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攻略

【越南版爱情买卖】为什么无聊的游戏会上瘾?

此前,一款名为《围住神经猫》的手机游戏在微信《朋友圈》上大受欢迎,该游戏由南京的一位美术家和程序员在一天半内完成,但谁也没想到在短短三天内就获得了数亿的点击率。另一款手机游戏《Flappy Bird》一度非常受欢迎,开发者越南小伙子Dong Nguyen永久安装了这个每天能带来约50000美元收入的游戏,原因就是它太容易上瘾。为了广大同胞和他自己的健康,这个年轻人只能忍受痛苦。

《Flappy Bird》是手机游戏,操作非常简单,一只眼神迟钝的鸟在下水道里穿梭,玩家需要不断调整点击屏幕的频率,以控制鸟的飞行高度和着陆速度。如果不小心碰到通道,鸟就会栽跟头,游戏宣告结束。简直就像超级马里奥中的一个。这样幼稚,连屏幕都不能被称为真正精致的手机游戏,赢得了全世界数百万玩家的心,甚至很多人口头指责这是无聊的游戏,但仍然沉浸在其中。 (以英语发言)(以英语发言)。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应用,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手机下载游戏,并应用相应的游戏体验。其中80%的手机游戏看起来相当无聊浪费时间,但让体验者欲罢不能的是,为什么人们会喜欢这种无聊的游戏呢?现在,让我们进入人脑,看看是什么使人们痴迷于这种无聊的游戏。(约翰肯尼迪)。

人们为什么喜欢无聊的游戏?

坐地铁的时候,有人因为玩微信游戏《飞机大战》不幸坐过站。那是一个很简单的黑白游戏。玩家只要左右躲避飞机或炸弹,就能完成游戏。而且,随着《Flappy Bird》两首歌,玩家们总是抱怨。这些游戏根本停不下来。(阿尔伯特爱因斯坦,Northern Exposure,)类似的游戏有《偷菜》,《愤怒的小鸟》,《小鳄鱼洗澡》,000。

游戏既不是“诱人的蘑菇”,也没有《水果忍者》中面瘫教授那样风流的东西,到底为什么那么吸引人?科学家们发现,我们的大脑分泌出多种物质,能够感受到幸福感、安全感和成就感。这些物质统称为“幸福激素”,其中最著名的是给人快感的多巴胺、给人热情和活力的肾上腺素、引起快感和疼痛的内啡肽。

在我们的正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这些激素的释放水平其实很低,因此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心情和状态的平静。大卫亚设,《Northern Exposure》(美国电视戏剧)只有当我们达到某种目标时,大脑才会增加某种快乐激素的分泌,作为奖励,这种快乐激素会使我们感到满足和成功的喜悦。达到目标的难度最终与达到目标时快乐激素分泌的量密切相关。也就是说,我们越难完成任务,就越能得到幸福和满足。

正是通过大脑这种“反馈补偿机制”,加强了能够促进快乐激素生成的行动,使我们能够坚持完成艰巨的任务。正是有这样的“反馈鼓励机制”,使人类能够坚持从事长期、有计划的活动,更好地适应环境。

人脑中有数千亿个神经细胞,人们愤怒、悲伤和幸福的原因是大脑信息在他们之间传递。但是,神经细胞之间有间隙,就像两个悬崖中的一道无法越过的山谷一样,信息必须越过山谷才能通过。这些神经细胞的连接部位被称为突触(synapse),负责发送和接收信息的双方分别被称为突触前膜和挤出后膜,中间的间隙当然是挤出的间隙。信息到达突触后,前膜

制造一些小泡泡把一些神经递质包裹,让信息“飞”过山涧传递过去,再由突触后膜的特殊关口进行接收。神经递质有很多种,只有“口令”对上了才能将信息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而前文中提到的快乐激素之一的多巴胺就是这样一种神经递质。所以,当游戏玩家每次清除一种图案的点或击垮一个敌人时,我们的大脑就会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到达突触,突触释放多巴胺,虽然游戏里所带来的满足感和现实生活中可能稍有差异,但是它能够释放的多巴胺的数量足够让人感到想要再玩一次。顺便提一句,有些药物可以作用于突触的前膜、后膜或者突触间隙,从而使神经递质无法传播。我们最常用的就是各种止痛药剂,被用来阻断痛觉神经信号的传递。  

  无聊游戏为什么反而比精良游戏更容易让人上瘾?  

