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攻略

【归元寺营业时间】他们专门拍“假新闻”,但比真相更扎人心

资料来源:彭派新

彭派新闻记者名著

他们好像撕掉了社会万象荒唐的一页。

僧侣朝圣误入高速公路,理发店被强盗安全地做完了头发,男人被追着跳下去,穿过楼下天花板,女孩去朋友家偷东西,结果发火了。

摇摆作品:重庆僧侣千里徒步高手,只为膜拜武汉回归史。原来的新闻来自《楚天金报》 2006-02-25

十多年来,李宇和刘博拍摄的这组照片,虽然剧情、画面、色彩等所有素材都来自武汉当地新闻,但并不是为了还原新闻本身,而是创作了观念摄影作品。

一开始选择了拍摄素材。决定主题后,在脑海中形成场景画面。之后,他们画了它。重新选择地点,道具、服装、模特.最终确定拍摄时间。

在整个过程中,李蔚和流派没有具体的分工。谁有时间,谁做得好谁都能做。偶尔有分歧时,双方讨论决定。

李玉说:“人们享受新闻快餐信息,无视周围真实的感情。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的作品是对媒体的反思。”

从2005年开始,两人完成了5个系列、数百部作品,一年中“十三个月”的色彩、童话、暴力的紧张感、市政生活的狂欢。他们利用新闻虚构反而创造了真实感,揭示了生活的本质,到达了人的内心深处。

缘分照片

他们对摄影的爱始于大学时代。

20世纪90年代初,李蔚考入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当时以崭新的专业开设了美术、电视指南、照片等。理由是喜欢上摄影课,经常拿着相机和别人拍摄东西,梦想成为摄影记者。

1995年初夏,22岁的李蔚毕业后在《武汉晚报》摄影部实习。每次拍摄结束后,他都会回到报社,先去暗室洗胶卷,照片出来后交给主编室。照片被选中并送到印刷厂后,第二天会出现在报纸上,他至今还记得照片出版后的成就感。

在《武汉晚报》度过一个月后,他又转到湖北宜昌电视台,才发现自己不适合做媒体。因为他说:“我不太喜欢和人打交道。”

那一年,李宇赶上了大学毕业国家包安排的末班车,作为双向选择进入湖北广播大学。他在里面负责网络技术、多媒体制作、校园网站建设等。

当时在里面负责美术制作的李文看到理由来了,觉得“好像从天而降”。

李蔚不爱说话,留长发,擅长快门、光圈、印花等摄影技术。当时柯达胶卷十几块钱一卷,他经常买四十多块钱的进口胶卷。

这段时间,李文喜欢艺术创作,与其他同事相处不来。他和李蔚见面后,两人一拍即合,每天下班后一起创作。

李文总是想异想天开。他去商店买水泥,用水泥裹住自己一半的身体。买了些石灰,把一半的木头装满了白色的石灰。用铁板堵住,把t恤的一半烧掉.李蔚拿出相机,说:“咔,咔。”拍摄了“半系列”。

此前,李蔚更喜欢拍摄纪录片,在了解李文后,发现原来的拍摄也可以搞艺术,开始思考观念照片——。开始从艺术的角度思考摄影。与此同时,李文带着朋克乐队的朋友、同性恋团体和湖北美术学院的师生们。后来李文被调到湖北科技职业学院当老师,两人的交往越来越少。

原因是2000年前后,通过湖北美术学院的同学辗转得知了1997级油画系学生保留意见。

大学时期,刘波喜欢摄影。他班里有九个同学,经常一起搞行为艺术,他们把教室里满是泥土,挂着白布。在商场大门前安静地站了一下午。理由有时和他们一起玩,两人就这样亲密起来了。

2001年毕业后,刘波通过一位前辈的介绍去了湖北人武总公司,当时被认为是铁饭碗。

在那里,优步每天倒一杯茶,看报纸,偶尔排版做设计,每月支付1200韩元。他说:“朝九晚五,不能创作,也不能学东西,体重也从120斤增加到了150斤。”

刘博到2003年春天毅然辞职。

当时非典时期,刘博成为自由职业者,偶尔帮助设计或拍摄。那年夏天,他考入湖北广播电视大学,成为教授摄影课的老师,至今任教。

(狗年13个月)

