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要推荐的博物馆虽然小,但事实上它已于1999年正式建成并开放。上海公安博物馆是国内第一个收藏和展示警察史、警察文化的国家二级博物馆。
不要以为公安博物馆会无聊。来了才知道这里实际上有相当有趣的展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流行的旧东西现在退出了历史舞台,但这里保留了当年的照片、报道、展品等。可以说是上海和中国发展的历史缩影。
参观的个人游客很少,一进大门就排起了退休的车。这是20世纪80年代上海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使用的第一辆巡逻车等。
1。公安士官
以编年史的形式,博物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现在展出了1000多件实物展览,反映了建国前警察局的沿革,再现了人民公安机关的创立和发展。
1863年,英、美租界合并为公共租界,公社部警察委员会改为警察处,下图是警察的徽章,属于国家一级文物。
当时,租界巡逻室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警官,包括英国骑警、印度巡访、越南巡访、中国巡访等。
-1949年4月,百万雄师渡长江,5月上海解放。当时人民解放军进入上海市中心时,还是以马为主要交通工具。
在没有手机的20世纪50年代,警察鸽子被用作通信联系途径之一。
有趣的是,在墙上排列着过去的历史门牌,有的地区因为与其他地区合并而被取消,有的地区改名了。Luman、Jebook、南汇等曾在这里生活过的小伙伴们,看到这样的“高知牌”会特别想念~
还有2004年以前使用的O车牌,现在公安车牌也变成了普通民用或上海警卫卡。
1993年播出的《东方110》是电视台的常青树,也是上海最具特色的公安专题节目之一。这里还剩下节目组成立初期的专业相机。
article.detail&_iz=31825&index=9" width="640" height="480"/>2.刑事侦察馆
刑事侦察馆中展示了许多当时骇人听闻的刑事案件。照片、报道、证物等陈列详实。同时,也展示了一些历史老物件。如50年代用于拍摄疑犯的木质照相机。
以及各类具有特殊用途的照相机,如70年代翻拍各类取证资料的相机、用于现场侦察取证的遥控照相机等。
3.治安管理馆
如果对于刑事侦查馆展出的一些报道、照片等,我们更多的还是感到好奇和惊恐,那么治安管理则是稀松平常的融入于每家每户的日常生活中。
如开始于1946年的人口管理卡片。
50年代的留美学生还是一件稀罕事,有专门的《上海留美学生名册》。
97、98年的准养犬户还有专门的门贴,而现在早已改为了电子芯片的形式。
电影中播放的“老千”情节,其中所使用的作弊工具,像灌铅骰子、偏光眼镜、透视镜等,也能在这里看到原型。
4.交通管理馆
在交通管理馆中,你能看到20世纪初上海道路的交通状况。路上的汽车、行人、沿街建筑等,生动再现了民国的风情面貌。
右上角的照片中展示的是当时斯大林赠送给宋庆龄的吉姆轿车以及使用过的车牌。
20世纪30年代,虽然当时市内公交已成网,但由于燃力匮乏,给了三轮车和人力车发展的机会。
5.消防装备馆
在这里,你能看到从明清时期一直到现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消防展示实物。
像双桶水龙,是清代上海县的绅士从日本引进的人力救火车,由于将其安装在马车上,又称为“马力救火车”。
现在依然保留于小南门董家渡路中华路口的火警钟楼, 1910年6月制造落成。高37.5米,是当时城厢内外的最高建筑物。
清末,消防队正在进行的消防演习场景,成为了记录消防发展史的珍贵老照片。
6.警用装备馆
中国作为发明火器的国家,同时还是现代枪炮的诞生地。这里陈列着南宋时期的突火枪模型,以及元明时期用钢铁铸造的火铳。
孙中山的自卫手枪,被其秘书萧萱珍藏多年。直到解放后,萧萱的子女才将父亲珍藏了多年的勃朗宁手枪,上交给卢湾分局。原本普通的勃朗宁手枪由于来源清晰而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成为了上海公安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公安博物馆虽然小众,但史料详实、展品丰富。这里陈列的物品不仅仅反映了上海的公安发展史,同时还是近百年来上海社会、历史发展的剪影。
当我们参观、浏览公安博物馆时,不仅仅是普法宣传,更应该铭记:即便是和平年代,许多公安干警在工作岗位上仍献出了生命的代价,在此应对英雄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