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春城新富民县鹰镇在昆明人当中名声不小。每年4月,鹰樱桃都会进入昆明的蔬菜市长/市场、水果摊,成为市民喜爱的时令水果。樱桃可以说已经成为鹰村最大的名片。
发展经济,振兴农村,光靠一张名片还不够有力。为此,鹰村开始吸引投资,开始衍生新的形式,盘山景云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在这里长期生活的人可以在稻田里插秧,在竹林里竹笋,在池塘里采莲,在树林里骑马,挥舞鞭子,体验回到田园的生活。
民宿外的盘山景观
做大种植业后,创造休闲强养的好地方。
位于富民县北部的鹰镇原名凤胜乡,意思是“凤凰崛起的地方”。这里物产丰富,生产水稻、玉米、小麦、豌豆等农作物,但更有名的是甜杨梅、红樱桃和大板栗,是整个种植面积超过万亩的富民县最大的板栗集散地。另外,鸡枞树、菜牛、土鸡、合作88大芋头也是鹰镇的著名产物。
以格里芬镇闻名的唐水樱桃从2012年开始形成格里芬镇樱桃产业,樱桃产值连续十年突破1000万韩元,格里芬居民继续增加收入。今年,根据老鹰镇政府的粗略统计,当地4100亩樱桃产值再次超过1000万韩元,有5.5万人去老鹰旅游消费。今天,富民当地人把鹰樱桃种植者称为“富人”。
今天的鹰村像一个巨大的果园,不仅种了樱桃,还种了500多亩莲子石榴、350多亩红心猕猴桃、300多亩蜜蜂、600多亩青花椒。最大的数量是杨梅,今年种植面积达6100亩,主要有三个品种:太梅、东奎、黄旗。其中泰梅的个子高,甜,成熟早。东魁果更大,味道适中。荠菜个子矮,成熟慢,口感好。
随着鹰镇农业生产能力规模的扩大,村庄开始吸引投资。目前已经入住的规模企业有云南万信果业有限公司、云南叶泽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富民品源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富民乡村保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富民成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其中,盘山京东资源综合体项目(以下简称“盘山京云”)创建了昆明近郊、富民重要的乡村休闲强养基地,帮助秃鹫走上生态发展道路。
儿童体验驯养的动物供应图
半山景云编织安静的“田园梦”。
盘山景云位于鹰镇诺华果山,距昆明主城40公里,在昆明1小时经济圈范围内。农场基地坐落在半山腰上,就在鹰镇中心旁边,螳螂川的尽头,普渡河的起点,周围群山环绕,植物茂盛。
从老鹰村出发,沿着蜿蜒的山路开车上去,但坐车5分钟左右就能到达半山腰上的半山景云。大门转过拐角,不显眼的木牌坊上刻着“半山景云”字样,穿过磨坊进入农场,水泥路旁边开满了葛森华,路边的帐篷上挂满了“庄稼”经过莲花盛开的小路后,我们到达了四合院,参加夏令营的小朋友们聚集在一起,准备学习制作米糖。
在盘山耕作云,不仅可以欣赏云南的“一条人行道”,还可以游览散布在山腰上的马厩、盘山堂和三层民居。如果想品尝昆明村的建筑形态,去盘山耕作云就足够了。
路边莲花盛开
实现“农业旅游经验”综合开发
盘山京云成立于2012年,2019年大规模扩张,2020年试运行,今年5月正式营业。
这里的民宿有亲子房、大床房、3个标准间,共16个房间,价格在398 ~ 598韩元之间,四合院也有大通房,供游客住宿。民宿地区的小花园里还有隐秘的泡沫池塘,游客可以根据需要提前预约,工作人员会提前准备热水。上个月游泳池正式开放,有儿童滑梯、露天游泳池和室内泡沫池三个部分。星期一到星期五38元/人,星期六到星期天58元/人,儿童半价。
盘山京东资源综合体项目负责人林唐会介绍说,盘山京云主要制作农耕文化和农村文化体验场景,融入农耕体验和手工体验,最近引进了当地特色少数民族文化项目。这里游客可以参加
与插秧、种菜、植树、做木具、织布、打铁、碾米、做豆腐等农事活动,也可以驯养动物,还可以参加建筑测绘、书画艺术、天文地理观察等活动。自然,在这里还能品尝到健康美味的农家特色菜,以及玉米、南瓜、樱桃、杨梅等农产品。半山耕云田园综合体以乡村振兴为目标,让城市与乡村各自都能发挥其独特禀赋,实现和谐发展。整个项目以田园生产、田园生活、田园景观为核心组织要素,多产业、多功能有机结合的空间实体,其核心价值是满足人们回归乡土的需求,让城市人流、信息流、物质流真正做到反哺乡村,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最终实现“农业+旅游+体验”的综合发展模式,是以传统农业为基础,以乡村旅游为驱动,以农事体验为主,形成的新型社区群落。
目前,半山耕云田园综合体项目已帮助赤鹫镇100余人解决就业问题,还通过对470亩土地进行土地流转,促进了农民土地增收。任党会说,半山耕云是一个近万亩的大型田园综合体,配套多种设备设施,未来将能同时容纳1万人以上,让越来越多的人在家也能感受到田园生活的味道,同时,也帮助更多的赤鹫人解决就业问题。
25岁的周家华是赤鹫镇人,家住在半山耕云对面的小山包上。周家华曾在昆明工作,半山耕云建成后便回到了家乡,如今,他负责半山耕耘的泳池安全及设备维护。“在昆明花销很大,每个月生活费几乎要用掉一半的工资。但是在家就不一样了,可以自给自足,省去了很多开支。而且工作地点离家很近,每天只需花5分钟就可以走路到家,还可以照顾到家里的老人。”周家华说。
负责打扫民宿的邱女士是也是附近的村民,从民宿营业起便在半山耕云工作,每月工资约2000元。在她看来,这里的活计比农活轻松,还挣得多。
游客准备跳进泳池清凉一夏
发展大健康产业 培育“农旅融合”基地
赤鹫镇党委书记杨晓东介绍,即便是衍生出了许多新的发展业态,但赤鹫镇的发展仍面临交通瓶颈制约明显、资金短缺、土地资源不足、社会发展资金不足、基础设施落后、大健康产业格局尚未形成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下一步,赤鹫镇将聚力发展大健康产业,加快发展健康食品、大力发展健康旅游、加大药用植物开发力度;加快旅游业发展,实施全域旅游战略、大力提升旅游服务功能、培育“农旅融合”基地;坚持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传承与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打造农耕文化体验基地、加大对古村落民居文物的维护。
未来,赤鹫镇还将规划打造多条旅游精品线路,在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中,囊括了二平地古村落、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始建的东山学社、天生桥水库、长达数百米的天然溶洞,以及平地村、车坝村纪念碑、赤鹫中学纪念碑、赤鹫大村等众多红色旅游资源。已经形成规模的水果种植,在未来也将连珠成线,打造成具有赤鹫特色的水果采摘游线。
早在 “十三五”规划中,富民县就提出了打造“山水园林卫星城 昆明最美后花园”的建设目标。而赤鹫镇近年来的努力,使得富民距离实现“昆明最美后花园”的目标更近了一步。
都市时报全媒体记者:彭云/文 孟俊/图
责编:毕群
编审:李星
终审:钱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