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今天闭幕
中国代表团取得了历史上最好的成绩
用9金、4银、2铜收拾
获得北京冬奥会金牌得主第三名
作为雪上项目国家队在南方的首选训练地,
成都做出了有力的贡献
事实上
冰雪运动中“向南向西扩张”的国家战略
而且,根据“让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推进和呼吁,
在竞技体育和国民健身方面。
成都冰雪运动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据的最新统计,四川参与冰雪运动人口为99万人,居全国第六位。其中成都参与冰雪运动的人口达50万人,常年接受冰雪训练的青少年达10万人,值得被授予“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称号。
大会名声建设,冰雪运动被列举。从成都冰雪运动的发展来看,不管多少,从多省到省只用了10年的时间。在政府同时推行多项措施的同时,在市民的积极参与下,市长/市场形式蓬勃发展,出现了南部冰雪重镇的初期形态。
西岭雪山
1月14日至20日,清华大学“冰洞金星”研究组一行16人前往成都进行冰雪专题调查。离开时,对成都冰雪运动的发展给予了“成都是南方城市冰雪运动发展的优秀模式”的高度评价。最近2月,CCTV新闻频道、CCTV财经频道继续重点关注成都冰雪活动,进行了专题报道。
从长远来看,成都冰雪运动的发展已经走上了健康的道路。
冰雪馆
十年磨刀,冰雪硬件全国一流
一直以来,东北才是中国冰雪运动的“主阵地”,冰雪运动的发展一直呈现出“北热南冷”现象,冰雪运动在西南地区基础薄弱、基础单薄,是不可避免的现实。
但是,成都通过从西岭雪山带来的冰雪自然资源禀赋和“后发制人”探索的干旱冰雪发展途径,利用“冰冰冰旋”跨越发展契机,开辟独特的冰雪发展模式,逐步实现“弯道超车”。
此前在“全国冰雪爱好者城市狂热度排行榜”中成都名列第三,在“冰雪目的地搜索热度和增加”中排名第二,充分说明了成都这个南部城市的冰雪实力。
长矛包括西岭千秋说,诗城杜甫的千古名句无疑是成都“美门米雪山”的真实写照。西岭雪山距离成都市中心只有85公里直线距离,成都是一个千万级人口城市,可以远眺世界上罕见的雪山。另外,成都是世界上海拔差距最大的大城市,形成了特有的“雪山下的公园城市”品牌。
为了使冰雪自然资源“充分利用水效”,正在把西岭雪山培育成冰雪龙头。
最近,徐翊雪山先后获得了“国家体育旅游名牌景点”、“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南方唯一的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等一系列荣誉。拥有7条雪道的西岭雪山滑雪场已经是西南地区市场上最大、规模最大、设施最齐全的综合滑雪场设施,有西南地区最大的短板公园。
在过去的春节期间,尽管是严格的限额,但徐翊雪山仍然接待了超过8万名游客,比上一年同期增加了2万人,涨幅超过30%,成为成都人最喜欢去的“滑雪赞助”。
除了充分发挥冰雪自然资源,天生具有“先天优势”外,成都还在陆续利用硬件制造能力,为“人造冰雪”注入力量,不断探索冰雪发展的新模式。
2011年成都冰雪运动兴起元年,冰雪运动“南战西扩”战略推进,今年首次商业冰场正式进入成都。从此,冰雪运动开始逐渐进入成都人的生活,“冰雪”不再遥远。
不可及。据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截止去年,成都已有11个冰场和5个雪场,冰场面积约1.6万平方米,雪场面积约7平方公里。冰雪场地覆盖区域既有高新区、锦江区等主城区,也有都江堰市等近郊区县,涉及品牌包括西岭雪山、融创、世纪星、冠军、尖锋旱雪等十余类。
现在,与北上广一线城市相比,尽管成都冰雪场馆在数量上还有一定差距,但仍位居全国前列,尤其在硬件质量及规模上,已属国内一流。广阔的市场前景,也在源源不断吸引国内国际大牌冰雪场馆入驻成都。
麓客岛滑噜噜四季滑雪场
在成都冰雪场地建设中,旱雪是一大特点。目前,成都拥有新都尖锋旱雪四季滑雪场、麓客岛滑噜噜四季滑雪场、美洲四季滑雪场3大旱雪场,分布在城北和城南。其中,尖锋旱雪场的雪场占地面积达60亩,滑道及设施设备占地面积达30亩,共有10条大众滑雪道和1个专业大跳台。冬奥会期间的周末,来这里滑旱雪的单日客流更是突破600人。
成都旱雪发展蒸蒸日上,专业的场地条件,也吸引来雪上项目国家队的目光。2020年,尖锋旱雪场为助力国家队冬奥会比赛项目训练,修建了目前全国最标准的旱雪训练大跳台。
新都尖锋旱雪四季滑雪场
截至目前,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8支滑雪国家队以及14支省市队伍,都在这里完成了反季节滑雪训练。国家队教练对尖锋旱雪场所采用的自主研发的“金针菇”旱雪毯以及诸多雪场“黑科技”,给与了充分肯定。
