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把杜甫研究成事业,忙了一辈子。”说这话的人是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杜甫草堂”)原馆长周伟阳。
市城杜甫在成都的老房子,现在的草堂茅草屋是1200多年前的建筑风格吗?作为杜甫研究的专家,周飞阳是最有发言权的人——这家茅草屋是在他担任馆长期间重建的。不仅如此,每秒钟在当代遗址出土的很多文物也在他担任馆长时被世界震惊了。
周伟阳在杜甫奖旁边
不知道他们为什么流泪
现在也成了对杜甫亲切的人
这位在杜甫草堂工作了27年的老馆长讲述了他与时姓杜甫结缘的趣事。1961年的一个下午,初中一年级的朱碧阳学习了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年仅13岁的他完全不知道杜甫是谁,也不知道这首诗背后的意义是什么。因为无聊,朱碧阳和朋友一起逃课了。没想到老师会把这件事告诉他妈妈。回到家,妈妈被罚跪下,他被殴打。“关键是还不让吃饭!饥饿是当时非常严重的惩罚。”
1982年2月成都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周飞阳被分配到杜甫初堂。从研究部(编辑部)副主任、主任、副馆长、书记、馆长主持,我见过太多对杜甫的深厚感情。日本中学教师走到杜甫草堂门口时,瞬间充满了泪水。有一位捷克斯洛伐克诗人,他把杜诗全部翻译成斯洛伐克语,临终前对学生们说,要送到成都杜岗亭博物馆。另外,一名东北游客下午6点禁止入关时必须进去看初唐故居。他说这可能是祭奠杜甫的唯一机会。他去加拿大交流的时候,还和一位女教师用中国字交流杜甫诗,那位女教师在谈论杜甫的时候含泪。
“我真的不明白他们为什么流泪。”周伟阳1986年刚在研究部工作时,杜甫学会老会长、《杜甫研究学刊》主编钟数量词中心告诉他:“发扬杜甫精神,做好杜甫研究,保护两党是事业。”当时他没有把这件事上升为事业。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经验越来越丰富,接触的人也越来越广,慢慢地,周飞阳成为了对杜甫充满爱意的人。
杜甫的诗不仅对我国,而且对世界都做出了巨大贡献。杜甫希望国家繁荣,人民安居乐业。整个杜诗贯穿了他的人文主义思想,体现了人性的光辉、民粹和情操。国家富强和人民生活幸福稳定的这种希望是全世界人民共有的感情,所以能打动人。“以周维阳为例,在《题桃树》中,《窗帘家具堂李通柔柔,儿童毛身乌鸦》表达了对杜甫生命的尊重和敬畏。《缚鸡行》中看到“家里讨厌鸡食虫蚁,鸡卖了就不会做饭”的杜甫啄鸡的时候,觉得虫子很可怜,但再想想,如果把鸡卖给市场,鸡也会有悲惨的结局。”杜甫对丛林法则、弱肉强食法则表示无能为力,但他的善良永远被后人称颂。" "
现在的每秒草房
为什么要建茅草屋?
