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的李社区
河南经济新闻记者韩永军通讯员王文校友/道
秋天新鲜的水果散发出香味。洛阳市西工区洪山街事务所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讲话,为该乡广大干部大力建设乡村振兴“洪山路径”,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近年来,洪山街道办事处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以打造全员综合体、打造特色生态旅游基地为目标,以产业融合发展为手段,支持重点项目,致力于农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党的建设在推进三农、建设田园农村、富民强村方面的核心引领作用,发挥管辖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绘制振兴蓝图
在认真学习和理解党的十九大精神方面,严格遵循市、区农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洪山街道办事处结合辖区资源要素配置、土地开发利用、耕地保护和经济、生态、社会发展等实际,围绕农业特色产业发展、重大工程和项目建设、民生基础设施建设9个村
以樱桃谷、王城岳园、罗涛后援、民俗豫园、甘新书院5个板块为基础,包含有机融合产业发展、重点项目、村庄建设、环境保护、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景观风貌提升等具体内容。
樱桃果农快乐的笑脸
突出特色,推进产业融合
基于区域特色,洪山街道办事处继承了“政府引导、企业建设、项目支持、市长/市场运营”的运行机制,以洪山欢乐谷区区域经济建设为基础,大力培育“产业特色村”,发展“网络农业”,拓宽农户增收渠道,推进“观光农业”,优化乡村。
投资5亿韩元,计划在红山西部建立餐饮住宿、生态旅游、农产品采集、文化交流、养生养老为一体的旅游度假中心“樱桃区生态旅游基地”。
以古都文化为支撑,规划金辛苦赌博物院建设,修复项目区内废人员的原貌,达到凝聚和继承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最终目的。
以培育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为切入点,建设王村区艺术农场、王村区白草原等生态旅游事业,实现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及农产品的发展,成功地使农村产业发展从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为农村经济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结合农旅产业和旅游庆典,以红山著名的樱桃产业为基础,联合媒体举办了“中国洛阳红山樱桃文化节”特色系列文旅活动。其中包括“中国洛阳红山樱桃和解节和红山美食节”、“中国洛阳红山樱桃文化节开幕式和魅力红山文化庆典预演活动”、“中国洛阳红山樱桃文化节农夫特产展览会”、“红山舞蹈”广场舞比赛、“樱桃宝贝”等。
庭院窑医院
全面提升,建设宜居的农村
加强宣传,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采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分发印有宣传标语的生活用品、舞台艺术表演等,帮助辖区人民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美化净化,提高乡村村庄的龙村面貌。强调道路硬化、饮用水安全、旱厕改造、污水管理、垃圾处理等巩固提高,针对街道西部村(社区)污水排放问题,建设约6公里长的红山西部污水管道,将生产生活用水引入城市污水主管网,切实杜绝农村污水横流问题。在长岭、唐屯、乡村路3000多米、樱桃区、王村区等村(区)开展了3个安全饮用水提升项目,农村基础设施正在稳步改善。计划在王村沟、唐湾等村(小区)建设两个大型垃圾中转站,进一步提高农村垃圾收集和处理水平。在辖区的整个范围内,“厕所革命”正在逐步推进。加强对农村日常清洁队伍的规范化管理,将农村环境整治从分支扩大到侧面,从表向内延伸,实现辖区的环境管理长效化。
推进绿色低碳污染综合管理。洪山街道办事处在重视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的前提下,大力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努力构建“一户一景、一村一画”的乡村格局。建设了300多亩金秀河植物游乐园,种植了广玉兰、景松、桂花、竹子等大小的20多万株树苗。按照“绿化景观”工作思路,指导18个村庄(社区),累计完成农村地区主干道绿化17.3公里,植树20,000公里,完成农村地区主干道绿化17.3公里。
余棵。柿园社区图书阅览室
弘扬传统,助力文化振兴
植根优秀传统文化,红山街道办事处先后规划建设了后李社区家风家训展馆、村民活动广场、文化戏台、农家书屋等,实现了村级文化活动场所的“五个一”。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娱乐活动,如“舞台艺术送农民”“元宵节文艺汇演”等文艺类演出,“广场舞大赛”“青少年才艺大赛”等参与性活动,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浓厚文化氛围。
树立乡村新风貌,通过开设道德讲堂、村规民约制定等方式,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张岭、柿园等村(社区)自发成立红白理事会民间议事协调组织,坚决抵制大操大办、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街道办组织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好媳妇、好婆婆”等模范评选活动,积极倡导辖区群众遵守社会公德,不良风气和陈规陋习得到有效遏制,广大群众正呈现出崭新的精神风貌。
“三治”融合,强化社会管理
红山街道办事处坚持“以法治为保障、以德治为引领、以自治为核心”的差异化治理,努力打造乡村社会管理新格局。
加强平安乡村建设。大力推进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定期对乡村主次干道42个监控探头进行维修维护,逐步增加各村(社区)办公场所、文化大院、党建广场等群众密集场所探头覆盖率。
采取区、乡联动,广泛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村霸、恶霸,主动化解农村历史遗留问题。严厉打击非法宗教组织,取缔非法宗教场所,切实保障农村社会环境和谐稳定,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节、群众配合的良性互动。
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新建标杆式公众教育示范基地——新时代党员教育实践基地一座、“三新”讲习所24个,定期组织开展多样化党员教育培训活动,着力培育一支扎根基层、带富致富的农村带头人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落实民主管理,督促各村(社区)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开展工作,对农村低保、扶贫资金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关系乡村发展的重大事项进行严格监督审查,维护村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推进基层治理创新。试水“社区+养老”双结合基层治理模式,在柿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引进了专业化养老机构——馨怡福星柿园养老服务中心,将社区服务与专业机构、社会工作融合起来,整合社区资源,新增儿童之家、养老餐厅、健康管理室、老年助浴室、老年助医室、老年活动室、文化站等休闲服务场所。
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富裕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原有的土地流转、土地租金、房屋租赁、外出务工和自营收入等农民增收方式基础上,实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立了18个股份制集体经济合作社,整合各村集体土地、集体资产、农副产品资源等,实行集体统一经营管理,努力向资源集约化、资产股份化、生产专业化、经营协作化、用工统筹化、营销市场化发展,通过统一耕种、统一收储、统一购销等方式,让集体资产产生经济效益,保障广大农民增收。
提升民生保障水平。红山街道办事处将民生工程视为政府与群众的沟通纽带,从农民最迫切的医疗和养老需求着手,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全面提升。
定期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活动,采取集中招聘、送岗入户等多种形式为有就业需求或就业困难的援助对象提供就业岗位。加大困难群众救助力度,实现对五保、低保、高龄人员的动态管理,在春节及各类节假日期间,走访慰问辖区困难群众,及时解决群众所需,保证困难群众拥有较好的生活条件。
日新月异的变化,生机勃勃的气象,让红山街道办事处干部群众更加坚定探索乡村振兴“红山路径”的信心与意志。他们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指示精神,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努力实现“五个振兴”:以产业兴旺为重点,推进产业振兴;以队伍建设为重点,推进人才振兴;以培育乡风为重点,推进文化振兴;以美丽乡村为重点,推进生态振兴;以“三基建设”为重点,推进组织振兴。
当下有为,未来可期,红山街道办事处在乡村振兴的快车道上,向着幸福飞奔,身后一幅更加绚丽出彩的丰收美景在希望的田野上徐徐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