看到那张照片的每一个细节,我还记得我那时天真无邪的笑容。
1986年,那一年,我正一个个轮流暗恋着哥哥班里的男生,一些帅气的小伙子经常来我家里玩,每次知道他们要来,我总是假装端庄地坐在沙发的角落,在那里,一进门的他们可以第一眼看到我。
他们来了后,我因为胆怯总是一言不发。但他们走后,我在日记本里用钢笔拼命地写下我的感想和激动。那些棕色牛皮纸的日记本已经写到第二十本了吧,妈妈把它们全部收了起来,她对我说,将来我全部寄给你吧。
1996年,我从海南来到了深圳。穿着雪白衬衫的Z来机场接我时,我是那样心无旁骛地幸福着。我还记得330大巴行驶在深南大道时,我看着被划成菱形的草坪和被围在中间铺天盖地的美人蕉时,非常惊讶于这个城市的美丽。
那时,Z坐在我后面的座位上,他用两手轻轻铺在我的头发上,我感觉到他手指的温暖。我在想,我来了,我们终于在一起了,我们就要在这里好好过日子了。
2006年,来深十年了,这中间发生了太多的故事,因为性格不合,我疼痛地失去了Z,却找到了丢失很久的自己。我的生命是从三十岁以后才有了自己,这才突然明白了很多。
天天走在这座因为Z而来到的城市里,走在一个错误的结果里,对于这个城市,我却一天一天无法割舍。我曾经有好几次想过离开深圳,去北京或者上海,没想到内心经历的疼痛却如此撕心裂肺。
时间真是残酷,它让我不再像二十几岁的时候,因为想念一个人,就不要工作,不要户口,义无反顾来这里陪着他。此时,再想离开一个城市时,我已经没有了年轻时的勇气和力量。于是,还是留下吧,看着这个城市再用另一个十年把我打一个结。
好朋友小鱼每到生日前一天会回想她这一年,之后写一篇长长的日记,每年她只写这一篇。她说,每个生日前的那些日子经常是她一年中最沮丧的时候,因为她回想这一年,常常没有任何收获感。不知道,她写下一篇日记的时候,会不会还是沮丧的?
2006年最后一天晚上,我还要在培训中心给学生上法语课,我无法像2005年的最后一个夜晚去一个安静的地方独处很久,回想这一年的事情。
于是,走在2006年倒数第三天的阳光下,我的思绪在这一年的时光里倒退着走了一圈。我不知道,如果从功利的角度来看,应当给这一年打多少分?
或许,每一个日子都是生命经历的必须,每一个人都要孤独地在所有的日子里走一遍,去一个个感受每一次疼痛和清醒,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每一个日子是没有高下之分的。
2006年就要平安度过了,感谢每一个流过我身体的日子。
(写于2006年12月29日)
第五十九篇:2007年新年的烟花如雨
昨晚,接完几个祝福新年的电话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半,我决定下楼走一走。
平常这个时间,街上基本没有人迹,除了几家依然还燃着灯的小店。而昨天晚上,马路上“飕飕”奔跑着一辆辆出租车,速度极快,载着那些此时还要去新年狂欢的人们。一群群人走在楼下,响亮地说着话,他们似乎是刚刚吃喝玩乐归来。
街上如此喧哗,可独自走路的人不多,像我这样独自慢慢走着,似乎心事重重的女人更少。路灯很亮,影子被拉得很长,我一点一点回想着马上就要结束的2006年。
24小时营业的“永和大王”燃着温暖的橙色灯光,那里坐着不少人。我忽然肚子饿了,要了一杯烫烫的豆浆,坐在一个经常坐的位置上,在怀旧粤语歌的低低呤唱里,我漫不经心地看着一个个进来的人。
他们等待自己的食物,那些正在吃饭的人慢慢享用着2006年最后一餐。一个男人同我一样也只要了一杯豆浆,他坐在隔我一个木板的位置上,抽着烟,独自安静地坐着。
我来“永和大王”的次数不多,喜欢偶然深夜路过时它带给我的温暖,24小时营业的它就像一个一直都在那里等待你的人,在你最寒冷的时候看到它时,心里会涌出亲切和感动。
有时,我会一个人来到深夜还在营业的食店,坐在无人注意的角落,要一份简单的夜宵,听着低低的背景音乐,看着空落落的店,什么都不想,只是把自己浸泡在一种懒洋洋的情绪里。这杯将近零点时分的热豆浆,将会一直刻在我回忆2006年的瞬间。
离开“永和大王:来到不远的“7-11”,我喜欢“7-11”便利店的原因是那个我刚刚从鼓浪屿旅行回来的清晨五点钟,坐了一夜卧铺大巴的我疲惫不堪,走进“7-11”时忽然闻到鱼丸子香香的味道,明亮的灯光和软软的香气给我饥饿的肠胃带来的兴奋感让我每次想起“7-11”,永远定格在那个香软的清晨。这一次,我买了一份红豆千层酥,喜欢它有弹性的滑滑口感,这将是我2007新年第一天的早餐。
我快回到楼下时,突然听到远处高空响起鸣放焰火的闷响,我想起一个朋友告诉我今天晚上市民中心广场将会燃放焰火,站在我家面朝中心区的阳台上,正好可以看到这一切。
我冲回家时,焰火刚燃了五六分钟,东边那一片天空被流星雨一样飞溅的烟花染得忽红忽绿忽紫,姿态万千——有时像一朵巨大的牡丹,有时又像纤细的菊花瓣。
我最喜欢那极其炫美的一幕,细细金色的烟花碎屑好似雨幕一样静静地垂下,那样长时间安静地垂下,流动着。
我站在阳台的角落,顶着冷风,看着远处烟花如雨,想起很多很多年前,我和初恋男友盛泽一起,也是站在阳台上,看着为春节燃放的烟花。那一次,每当炮声轰地一响,他就会抱着我轻轻地甩出去,仿佛让我如烟花一样冲向天空,那时的我,如此幸福地笑着。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再也没有和一个人一起看过烟花。这一夜,一个人看着烟花仿佛千万颗彩色的星星在天幕中狂欢,我在想着远远地方的一个人,不知道此刻,他是不是也看到了天空中一轮将圆的月亮?
(写于2007年1月1日)
(我是@法语朱老师,从1993年开始坚持写作。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欢迎你点赞、转发、留言,非常感谢!)
---------------------
学法语必看的公众号: 微型法语课堂
喜马拉雅: 微型法语课堂
知乎: 法语朱老师
今日头条: 法语朱老师
小红书: 法语朱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