“要多拍才能找到拍摄的感觉。”5月中旬,刘波说完,拿起桌上的摄像机“咔嗒、咔嗒”地对着记者拍照。

刘波成为摄影老师后,要求学生每天至少拍700张照片,他本人每天至少拍1000张照片。他从此恢复了自己喜欢的照片创作。

刘波在2005年下半年向朋友借了《纽约黑影》本书,里面收录了美国20-30年代的新闻照片。他看完之后很喜欢,想要武汉“复刻”里的照片。他觉得无法独立完成,于是找了执着于同一张照片的李蔚一起创作。

那年夏天,理由跟随武汉朋克乐队全球巡演,在40多天里辗转了10多个国家、30多个地方。回国后,他受到了保留的邀请。理由是看完《纽约黑影》后,觉得复制美国新闻很复杂,所以建议翻拍当地新闻。

两个人都在学校工作,上班的地方很近,骑自行车只需要20分钟左右。很快,他们决定翻拍当地新闻,经常一下班就聚在一起讨论。

那是传统媒体的繁荣时期。看报纸和电视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法。刘博当时有订购报纸的习惯

,李郁则喜欢每天上班前,在学校门口的报刊亭买一两份报纸。

不过,很多新闻并不适合拍摄,他们更多的是凭感觉。“选择好玩、荒诞性的新闻。”

那一年年底,他们选中了一则新闻,进行了第一次试摄。

那次他们在长江边拍摄,喊了七八个人,到达现场时已经是晚上了。李郁当时买了一台二手4x5的胶片相机。这种相机画幅大,画质精良。

第一次用这种相机,他拍了三四个小时,一共拍了十几张胶片,才觉得勉强拍好了。不过,第二天,两人拿到底片一看,画面不合适,曝光和整体的气氛都不满意。

此后,他们吸取了第一次失败的教训,开始有了具体的操作流程以及创作的初步风格。他们把构图的细节,人物的安排,对现场的把控,以及光影的设置等,每一个步骤都详细地记录了下来。

这之后所有的创作,他们都按这个流程来,但并没有具体的分工。

很长一段时间,他们找朋友、亲戚、学生来当模特。但后来拍得越多,需要的角色也越多,经常会找不到模特,特别是年纪大的,以及裸模。李文当时给他们推荐了一位模特,五十来岁,演什么像什么,给他们演过多次。

“一次50块钱,或者100块钱,有时就请他们吃一餐饭。”刘波说,如果请的是裸模,事先双方会签一个协议。裸模报酬高一点,但也不会超过1000块钱。

摆拍作品:浓烟飘过,民工中毒倒地。原新闻来自《楚天都市报》2006-06-15

第一个系列,他们取名为“狗年十三个月”。因为2006年是狗年,农历有13个月,他们拍摄了26张照片。

这些照片里,人物大多没有表情。李郁觉得,人物没有任何表情,才能让观众关注事件本身。“我们希望照片表达出事件背后的东西,它像是一个容器,包含了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一个看法……但它和新闻本身已经没有关系了。”

摆拍作品:孪生姐妹不相像, 妹妹排油大变样。原新闻来自《楚天都市报》2006-08-15

受害者、施害者

2006年下半年,北京798艺术区邀请他们参展。这是两人的作品第一次参展,展出了“狗年十三个月”系列的四张照片。

因为选题的独特性,李郁和刘波的作品很快引起艺术圈和大众的注意,之后他们接连收到策展人的邀请。

湖北美术学院教授袁晓舫是刘波大学时期的老师,在他的印象中,刘波和李郁都很低调,而且也不会推销自己,能够得到圈内外的认可确实难得。他此后曾几次帮他们在武汉举办个人作品展。

外界对他们的认可,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激情。第一个系列拍完后,他们紧接着拍第二个系列“受害者”。

学生时代起,刘波就开始关注“受害者”,思考其背后的原因,发现受害者和施害者的身份很可能转换。

第一个“受害者”作品,他们拍了一男子因爱生恨,杀害了移情别恋女友的现场。之后,他们又拍了一男子暴力讨薪,换来十月徒刑的一则新闻。医生与患者,老师与学生……刘波说,一些原本的“受害者”,因非法的暴力“反击”,最终变成了“施害者”。

头几年,他们严格按照流程,从选题、绘图、找场地、道具……大约每半个月完成一个作品。但有时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最久的一次,他们准备了足足三个月,才拍出了想要的效果。

