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寒冷的月亮标记
说说这次旅行吧
自古以来,人们对山水情有独钟,尤其是古代文人墨客们在山水之间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今天也不例外,玩山水可以感受到抒情山水的美丽。(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史记》)山水重视山水的乐趣,其中一样的趣味消失了就变了,山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莎士比亚)。
听到北魏30天柱山神秘壮观已经很久了。直到前几天,和朋友一起去泉州山,真切地感受到了“五岳回来不看山,黄山回来不看恶,泉州回来不看峰”。这次游览天柱山不仅能感受到天柱山“擎天柱”的威严。
这次天柱山旅行,除了幸运地看到仙境般的天柱峰外,登山中与众不同的风场面至今仍记忆犹新。(威廉莎士比亚,温斯顿,好运,好运,好运,好运,好运)
这样玩才开心!
这次天柱山旅行共三天。
除了天柱山和山里的郑丹湖外,还去了三个景点,也可以说是潜山市的深度旅行。(莎士比亚,坦普林)。
去痘痘乡,制作古代陶瓷,参观山谷流川,参观古代留下的千年马爱石阁和千仙侠景区,感受山里的田园风光。
事实上,天柱山有一天、两天、三天等很多旅程。在这里可以分享一些路线。(大卫亚设)。
[一日游]:
上午坐大龙保朔岛上山,游览天柱山风景区,参观神秘谷、天池峰、天柱峰、枪管寨等景点,乘坐大龙保朔岛下山。下午游览山谷留川文化院,痘痘古都。
[2日游]:
D1:乘坐大龙保朔岛上山,游览天柱山风景区,参观神秘谷、天池峰、青龙灯、炼丹湖、碧力石等景点,步行下山。
D2:游览三朝历史、山谷留川文化院、痘痘古涛、天仙峡旅游胜地。
安徽有三座名山:黄山、九华山和天柱山,每座山都有独特的风景,其中天柱山以主峰天柱峰与“擎天柱一周”同名而享有“江华一山”的美誉。李白曾在《江上望皖公山》中这样赞美天柱山。“奇峰是奇异的云,树木中含有秀丽。青烟、安公山绝对称仁义。”安贡山是天柱山。泉州山山也可以在旁边的石壁上看到这几句诗。
天柱山位于安
徽潜山市西部地区,为大别山东延山脉的余脉,目前为世界级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除皖公山别称外,早在汉武帝时期天柱山就被称之为“南岳”。天柱山内山峰众多,其中一千米以上的山峰有40多座,其最高峰为天柱峰,海拔1489.8米,也是其最雄伟、风景最美的一座,特别是云雾缭绕下的天柱峰,风景格外的美,犹如水墨画般让人叹为观止。我们去的那天原本整座山峰皆被云雾所笼罩,突然间风云变化,主峰越来越清晰,最后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在云雾缭绕之下的天柱峰犹如一幅水墨画,其壮美的景色完全可媲美黄山,无不令游览者叹为观止。
上山可选择步行或乘坐缆车,我们是选择的缆车前往,由大龙窝索道点乘坐缆车,乘坐大约10分钟的时间,再由此登山至山顶。去的那天天气不是很好,山间云雾袅袅,倒也增添了一份别样的美,若隐若现的山峰美景相比蓝天白云显得更为神秘。
天柱山上的景观以峰雄、石秀、水秀、洞幽最负盛名,拥有数量众多的自然景观,其中以天柱峰、一线天、通天谷、渡仙桥、神秘谷、蓬莱岛、炼丹湖、飞来峰、总关寨、天柱松最为著名。这次天柱山基本上这些景点都有欣赏到,只是大多数情况下被云雾所遮挡,未见其清晰容貌。
在振衣岗南侧的弯道处,转身一看,发现一处奇特的石头,只见这块巨石左侧如一根柱子一样,犹如大象的鼻子,而右侧则十分像大象的身子,故名象鼻石,造型惟妙惟肖,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山间石壁上的仙葫芦,泉水常年不断汇聚于此,清澈的几乎看不到水的踪影,据说在此洗一洗手会有好运,有“一洗官运,二洗财运,三洗桃花运”的说法。
上山路上会遇到许多的洞穴景观,其中就以通天谷最为著名,只见曲折的石阶消失于石壁洞穴之中,一块块巨石向叠加形成了石门、石洞,洞穴之内取景幽深,直通神秘谷及天柱峰。