另一方面,国家大力支持轮滑、冰雪运动跨界跨项发展,成都抢抓“轮转冰·冰促轮”战略机遇,通过成都市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制定了《成都市轮滑运动十年发展规划(2020—2030年)》,重点推广速度轮滑、自由式轮滑、单排轮滑球、滑板及速度滑冰、单板滑雪、短道速滑、冰球等项目,进一步促进冰轮融合,助推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成都已建立9个轮滑冰雪项目训练基地,为“轮转冰”提供了优质的硬件场地保障。
冰雪运动
青春力量,城市生活新风尚
冰雪运动,从娃娃抓起。周末,在成都各大冰雪场馆,常常能看到小小的身影一滑而过,稚嫩的脸庞,洋溢着自信的光芒。对于家长、青少年来说,参与冰雪运动早已不再是“体验式”消费,而是视为一项可以长期坚持、锻炼意志、强健体魄的体育运动。
近年来,成都推行“万名青少年上冰雪”和“校园冰雪计划”,促进青少年冰雪运动的普及发展。截止去年底,成都常年接受冰雪培训的青少年已达10万人,初步形成冰雪运动后备人才体系。
“从2020年起,成都体教部门展开协作,大力推动冰雪运动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发展,先后举办了成都市青少年(学生)运动会滑雪比赛、成都市青少年(学生) 运动会冰球比赛、成都市青少年花样滑冰锦标赛等众多青少年冰雪赛事。赛事举办的频次、参赛规模和专业程度已经做到了西南第一。”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以建立滑雪项目青少年队伍为样本,成都还试点开展冰雪运动竞技后备人才培养,形成“校园为基础、体校建阵地、社会作补充、职业提质量”的“四线并行”的多元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新格局。
短短时间,成都冰雪运动青训就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
2021年,成都市冰球少年队获得全国U12冰球锦标赛优才组冠军;花滑项目一年内输送考级后备人才达37人。在成都,目前已有近1600余名固定从事花滑训练的学员。
青训工作的高质量开展,也带动冰雪运动融入全民健身,成为全龄段市民喜闻乐见的潮流运动。
成都融创雪世界,全球最大的室内滑雪场之一。去年12月底,这里成了一片欢乐的“冰雪海洋”。市民在这里吃火锅、打雪仗、驾雪车、学滑雪,营造出狂热的“南国雪景”。这是2021-2022年成都冰雪运动节启动仪式现场,标志着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间,成都的系列冰雪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活动期间,全市共组织开展冰雪活动50余场,冰雪场馆接纳冰雪爱好者60万人次,人数较去年同期增长26%,实现收入上亿元。
除了时尚趣味的冰雪体验活动,成都还开展一系列中小学滑雪项目教师培训、“快乐冰雪·共迎冬奥”冰雪进校园活动、轮滑冰球城市邀请赛等丰富多彩的冰雪配套活动。随着冰雪运动“进学校”“进商场”“进景区”“进社区”“进家庭”,冰雪运动成为成都男女老少的“新爱好”。尤其受到热爱生活、勇于尝鲜的年轻人追捧,这股激情洋溢的青春力量,点亮了城市运动生活新风尚。
西岭雪山滑雪场
据了解,从2018年开始,成都就开始着力打造以“全民健身迎冬奥、快乐冰雪圆梦想”为主题的“运动成都 快乐冰雪”全民健身品牌活动,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各级各类冰雪赛事活动年均举办近200场次。每年,有近100万人次走进冰雪场所。市体育局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成都参与冰雪运动的人已经超过200万,冰雪运动人口超过50万。
冰雪产业
场景创新,不断完善冰雪产业链
北京冬奥会的到来,为全国冰雪运动发展创造了历史机遇。成都借势持续开发冰雪资源,大力支持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引进培育更多冰雪项目落地。依托重大冰雪项目,实施冰雪场景软硬件改造升级,完善冰雪产业链,助力赛事名城建设。
“近年来,我们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冰雪运动,将重要商业综合体建设为冰雪运动中心,打造冰雪运动消费新场景,支持发展旱雪旱冰产业,支持冰雪服饰、专有设备和运动产品的发展供给。目前看来,市场反映良好,在扩大冰雪运动经济效益方面效果显著。“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冰雪运动消费新场景破土而出,是成都“场景营城”的具体体现。无论是苍茫雪峰下的西岭雪山滑雪场,还是四季“在线”的尖锋、滑噜噜、美洲旱雪场,亦或是商业综合体常见的轮滑场,都充盈了城市的冰雪气息,释放了体育消费活力。
2020年8月,成都入选国家首批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冰雪运动的流行,让体育消费经济找到新的增长点。冰雪运动衣帽、装备的购买,冰雪运动的青少年教培,冰雪运动带来的“体育+旅游”创新消费模式,都使“冷冰雪”有效转化为“热经济”,促进成都体育产业发展。
迪卡侬冰雪运动销售继续呈增长态势