在一间会议室,一家美容机构正在召开职工大会,突然“砰”的一声巨响,会议室屋顶被砸破一个大洞,一名男子卡在了天花板上。该男子称,他遭人追打,从六楼平台处纵深跳下。

摆拍作品:被人追赶纵身跳下 ,洞穿楼顶吓坏众人。原新闻来自《楚天金报》2007-08-13

这是“受害者”系列的一个作品。选中这条新闻后,他们开始找场地,一个多月才找到了三面玻璃的办公室。之后,他们让人在屋顶上吊了一个顶,又在吊顶上挖了一个洞;他们买了一个塑料模特下肢,帮它穿好裤子、鞋子,把它挂在洞里……

这张照片反映出现实的荒诞,曾多次在国内外艺术展中展出,成为了他们有识别度的照片之一。

自2007年至今,他们一边创作,一边马不停蹄地参加国内外艺术展。不过,李郁一直觉得自己不属于艺术圈,作品得到大众的认可,是因为年轻人觉得它有趣、好玩。

事实上,他们的作品不仅大众喜欢,而且也得到了艺术界人士的认可。一些评论家认为,他们的作品有魔幻现实主义和黑色幽默的意味,他们摆拍的视觉叙述背后,体现了一种认知社会的样式。

刘波的高中同学张凡彪,现任湖北美术学院教师。他觉得刘波和李郁的作品能够成功,跟他们选的题材有一半的关系。

5月中旬,刘波坐在工作室回忆往事,他不知道他们是否算成功,除了参加国内外一些艺术展之外,他们并没有获得什么经济收益。刚开始那两年,他们卖了几幅摄影作品,但基本上也都是成本价。

“六分钟”与“一秒钟”

拍完“受害者”系列后,李郁感觉才思枯竭,出现“看到新闻时,想不出场景了”的情况。

他担心创作变得雷同,却又想不出其他办法。于是他跟刘波商量,干脆创作一对重复的作品。刘波建议拍一个系列的重复作品。

从2008年开始,他们花了两年时间,创作了12对“重复”的新闻,即“相同的布局、结构,但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故事。”他们取名“戊子己丑霹雳火”系列,2008年是戊子年,2009年是己丑年,李郁当时连起来在网上一搜,就跳出了“霹雳火”。

那时候,报纸上大篇幅报道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等大事件,而李郁和刘波更多关注小人物。他们拍了一个小青年,整天开着空调坐在电视机前看奥运会,因此得了空调病。跟它雷同的一个作品,一个中年男子盯着电视看汶川地震,出现抑郁的心理问题。

摆拍作品:氢气罐爆炸酿惨剧,卖气球老人不治身亡。原新闻来自《楚天金报》2008-08-19

摆拍作品:土法制氢气,铁罐突爆炸。原新闻来自《楚天金报》2009-02-01

刘波觉得,小人物才真实,能体现最真实的中国。

李郁和刘波偶尔会意见不一致,但两人沟通后总能达成统一。刘波随性,做事严谨,为人低调。李郁喜欢思考,是一个眼睛里有光的人。张凡彪觉得,这两人有一种共性,又形成一种互补,才能一起合作这么多年。

此后,他们做了一段时间装置作品,到了2011年,两人开始用平面摄影的思维做一些视频作品。

一开始,他们没有给它命名,后来干脆以“暂未命名”为名。一共12个视频,每个视频6分钟,人物在里面不断重复,或者静止不动。刘波解释,它是一个过程中的片段,没有起因,没有高潮,没有结局,“整个故事就是一个反高潮”。

一位母亲为擒住砍伤儿子的疑凶,在其家附近蹲守了21天,终于发现疑凶并报警将其抓获。

这条新闻被拍成6分钟的片段,里面人来人往,除了母亲一直站在原地之外,还有一个男人站在路边擦皮鞋。刘波说,他们的这个视频借鉴了“达盖尔”摄影法。

摄影史上有一张经典的照片,被称为“达盖尔”摄影——1838年,摄影术发明初期,因需要长时间曝光,街上人山人海在涌动,但受曝光技术限制,照片里经常“空无一人”。唯独一位在街头擦鞋的男士,因其静止不动,最终出现在了画面里。

为了让视频更接近照片,他们特意采用了黑白画面。事实上,多年来,他们一直在寻找新闻、摄影与艺术的结合点,希望它们有更丰富的形式。

做完“六分钟”视频后,他们又策划了“慢门”系列,每个作品只有一秒钟。

一秒钟的时间里,一名女子拿起锤子,朝丈夫的头上砸下去。锤子落下的瞬间,桌上的矿泉水瓶“哐啷、哐啷……”倒在了地上。此时,一只猫正从床上跳过。

刘波说,他们做这个一秒钟视频,是对快速阅读的一种反思。“有时候,我们希望能慢下来,因为太快了,你看不清楚,于是就会看第二遍,第三遍,第四遍……”

