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22日电(记者张万子罗欣)今天,美术馆展厅一楼用纸制作的“和解”笼罩着地面,让观众驻足。艺术家修剪、粘贴一张薄薄的纸,并堆砌花朵、城堡、喷泉、塔等各种可折叠的形状。
随着北京疫情防控措施的调整,今天美术馆迎来了更多的观众。“传统——当代纸艺术作品巡回展”今天在美术馆一号馆展出。包括徐冰、邱志杰在内的58名艺术家通过120多件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展现了纸张艺术的变化无常。
7月20日,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水平从二级降至三级后,首都的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艺术场所的开放范围、预防措施进行了相应调整。根据国家正常化预防的总体要求,在广泛使用北京健康报注册验证码的前提下,按照50%的限制流动开放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室内外场所。
一些博物馆扩大了开放范围,从限制类的30%提高到了50%。故宫博物院从21日开始按照预约、限制、误封的原则,有秩序地开放了宝物馆、钟表馆等室内展厅。
7月21日,在北京东城区丰富的胡同9号,被称为“甜鉴愿望”的劳资纪念馆在初期只开放室外庭院的基础上,开放了实物展厅、生平展厅等室内展厅。游客不仅可以欣赏老挝夫妇种下的两棵柿子树,还可以进入展厅慢慢阅读这位“人民艺术家”的生平和风采。
“纪念馆的最大装载量为300人,在二级响应时,每天的预订量限制为80人,目前降级后调整为150人。但是考虑到防疫,游客预约分为5个期间,每个期间最多30人。老挝纪念馆业务主管夏静说。
位于海淀区吴塔表哥24号的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馆长郭豹向记者介绍,降级后博物馆每日预订量从200人调整到700人。第一次开放日,来预约参观的大部分是高考、期中考试结束的学生。六个室内展厅半开放。观察一段时间后,将逐步开放所有室内展厅,进行青少年桌面实习项目和四化演出等。
在限制类上调的同时,各馆的疫情防控工作并未放宽。记者从老挝纪念馆入口了解到,入关程序仍然很严格。游客们出示健康码,接受体温检查及登记信息。另外,老挝纪念馆还为入关参观者提供手部消毒液及消毒湿巾,并提供微信扫码讲解服务代替手动讲解,减少了不必要的接触。
来自内蒙古赤峰的张女士一边听手机解说一边看实物介绍。“电子说明更安全,对文物有更深入的了解。”张女士说。
记者参观的多家美术馆、博物馆在开馆前、闭馆后、白天工作时间等开放区域受到消灭保障。入口和公共区域提供酒精喷雾、手部消毒液和消毒纸巾。
随着北京开放星际旅行,首都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娱乐场所的秩序开始恢复,本周北京及周边旅游、旅游、参观的预订率逐渐提高。
多家博物馆美术馆相继发布展开信息,迎接更多观众。除《妙合神形-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清肖像画展》 《1420:从南京到北京》 《紧急中的沉思》等展览正在展出外,《伊丽莎白佩顿:练习》 《光/谱 鲍勃迪伦艺术大展》 《萨尔瓦多达利超现实主义的记忆》等展览即将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