想起过去的幽情,度过情感圣地
与杜甫草房重新建立关系是在1996年。书记主持工作后不久,前任书记张德成告诉周碧阳,很多游客在杜甫草堂找茅草屋。两人约定见面学习寺庙,不到10分钟,就有5人以上询问了茅草屋的位置,还有人认为昭陵非正式是杜甫草屋。游客们到达杜甫草堂,没有亲眼看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提到的草房,都是遗憾的事情。“不能向所有游客解释,这是以杜甫草堂茅草屋的旧址为基础,经过历代修缮后发展起来的纪念祠堂。”
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周飞阳开始准备重建每秒茅草屋。1996年9月,草房动工,持续了5个月,1997年2月完工,结束了对外开放。周飞阳回忆起草房正式开放的日子,大家都像春节一样幸福,全国媒体争相报道,杜甫草堂非常热闹。24年后,当现在再次站在每秒茅草屋前时,周飞阳仍然被感动。“这里是全世界崇尚杜甫的人,让我想起旧情,送感情的圣地。”
杜甫建造的茅草屋自从他离开蜀地后,就逐渐变得陈旧荒芜了。后经唐末、宋、元、明、清历代恢复重建后,今天杜甫草堂的格局被保存为明洪志13年、清嘉庆16年修炼,但没有草房的痕迹。既然没有痕迹,为什么要建茅草屋?如果意义重大,为什么不早点重建?直到张德成老书记提醒建议后,周伟阳才知道原来团队有重建茅草屋的想法,可能有很多反对重建茅草屋的声音,认为恢复茅草屋是假古董,一直无法实施。
从那时起,周飞阳开始准备重建茅草屋。他首先整理了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案,专门写了一篇题为《谈重建茅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文章。他认为,重建茅草屋应该挖掘杜西的文化内涵,给很多游客“想起旧情的地方”。另外,
杜甫所建的茅屋根本不可能保存一千多年,在原址上进行复建,是为了满足广大游客的要求,让他们有一个“寄情怀之圣地”。经过杜甫草堂工作班子的努力,曾经反对的声音也逐渐消散。周维扬在茅屋前
从杜诗中复原茅屋面貌
从此再无游人询问茅屋何处
重建茅屋建在哪里?建成何面貌?怎么确定其风格?对于这些问题,周维扬认为,杜甫早已在诗中描绘清楚:从“柴门不正逐江开”,知道他的柴门顺浣花溪而开;从“背郭堂成荫白茅”,知道他的茅屋背向成都城郭,是用茅草所做的;从“叫怒索饭啼门东”,知道茅屋的东面为厨房;从“窗含西岭千秋雪”,知道茅屋的西边是卧室……茅屋外的五株桃、四棵松,竹林在旁边的景象都能在杜甫的诗歌中找到大致的方位。
“杜甫的茅屋风格我认为就按照穿斗式的川西民居设计,因为这种风格存在了一千多年。农村的茅草屋到现在都没变,肯定没错。”周维扬说,通过杜诗“去郭轩楹敞”“层轩皆面水”“亭台随高下,敞豁当清川”等可以推断,杜甫的茅屋要比一般的农村草房档次高一些。就这样,茅屋的设计图纸逐渐清晰。
重建茅屋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周维扬回忆道,原成都市文化局局长史家健每周末必到工地了解工程进度,协调所遇到的困难。而基建部工作人员则不分白昼黑夜,加班加点工作。同时,还要深人眉山、仁寿、简阳等周边乡村,从当地农家收集茅屋所需木料、慈竹、黄茅草等建材。
草堂茅屋重建完成,从此以后,再无游人询问茅屋何处了。
崇敬杜甫者的“朝圣”之地
基辛格、希拉克也曾到此参观
茅屋重建完成后,成为了崇敬杜甫者的“朝圣”之地,其中就包括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和法国前总统希拉克。
“两人对杜甫是发自内心的崇敬。”周维扬回忆道,1998年,基辛格到杜甫草堂参观,本预留了15分钟,他却最终参观了45分钟。“他边走边认真仔细看,对杜甫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尊崇。陪同人员很着急,我说走一圈都不止一刻钟。”周维扬笑道,那时基辛格也不管耗时多长,要把杜甫草堂里里外外看个遍。走到茅屋时,基辛格脸上露出兴奋之情,看到旁边有观众留言簿,便找了空白处留言;到大雅堂,又在那里的留言簿上书写。待基辛格离开后,通过翻译才知道,两处他都用同一句英语写到:“产生如此伟大诗人的民族,必将拥有辉煌的未来。”