他说完,起身走到书架边,从上面拿出一个锤子,递给记者。“这就是我们拍摄时用的锤子。”锤子其实很轻,用木头和彩泥做的。

在他们的作品里,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些精心布置的新闻现场,一切都是虚构的。

王晶记得他第一次去拍片时那种好奇与新鲜感。一个漆黑的夜晚,他一只手持刀,一只手抓住女子的提包。突然,背后有灯光照过来,有人大喊一声:“搞什么!”王晶突然紧张,扭头一看,有人来了,他一溜烟跑了。

王晶是一名老师,却扮演了劫匪的角色。他不知道自己演得如何,被黑夜盖住的他,脸上也没有任何表情。

摄影一词源于希腊语,意思是“以光线绘图”。它发展至今不到两百年历史。刘波说,他们一直在寻找摄影是什么,至今也没有找到,于是想用时间来说明它。“用六分钟拍一个静止的照片,用一秒钟拍一张运动的照片”。

源于新闻,高于新闻

2012年,李郁和刘波受邀赴日本参加艺术展。

刘波记得,他们到日本时,正是秋天,枫叶已经红了。举办展会地点在神户边上,一个寂静的小山村里,每位受邀前来的艺术家需现场创作一个作品。

李郁和刘波在村子里转了转,发现一栋日本民宅,有一面硕大的玻璃墙,里面是木头做的榻榻米。屋子里昏暗、宽敞、暧昧。他们想起之前的一个片子,因找不到合适的地方,拍失败了。这个地方的场景正刚刚好——

屋内,守夜货主被捆绑在地上,玻璃外,十余歹徒将仓库内价值十五万的货物搬空。

这是2010年5月发生在武汉的新闻,五年后,被李郁和刘波搬到日本拍成了六分钟的视频。

张凡彪说,李郁和刘波创作选题很巧妙,把新闻和创作相结合,从理论上可以有很多解读,它的意义超过了新闻本身的内涵,上升到了艺术的境界。

从2005年开始,李郁和刘波一共完成五个系列的作品,另有一个未完成的装置系列,素材几乎全部来自《楚天都市报》和《楚天金报》。

刘波记得,以前曾有人问他,他们是不是跟《楚天都市报》有合作。

事实上,他们从未联系过《楚天都市报》,“偶尔有他们文化部的记者过来采访我们”。

摆拍作品:昙花压枝头。原新闻来自《楚天都市报》2006-006-05

5月12日,楚天都市报记者刘宇到刘波家里采访。刘宇不是文化记者,他是社会新闻记者,之前驻站湖北咸宁。采访到后来,刘宇突然发现,他此前采写的一篇新闻,竟然被李郁和刘波创作成了作品。

事发于2012年8月的湖北咸宁,咸安区贺胜路一18层在建高楼下,一名三十岁的工人正在下面埋头苦干。突然,不知从几楼掉落下一根钢筋,插入了该名工人的背部。因没有伤及重要脏器,加上救援及时,工人的生命体征稳定。刘宇记不清当时的具体情形,但他确定没有拍现场照片。

这则283个字的新闻,后来被李郁和刘波刻在了一根钢筋上,做成了一个装置作品。

刘宇作为社会新闻记者,一年会采写几十篇,甚至上百篇这样的突发新闻。不过,当看到自己的新闻变成了艺术作品,还是有一种奇妙的感觉。

对于刘波来说,这也是第一次,他与作品的新闻记者相遇。他问了刘宇很多问题,好奇他采访的激情与困境,以及对社会问题的思索。

十五年来,从摄影到装置、摄像……李郁和刘波一直在探索。从作品中可以看到,他们创作的脉络,一环紧扣一环。

直到近两年,他们放慢了创作脚步,重新思考创作的思路和方向。去年开始,他们准备做一个和空间有关的系列,叫做“地图”——将电脑里的“地理位置图标”,即一个红色气球状的小图标,移植到真实的环境中,据此将其周围变化成一幅“地图”,以引发低头族的思考。

武汉暴发新冠疫情后,“地图”系列暂时被搁浅。有人问他们,会不会创作和疫情有关的新闻照片,他们说“目前还没有考虑”。

(文中部分人物为化名)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