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攻略

【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海是】徐永民:自驾车力量天花板厅83354米冰川馆奇景。

偏发| |凌晨哨所

资料来源| |徐永民合著

米冰川景观

——川藏线青藏线驾驶旅行纪事报8

二、徐英民

雪域圣地亚丁村,独特的景观原始痕迹;冰峰神山震撼心灵,行星的净土幸而永恒。7月12日清晨,我们离开稻城亚丁古镇,冒雨开车进入巴塘县,当晚宿主了巴塘县。(大卫亚设)。

7月13日上午8点多的时候,我们又冒雨从四川省巴塘县进入西藏八洲县本田镇。沿途不断出现崩塌、泥石流、落石等险情,令人胆战心惊。——是川藏线上最危险、最难走的路。366公里公路,我们足足走了10多个小时,晚上9点多才到达邦达镇。

休息了一整夜后,7月14日早晨,我们从邦达镇出发,驱车进入西藏波密。

国家到达波美311公里,要越过海拔4658米的埃拉山口、著名的“72度诱拐”,穿过怒江峡谷,穿过怒江大桥,越过安古拉山,到达烟雨湖,穿过世界著名的美堆冰川和法隆长江峡谷。

因为前一天晚上住了海拔超过4300米的邦达津,所以大家高原反应明显,几乎整夜睡不着觉。所以当天早上离开邦达的时候,人们还是很乱。车到坡顶看。回头看草原。草地像毯子一样呈蓝色展开,美丽迷人。向北延伸的是通往昌都的道路,玉曲江蜿蜒流过草原全境。我们纷纷下车,驻足欣赏美景,争着拍照,留下照片。

当我们到达工业拉山区时,天空突然下起雨来,夹着雪花,不远处的山峰被白云覆盖,著名的“72度拐卖岛”也很难看到全貌。

“72度转弯”,又名“99度弯道”,堪称中国公路史上的奇迹和杰作,是四川长船高山公路上最险峻的路段。站在山的了望台上往下看,但可以看到道路以“U”垂直高度800多米的陡峭高山上转弯,夹着尾巴穿过干燥荒凉的山壁蜿蜒而下。已经在这条路上跑了很多次的陈师傅小心翼翼地在前面给我们指路,提醒我们“集中注意力、减速、回车、安全驾驶”。(威廉莎士比亚、模板、安全驾驶、安全驾驶、安全驾驶、安全驾驶、安全驾驶)我双手紧握方向盘,在云雾缭绕的弯道上小心翼翼地开着“牛头”车,爱人坐在后座上紧张得心怦怦直跳,手心出汗,不敢东张西望,无心美丽的风景。(莎士比亚)。

一个多小时的惊心动魄的旅程,让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刺激、刺激、忧虑、后怕和四季更替,更加钦佩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大力量。

经过2000米以上的落差,汽车迅速下到海拔2000米以上的峡谷,眼前突然出现了壮丽的景象。——不知道转了多少弯的怒江,从狭窄陡峭的山谷间窜上来,卓朗翻倒,海浪声震天。(威廉莎士比亚、温德堡、海浪、海浪、海浪)汹涌的河水拍打着峡谷两侧的悬崖,发出咆哮的声音。我们战战兢兢地站在悬崖边上拍照,眼睛不敢直视下面。

经过卢江大桥时,我们看到几名武警士兵牢牢地站在桥头。建在桥头堡旁边的警示牌上写着“不要停留,严禁拍照!”有清晰的大字。“如此严肃和警惕的样子在工作日很少见。

卢江大桥位于西藏八叔县,桥长678米,宽15.8米,是单箱变边剖面连续桥,为川藏线必须通过的道路和咽喉要道修建以来,武警官兵一直在守卫。70年前,1951年修建这座江大桥时,由于地理艰险,修路困难重重,解放军第18军兵团官兵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上进行了攻防战,冒着生命危险在悬崖上引爆了工作,3年后建成了卢江大桥。高原上严重缺氧,怒江水流湍急,爆破工作非常危险,因此连续排了三年的解放军官兵坠入急流的怒江,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为了记住历史,缅怀英烈,很多经过这座桥的司机怀着深深的敬意,下意识地放慢速度,按喇叭致敬。陈师傅说,他每次过桥的时候,都会往河里扔几根烟,安慰那些英灵。今天我们可以平安。(大卫亚设)。

