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你不一定要知道陈泽古镇,但你一定要知道太湖。太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经济发达的华东地区,这里自古以来就是母亲的故乡和富饶之地。太湖高中叫陈泽,陈泽古镇位于太湖海岸,被称为太湖明珠。
陈泽镇古名“五斗月尾”是苏州的“西大门”。陈泽镇是有2000多年历史的江南名镇,也是我国著名丝绸的故乡。古镇是苏州吴江区下辖,距离苏州市中心约50公里。位于浙江和浙江三地交汇处,交通非常便利,公交车都可以到达苏州、上海青浦旅游中心。
与周围的周庄、东丽、南进、高进相比,陈泽高进不像安静的姑娘那样吵闹,几乎没有胭脂粉。像默默绽放的野百合一样端庄美丽。
只有认识她的人才会不辞辛苦地来。当你漫步在那古老的石板路上,走过古老的友敌桥,看到古老古镇的样子,就能打动你的心。这就是我想要的千年古镇。大众找到他千百度,水乡古镇原来叫陈泽。
古镇的人淳朴和蔼,一边做着手头的工作,一边向你介绍古镇的美丽,其自豪感不比大城市的人差多少。内心流露出来的满足感是不需要隐藏的。这种心态打动了我,满足是简朴生活的源泉。
宝塔街是古镇的主要游览路线,东起宇赤桥、西京桥桥,全长约400米。街道不宽,中间部分特别窄。最窄的地方两边屋檐之间还留有一排天穹,宝塔街一条街分成两间,以三观堂为界。
处于晚清时期陈泽商业鼎盛时期,街道丝绸线、米行林、街区两侧还保留着大量清末民初民居古建筑、粉墙大瓦。朴素不华丽。
通过美丽的门柱,仿佛通过岁月看到了古城的繁华。徐某、盘古镇的财富被称为西盘镇,建设的沙检堂是目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游览古镇时必须打卡的地方。
宇赤桥,清康熙54年(1715年)当地人为纪念大宇治水功绩而建,据说是大宇治水时经过这里留下的脚印。
古镇的地标是紫云寺高耸的高塔,从古镇的各个方向都能看到。紫云寺塔和宇赤桥面对面互相照亮,成为江南水乡特有的“拱桥”
塔影”景观。慈云寺、师俭堂目前受疫情影响都暂没有开放。朋友说,没关系,下次来可以补上。但是来古镇如果不品尝四碗茶那就是枉来古镇一回了。
四碗茶楼就在宝塔街的一端,在师俭堂斜对过。来此茶楼不仅品茶,还可以了解到古镇特有的历史文化,以及深深的古镇情怀。
“长虹高跨泊轻舟,藤桌晴廊坐小楼。熏豆青浮茶一碗,斜阳暖照入清流。”是赞美震泽四碗茶的诗句。四碗茶是震泽古镇的特产,过去只有在春节和婚庆嫁娶的宴席上,主家才会为远道而来的亲朋好友泡制的。
这四碗茶分别是待帝茶、水泼鸡蛋茶、熏豆茶和绿茶。震泽镇的人家都常喝,但并不是人人都会做。
第一碗茶叫待帝茶,是接待皇帝时的用茶。相传明成祖永乐皇帝南巡路过震泽,当地百姓奉上用饭糍干冲泡的茶水为皇帝充饥解渴,博得龙颜大悦,从此待帝茶声名远扬。
此茶虽名茶但其中并无茶,主料是饭糍干。这个主料必须在农村的土灶上做,一个人在灶前烧火,待锅内温度正好时,另一个人用铲子挖一勺糯米饭,在铁锅边缘薄薄地铺上一层,用力挤压成扁平的锅巴,锅巴熟后便成了饭糍干。“以前生活穷苦,糯米饭是金贵的东西,待帝茶只有逢年过节或者招待贵客时才会用到。
第二碗茶叫水泼鸡蛋茶,我给它起个名叫择婿茶。此茶虽名茶也是其中并无茶,主料是鸡蛋。制作和主料都很简单,但是寓意很深刻。
此茶为家中新上门的“毛脚女婿”专门准备的。一只茶碗里用开水冲泡4至6颗鸡蛋,再放上些许白糖化开,蛋白被开水烫熟,蛋黄还是鲜嫩金黄的液体状。新上门的女婿喝茶时,碗里的鸡蛋得吃一半留一半,这就是“懂规矩”的做法。旧时这一习俗很流行,现今仍有人家将这一表现作为考核新女婿是否靠谱儿的标准之一。
第三碗茶叫熏豆茶,此茶虽名茶也是其中并无茶,主料有熏豆、胡萝卜干、白芝麻、陈皮干等,制作过程繁复。秋分过后,将刚摘下的嫩毛豆剥壳、洗净,放入锅里蒸煮。煮熟晾到半干后,将毛豆混着铁砂放在竹编的容器或者铁纱网上,底下放上一些点燃的桑树枝,树枝燃烧后冒出的青烟正好包围熏豆。慢慢熏制一整天后,再将熏得半干的毛豆分离出来,用厚厚的纱布裹着放在石灰上烘干。江浙一带也有其他地方做熏豆茶的,工序简单些,不用桑树枝熏制,味道自然也就差了点儿。
其他原料的加工大多同理。先把胡萝卜切成丁,用盐腌后,放在太阳下晒干,再裹着纱布放在石灰上烘干;平时吃橘子时留下橘子皮,仔细地去掉上面的“白丝”,再用开水煮一遍切成条,放在太阳下晒干;白芝麻用土灶的小火炒香,但不宜炒得过熟。
准备熏豆茶的各种原料前后耗时一个多月,且每次可制作的量有限。一碗红、白、黑、青的茶就做成了,端在手中一股清香扑鼻而来,轻轻啜上一口,清醇无比。
第四碗茶叫清茶,这才是真正的泡茶,不过茶品并不是苏州人喜欢的碧螺春,而是安吉白茶。三道茶的隆重出场,已让客人略有饱意,此时第四碗茶出场,清茶,当地人也称其为淡水茶。清茶者,茶叶与白开水,这才是真正的茶。茶如人生。
每个茶桌上都会配一碟炒熟的瓜子,一边谈天说地嗑瓜子,一边品茶,这是古镇原乡的景致,蕴藏了浓浓的乡情和民俗。
如果觉得不够丰盛,或者没有吃饱,还可以另点一些特色点心,比如黑豆干,大口嚼更有浓浓的酱香味,略带甜滋味。还有各式各样的小点心也是非常有特色。
最惬意的品茶是茶楼下市河旁的廊棚里,时而看小船划过,时而看波光倒影,体味原乡的生活片段。待帝茶和水泼鸡蛋茶是甜的,熏豆茶是咸的,从甜到咸,最后再喝一碗绿茶,口中各种滋味都有,唇齿留香,震泽人民的热情好客,生活的多姿多彩尽在茶中体现。
时代在变,古镇也在变,河水更加的清澈了,凸凹残破的石板路变的更加平整。古巷更加明亮,宝塔老桥焕然一新。不曾改变的是这里慢生活的节奏,乡亲们平和的心态和处事不惊的悠然。
古镇很安全,也很安静,适合五一节周边游、来打卡。
遇见亦是美好,尘封便已倾城。
本图文为作者@官子旅行 原创,拍片码字不易,转载需注明商用须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