迪卡侬成都区域数据显示,北京冬奥会开幕后10天时间,迪卡侬成都卖场冰雪运动衣帽、装备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100%,客流增长超过120%。仅售出滑雪帽,就超过2.5万顶。
近两年的《成都市居民体育消费调查报告》则显示,成都体育教培消费中,滑冰、滑雪运动增势明显,甚至已经超过足球、体育舞蹈等传统运动。体育旅游方面,不久前,成都融创雪世界和西岭雪山分别获评“2021年四川省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和“首批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一大批体育旅游示范地完成提档升级,无不是成都体育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最好体现。
冰雪产业整体向好,集链成圈,形成闭环。显然也离不开市场主体的健康成长和持续助力。一批冰雪产业链上的“链主”企业,在成都生根发芽,发展壮大。
在冬奥会期间“走红”的尖锋旱雪,其实不仅仅是一个旱雪滑雪场,其还是全国第一家申报“旱雪企业标准”的生产性企业。在新都区工业东区内,成都尖锋旱雪体育设备有限公司6000平方米的研发生产基地坐落于此,具备年产10万平方米旱雪毯和5000米魔毯(大跳台传送带)的生产能力。
尖锋旱雪发明生产的“金针菇”旱雪毯,具有高模拟性和安全性两大特点,与真雪相似度达到90%以上。目前,这种“成都造”金针菇旱雪毯已经出口10余个国家,其中不乏美国、加拿大、日本、俄罗斯等冰雪运动传统强国。业内闻名的美国盐湖城国家滑雪队训练中心、日本小布施夏季QUEST滑雪训练中心、加拿大卡尔加里奥林匹克公园滑雪场、俄罗斯新西伯利亚戈尔斯基单板公园,都是尖锋旱雪的忠实客户。
成都尖锋旱雪体育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金针菇旱雪毯”畅销海内外
在国内,更是已有40多个滑雪场采用“金针菇”旱雪毯。拥有旱雪场运营、旱雪场概念设计、旱雪体育设备制造等丰富业态的尖锋旱雪,现在已是成都旱雪最大“招牌”,其也将有效带动、反哺成都冰雪产业链发展。
加中冰上运动中心
2019年,总投资超3000万元的加中冰上运动中心,在锦江区正式建成投运。这个省内首家符合国际冰球联赛标准的室内冰上运动场馆,冰面面积达到1800平方米,看台可容纳500余人观赛,能够承接国内外各类冰上项目正式比赛。
冰场建成以来,承担了四川省冬管中心冰球、花滑、短道速滑等专业队的训练保障工作,并成为成都最重要的冰上运动“造血基地”,输送了多支青年少冰球冠军队伍。
据加中冰上运动中心营运经理李小波透露,经过两年的发展,冰场已经实现了收支平衡。冰场除了接待专业队训练外,冰球和花滑项目注册的会员人数也达到了350余人,全年服务上冰总人次达2.5万余人次。随着北京冬奥会的举行和后冬奥时代的到来,李小波相信冰场发展将迎来更多机遇。
创建于2015年的成都维帆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则将发展触角延伸到冰雪运动的各个领域。包括全阶段滑雪培训、滑雪装备销售、冰雪赛事服务等,甚至还在人气雪场修建了滑雪主题酒店、滑雪主题餐酒吧。此外,维帆体育还与高校开展专项合作,深入推进校企共建融合发展,为成都冰雪运动人才培养奠定基础。在维帆体育合伙人杨涛看来,从校内、校外两个方向刺激冰雪运动市场,将极大推动冰雪运动普及。
如今,在冰雪硬件上,成都有尖锋旱雪、麓客岛打造的配有尖端“黑科技”的冰雪运动中心;在冰雪场地上,成都有西岭雪山、融创文旅城打造的复合型冰雪旅游基地;在冰雪产品上,成都有迪卡侬、劲浪不断丰富冰雪运动装备投放;在冰雪培训上,成都有加中冰上运动中心、维帆体育创新体教融合壮大冰雪教培市场;在冰雪服务上,有咕咚等高科技体育企业打造的精选运动社区和健身服务指导……
正是在冰雪产业领域多点开花,实现全链条打造,才让成都有了跻身南方冰雪重镇的“硬实力”。
下一步,成都还将继续在“鼓励投建冰雪运动场馆”“招引培育冰雪市场主体”“丰富冰雪运动产品供给”“培育冰雪竞赛表演市场”四个方面进行着力,全方位助推冰雪产业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冰雪产业也在“悄悄”往泛娱乐化方向发展。在成渝两地完成拍摄现正热播的北京冬奥会献礼剧《冰球少年》,此前已获评广电总局优秀网络视听作品。这部剧中选用了大量成都元素,而剧情里最重要的场景冰球比赛场馆,更是选定在加中冰上运动中心,充分展示出成都积极向上的城市体育形象和冰雪运动潜力。
冰雪场景不断提档升级,冰雪活动融入全民健身,冰雪项目青训广泛开展,冰雪产业形成丰富业态。今天的成都,冰雪运动呈全面发展、高速发展、持续发展态势。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办赛、营城、兴业、惠民”体育理念为统揽,冰雪运动正逐渐成为成都新的生活时尚,世界赛事名城建设成果正及时服务城市、惠及市民。
蒲囝 红星新闻记者 胡敏娟
编辑 欧鹏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