顺利地穿行在川藏线上,永远不能忘记那些为修筑怒江大桥英勇献身的英烈们,是他们用生命给我们铺就了这条幸福路、平安桥!

翻越海拔4468米的安久拉山不久,我们来到了然乌湖畔。然乌湖海拔3850米,面积22平方公里,是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的堰塞湖。湖周围的来古冰川和米堆冰川,是雅鲁藏布江重要支流——帕隆藏布江的源头。然乌湖因此被誉为“藏东最美的六大湖泊”。

从然乌湖沿318国道驱车30公里,就到了风光秀美的米堆冰川风景区。我们到达时,已是下午3点多钟。艳阳照射下的米堆雪山,显得格外清晰耀眼、神奇壮观,犹如镶嵌在雪岭间的一幅水墨画,令人惊叹称绝。

米堆冰川是西藏最重要的海洋型冰川,也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冰川,地处藏东南的念青唐古拉山与伯舒拉岭的接合部,位于波密县玉普乡米美和米堆两个村,距县城103公里;主峰海拔6800米,冰川下段是大片针阔叶混交林,是“中国最美的六大冰川”之一。

米堆冰川皑皑白雪终年不化,银光闪耀,景色神奇;郁郁森林四季常青,头裹银帕,身着绿裙,美丽迷人。远处两条壮观的冰瀑布挂在雪峰与森林之间,犹如两道从天而降的巨大银幕;缠绕着云雾、覆盖着冰雪的米堆雪山,静静地横亘在我们脚下,轰鸣而下的帕隆藏布江俯卧在米堆雪山之下,映衬着巍然静躺的雪山。要想近距离一睹米堆冰川的“尊容”,须得徒步走进层林尽染的森林,翻越3道冰川运动留下的终碛垅。

当我们走上第3道终碛垅时,一个冰湖出现在眼前——冰湖的另一端有道宽近两米、高达数10米的断裂的冰舌,发出幽幽的蓝光;从天而泻的冰瀑布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银色光芒,近800米的落差让人感到阵阵晕眩,一缕缕从冰川上吹来的冷风迎面扑来,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让人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趁着良好的光线,大家纷纷选好最佳拍照位置和角度,记录下这大自然的瑰丽和神奇。

从灰飞尘扬的污浊天地来到冰清玉洁的雪原净土,仿佛给蒙垢的心灵过过滤;从喧嚣拥挤的繁华都市步入宁静旷荡的清凉世界,如同给躁动的心田降降温。走进神山圣域,亲近冰峰雪岭,一种敬、净、静、境的心念油然而生……

啊,美如画卷的米堆冰川,走进你的怀抱,终生铭刻心中!

(7月14日晚发自西藏波密县)

徐映珉,1960年2月出生于陕西省洛南县,1978年12月入伍,历任团报道员、干事、指导员、宣传股长,师新闻干事,原兰州军区人民军队报社处长、主任编辑,甘肃省杂文学会副会长,甘肃省作协会员,发表新闻和各类文学作品七百余万字,著有杂文集《哭笑不得》《笑骂由我》《杂花生树》《笔随意走》《飞镝鸣处》《徐映珉等十人杂文卷》、长篇纪实文学《回眸昨日》、游记随笔《走向圣域》等,一百多篇杂文随笔在军内外报刊征文或评比竞赛中获奖,八十多篇杂文随笔被收入多种文集。大校军衔,现退休居于西安。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