走在山间,越往高处山间弥漫的云雾也是越来越浓,美的好像一幅水墨画。望向一旁的山壁间,只见一棵棵迎客松坚强的屹立在石缝间,这是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行至飞来峰,可见树立着的一块木牌题有“飞来峰”三个大字,飞来峰位于“龙啸虎吟峡”的西端,海拔1424米,只见一块巨石伸向山壁外端直入云霄,这块石头也被称之为“飞来石”,石头之上被石栏所围绕,可站在这里俯瞰山间美景,不过我们那天去的时候四周皆被云雾弥漫,看不到风景,但可以感受到这里的气势。
再往前,经过一个犹如一线天的地方,石壁间的距离很近,走入其中瞬间感受到一股凉意袭来,若是在盛夏季节,一定非常的舒爽。
在山间随处分布着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垂直节理带,节理指的是岩石中的裂缝,特征为两侧的岩石没有明显的位移。其中天柱山的垂直节理发育最成熟的当属位于西关群峰下的垂直节理,由于长期的风化作用下,节理面也在累年增大,若是在能见度好的情况下,“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美丽景观尽显眼前,只见峰柱丛生,峰墙高耸,犹如古堡一样魏然壮观。
在山间修建了许多的小亭子,可供爬山的游客休息停留一会儿,此时远处的山峰早已隐匿于漫天的云雾之中不见身影,真担心到达山顶看不到“擎天一柱”的壮丽景观。
一直有一句话这样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次在爬山的途中总会看到这样一群人:挑山工,在这里也有遇到。只见一名挑山工停靠在亭子旁的梯阶上休整着肩上挑的物品,大多是一些游客的背包或分量比较重的物品。
肩上挑的东西周边包含3个拉杆箱和1个背包,差不都得有100斤重,价格不到200元,上山一趟比普通登山者都要多耗时1-2小时,望着师傅远去的背影,看着游客未携带任何物品都累得气喘吁吁,不免令人唏嘘,挑山工所承受的辛苦和压力是常人所无法体会的,夹缝中求生存,用体力获取到的却并不是太丰厚的回报……
山间奇石特别的多,就比如眼前这座“皖公神相”,在春秋时期,天柱山地区曾是古皖国的封地,皖伯大夫,贤明德政,被后人尊称为“皖公”。而眼前这座山石相鼻眼轮廓分明,威慈相济,形态惟妙惟肖,非常的逼真,被人称之为皖公神相,不过由于云雾太大,没能看清石相的轮廓,有些遗憾。
在往前走为神秘谷,位于天池峰南紧邻飞来峰,由逍遥洞、迷宫、龙宫等众多洞穴组成,被道教冠以“司元洞府”、“第十四洞天”的称号,由此可见神秘谷也是天柱峰众多景观中最神秘的地方。
神秘谷内落差大约100多米,山间石阶也是最难走的一段,内洞穴一个接着一个,洞洞相连,洞中有洞,洞内有厅、有门、有石栏,全长1000余米,道家将这里视为洞天福地,身临神秘谷,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一处洞穴奇观,更是让人笼罩于一种神秘气息之中,趣味十足。
走过龙宫,继续沿着阶梯而上,此时山间密布的云雾更浓了,走在通向迷雾的梯阶之上,有一种走入云端、走向仙境的错觉感,总觉得爬山配合这样的天气才最有意境、更有乐趣而言。
差不多每年的四五月份,天柱山千米之上的云锦杜鹃都会大朵盛开,根据海拔高度的不同开放时间也不尽相同,云锦杜鹃大部分分布在天柱山庄-大龙窝索道上站,神秘谷-主峰-仙人洞,拜岳台—蓬莱岛—莲花峰-炼丹湖-迎真峰等游线的两旁,一朵朵或红色、或白色、或粉色、或黄色的杜鹃花掩映于群山绿树之中,把这座山点缀的更为秀美。
在山间有许多的石瀑景观,石瀑是一种独特的流水侵蚀现象。当大气降水时,雨水汇聚或者是雾气凝聚而成的线状水流,由岩石顶部向下流动,由于岩石长时间风化导致比较疏松,经流水长时间冲刷脱落,形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横断面呈U型的流水侵蚀沟,一道道沟壑紧密排列在一起,远观犹如瀑布一般,不得不让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三月鸟:在正前方巨崖腰间的树丛之中,巨石隐窝其间,好似恋窝之鸟,又似灰鸽抱窝,俗称鸽子下蛋,故取名“三月鸟”。
天柱峰下,有一峰与主峰裂有一缝,如巨斧劈开一般,下不着地,俗称小天门,又称“一线天”。峰高不过10米,如一初开的花朵,因而峰名“花峰”。仰望天柱峰的石壁上,有楷体横书“顶天立地”四个大字。