希拉克在成都的有效时间只有3小时,其中80分钟都在杜甫草堂。在周维扬记忆中,希拉克很喜欢中国文学,对杜甫也很了解,“走到草堂花径,他说杜甫到草堂修茅屋前,便先住在庙里。走到茅屋时,驻法赵大使就请馆长亲自为总统讲解。”周维扬说,当时在茅屋专门放置了唐代遗址出土的文物,讲完这些文物的来历后,希拉克又对文物进行了细细观察,并表示:“我真不想离开,这个地方太优美了。”没想到希拉克回国后,请他的大使给杜甫草堂写了封信,对这次杜甫草堂的接待表示感谢。待杜甫草堂回复信函后,他又亲自给周维扬写了封信,再次表达了对杜甫草堂接待的感谢,并称在这里留下的印象,将会长久保存在他的记忆中。
楠树曾为风雨所拔
如今一派生机勃勃景象
杜甫草堂几百亩的园林,郁郁葱葱,随处可见的古木名树挺拔参天。走在这片绿林中,周维扬表示,这里的古楠木曾一棵棵死去,他们想尽办法,给树滴灌、请园林专家会诊、施肥等等,都不见起色。就连后来补栽的一批园林植物,长势也不见得好。
这令周维扬也曾有过“听天由命”的无奈感。1996年,他还亲身经历了杜甫所写《楠树为风雨所拔叹》的场景。“那天,杜甫草堂周边的风力都不是很大,唯独草堂内风很大,大树被风连根拔起,一点都不夸张,香樟、楠木几十棵都倒下了。”周维扬形容那画面和自己的心境,就如同“东南飘风动地至,江翻石走流云气。干排雷雨犹力争,根断泉源岂天意!”
杜甫草堂的草木生长情况有质的改变,来自于水系的流动。那时,草堂的水为死水,里面还有杂物,到了夏天常发出臭味,游客对此颇有微词,这也引起了相关领导的关注。周维扬了解到情况后,便对时任修建办公室主任的李锋说,“能不能设计一个方案,把浣花溪的水抽出来,在草堂流一圈,再还给浣花溪?”
就这样,待改造水系完成后,杜甫草堂里的树木长势越来越好,呈现如今的一派生机勃勃景象。
唐代遗址
发现唐代遗址
为杜诗所写提供了实物佐证
在唐代遗址没有发现之前,杜甫草堂有个最大的缺憾,便是从文献到文献,没有具体的实物。走近唐代遗址,其中有十多个埋藏了一半在地下的大大小小的陶罐,周维扬指着它们说,“这可能是唐代的冰箱,因为有一半埋藏地下,能让里面储存的食物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保存,不易生霉。”说完他又指着远处的一口井,表示唐碑就出土在那儿。
周维扬在唐代遗址前
杜甫草堂正门西侧的唐代灰坑、北门内东侧苗圃基地的唐宋民居遗址的发现,要从2002年3月说起。
那是一个周末,杜甫草堂的工人正在做地下管网铺设,周维扬突然接到电话说,正门旁挖到水缸及几只碗。周维扬担心是文物,立即让大家不要动,待周一开完例会后,他到现场一看才发现,那是一块碑很大的碑座。几只碗经鉴定为唐代文物后,周维扬兴奋至极,“这对杜甫草堂有极大的价值和意义。”后来,在灰坑内还出土了大量唐代陶瓷器物及残片,还有石臼、块状石灰和一些锈蚀的铁器等物品。
又过了没多久,草堂东庄进行管网铺设,那天周维扬正在睡午觉,突然又接到电话:“周馆,发现地下室,上面盖有石板,说不定里面有金银财宝。”周维扬立即赶到施工现场,掀开石板,发现下面有一口枯井。
那块石板上的文字,是杜甫草堂唐代遗址中,唯一一件有文字记载的文物——唐代僧人塔铭碑,上刻“大德行感禅师垂拱三年,终于本寺”。垂拱三年即公元687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于公元759年入蜀,印证了杜甫初到成都时寓居寺庙——“古寺僧牢落,空房客寓居”。虽然目前不能断定它们与杜甫有直接的关联,但却为杜诗所描写的居住环境以及这一带人们的生活状况提供了实物佐证。
红星新闻记者 饶劲 曾琦
摄影记者 段雪莹
编辑 李洁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