纵观游戏世界,并不缺乏精致、耐玩的游戏,有些甚至比好莱坞大片的效果更加刺激,但科学家们发现,像《Flappy Bird》这种无聊游戏,反倒会比制作精良的大型单机游戏更容易让人上瘾,这又是为什么呢?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不会分泌很多快乐激素,这能保持大脑对快乐激素的高度敏感性,一点点成功就可以获得大脑给予的奖赏以及满足感,这样人们才有动力去完成长期、艰巨的任务。毒品正是刺激了大脑中的鸦片受体,从而在不用劳动的情况下产生大量快乐激素,所以受到很多追求“过把瘾就死”的不良青年欢迎。而玩无聊游戏虽然不会使快乐激素大量释放,但玩家不用通过太多的努力就可以感受到欢乐——也许只是越过了一根管子,也许只是击碎了一架飞机就能得到满足感。这样简单易得的快乐,虽然比吸毒要费力气一些,但自然要比那些需要努力尝试才能够获取成功的快感的大型单机游戏更受人喜爱。  

“再尝试,再失败,仍然失败但有进步。”如果一个游戏太过容易精通,人们就会很快失去兴趣,可如果它太难了,太需要技巧了,往往经过几次挑战还不通关,会让人们过早地放弃。最令人痴迷的那种游戏莫过于让人在每次尝试之后都有进步,它满足了人们希望提高技巧的深层愿望,尽管这些技巧真的没啥用。 

例如,另一款受到无数玩家追捧的手机游戏《愤怒的小鸟》,将小鸟发射到上空时,它会留下一条用点作标记的飞行路线,这能让玩家在下一局用来调整目标。科学家发现,这个飞行痕迹对游戏的成功至关重要,它会让你知道,下一局你想试试以这条路线发射,因为你已经在上一局游戏中获得了经验。人们乐于钻研自己的技术,即使是非常简单且在现实生活中没什么用的技术(在现实中打弹弓怎么可能留下空中的飞行路线痕迹呢?)——经过这种一次次的尝试,会让玩家从中获得成功,这会促进更多量的多巴胺分泌物,从而让玩家觉得,你通过不太困难的钻研和尝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那感觉就如当小霸王一般其乐无穷。

另外,是否沉迷于无聊游戏与玩家本身的特质也有关系。在冲动性的相关研究中发现,冲动性指数(UPPS总分)较高的人,比较容易在互联网、电子游戏、烟草、赌博、暴饮暴食等方面上瘾,而冲动性指数较低的人,则比较容易控制自己的放纵行为,不太容易沉迷于其中。究其原因或许有两条,基因遗传或者家庭教育。由于动物实验已经说明白鼠也分为高冲动个体和低冲动个体,所以很多人认为冲动性高低是天生的,后天对其影响非常小;但是通过访谈调查发现,家庭教育也确实会促使孩子形成高冲动或低冲动的行为模式,到底是家长的冲动模式遗传到了孩子身上,还是孩子从家长的教育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冲动模式,这是个问题,就像性取向是如何形成的一样,学术界还存在着巨大争议。但是,不论是先天还是后天的原因,都不能成为“我就是那种玩游戏容易成瘾的人”这种看似义正词严的论断的借口。

科学家们还发现,很多人之所以痴迷于无聊游戏,是因为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压力过大,而无聊游戏可以帮助大脑偷懒。这种无聊游戏操作简单,还具有很强的重复性,可以让我们的大脑能得到休息,对很多人来说,这是减压的好方式。另外,由于这些游戏通关周期短,非常有利于在工作不忙的间隙时间背着老板或老师偷偷玩,也给玩家带来了另外一种令人兴奋的刺激感。  

这和我们日常生活中流行的网络神曲原理也颇为相似,网络中有大量简单而重复曲式的歌曲,听着它容易让人产生愉悦感,这就是《爱情买卖》、《江南style》、《狐狸叫》、《忐忑》等歌曲风靡的原因。   

  这种无聊游戏真的一无是处么?  

据国外媒体报道,研究人员在研究是什么使得《Flappy Bird》等游戏让人欲罢不能,以帮助开发出可提升记忆力或其它能力、甚至可以治疗失调症的游戏,造福人类。此结论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实验室中得到,那里的研究人员在试图搞清楚是什么使得人们对游戏上瘾,并研究如何利用电子游戏来使得人类的大脑更加强大,更加灵活,更加健康。研究人员通过神经影响技术来研究玩家的大脑,寄望所收集回来的数据有助于开发出可在玩的过程中变化的电子游戏,根据玩家的表现提高或者降低难度。研究人员指出,该研究有着无限的可能性。他们最终可能将开发出可治疗抑郁症或者注意力缺乏多动症的游戏,或者可重新疏通大脑提高记忆力和认知能力的游戏。  

罗彻斯特大学神经科学家达芙妮·巴夫利埃发现,玩两周第一人称射击游戏后,人们可以提升视觉注意力、思维推理和决策技能。爱荷华州立大学2007年的一项研究对玩与不玩电子游戏的外科医生进行了对比,最终发现,在腹腔镜手术中,那些玩家比非玩家的行为速度要快27%,而且出错次数要少37%。  

上文中也指出了游戏成瘾和人的冲动性相关,所以,这些简单的小游戏,有时候也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测试,通过记录被试玩游戏时间来划分高冲动性组和低冲动性组(在零食成瘾的相关实验中就用过类似方法,不过游戏改成甜饼,娱乐时间改成了甜饼的个数)。这也不失为一种方法。   

科学家们希望在未来,这些手机游戏会变得更加有用处,不只让人沉浸其中,还能给人类带来帮助。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患者因为某种疾病去看医生,医生会给患者开处方,建议他玩两周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的一款电子游戏呢。

(来源:蝌蚪五线谱)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