不多久后到达一处游客服务中心,这里也是一个补给点,一旁则是万米悬崖,在云雾缭绕下完全看不到任何事物,我们随性的姑娘即兴四舞起来,引得许多摄影师前来拍摄。
在山顶之上有一处平台,平台上石亭林立,可休息,或者夜宿山顶的人大多在此搭建帐篷,石亭之上题有“天庭”二字,来到此处便来到了天庭,周边是很多游人来此系在松树之上的许愿绳及许愿牌。
天柱峰是天柱山的最高峰,因外形像竹笋又叫做笋子尖,海拔1488.4米,是江淮地区最高的山峰,整座山峰高耸入云、雄伟壮丽,自古有云:“泰山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天柱归来不看峰”,足可见其山峰之秀美。
我们回望主峰之时,天公突起大风,瞬间一扫主峰周围的大雾。此时,主峰撩开了它神秘的面纱展现了它雄峻的轮廓,我们在瞬间捕捉到了主峰的雄姿。天柱山为何名“天柱”?因其主峰如擎天之柱,我始悟。那挺拔,那刚健,令我们震撼。转瞬即失,风大雨大雾如旧。两位客人很知足地依依而离开。
渡仙桥位于天柱峰第二高峰天池峰,海拔1426米,整个天池峰一分为三,中间有石桥向连接,被称之为“渡仙桥”,与渡仙桥连接着的是一块面积不足10平米的平台,平台内有一大一小两个石池,被称为“天池”,可别小瞧这两个天池,虽然面积不大,但常年不会干涸,站在石台上可远观天柱峰壮观美景。
石壁之上刻有李白《江上望皖公山》:“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清宴皖公山,巉绝称人意”,皖公山便是天柱山。
东关:误入天柱山“禁区”
由于山上云雾弥漫,能见度特别的低,不得不返回我们当晚住宿的炼丹湖度假酒店,修整后第二天前往天柱山“禁区”东关。
为了节省时间,我们选择了一条山间野道徒步下山前往炼丹湖,这条野道基本上少有人走,因为道路实在是太难走了,道陡且遍布落叶杂草,加之天气潮湿地面比较滑,但从这条道路下山到炼丹湖可节约三四十分钟的路程,不过行走起来一定要非常的小心,不是很推荐大家也选择走这条路,毕竟景色并没有正常的下山路美。
第二天修整后,由炼丹湖准备前往东关看一看。
游览路线大概是:炼丹湖、画眉岭、麟角峰隧道入口、翻过麟角峰东关寨、走马岗、叠翠亭、千丈崖、阳关三叠、大天门、鹊桥、奇谷天梯。
基本上一路上除了我们一行人外,看不到任何其他的游客,道路也是比较荒野,很多地方还在修路铺砌基石,好在只要慢慢行走,道路还是可以走的,只是要时刻警醒安全!
一路上遇到了许多的杜鹃花,由于山里气温相对比较低,很多还未开放,相信现在都已经全部开放了,基本上开放期在每年的四五月份次第开放。
东关景区以险峻著称,区内山峰峻拔,相峙而不相连,海拔高度约在1100米以上;壑谷幽深,悬崖陡峭,相对高差都在数百米。覆盆峰如穹庐覆顶,天狮少狮相依相偎,中开一岔,名曰大天门,翠华如柱撑空,石函、石纽,沟壑深藏,此外还有鹊桥、千丈崖、阳光三叠、仙人打鼓·蜒蚰石、观日台、回音壁等景点。
不过,最后还是折返了,至一片山谷之中发现已无路可走。
返回后,由炼丹湖另外一处关口下山,下山途中可谓此行最惊险的一段。最先是在一处山顶之上看到一两座石亭子为全景厅,不过以目前来看任何东西都是看不到的,只会觉得此事的景象好似仙境,两位仙人正在博弈。
下山的途中,虽然道路艰险,但丝毫没有影响到我们的兴致,因为此时的景色感觉更美,云雾袅袅,林木茂密,置身其中,收货的是别样的美。这次看到的虽然是云雾缭绕的天柱山,也正好为下次来天柱山留下了念想及欲望。
山间奇石特别的多,眼前这座白色的巨石特别像一张正在熟睡的猪,眼睛、鼻孔、嘴巴、耳朵一一尽显眼前,让人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沿着山间小道一路来到了天柱山索道入口,这个与来时的缆车有很大不同,一个缆车可容纳2人,360度全视野,现在这种缆车已经很少见了。记得第一次坐还是在南京的紫金山,现在紫金山的也已经改为金属玻璃空间的缆车了。
虽然这次没有看到蓝天白云下的天柱山,但却感受到了另外一番别样的美,关键是看到了云雾缭绕下的天柱峰美景,至今记忆犹新。
炼丹湖:湖光山色,宛若仙境
众人皆知天柱山峰秀石异,殊不知古南岳水亦清奇,其中以炼丹湖最为显著。炼丹湖坐落于天柱山西关天柱峰东南侧的良药坪,据传在东汉末年著名道教学家左慈曾在此采药炼丹,炼丹湖由此而得名,左慈住过的炼丹房和炼丹炉至今还在,潜阳十景中的“丹灶苍烟”就是指的炼丹湖,若是早晨或雨过天晴后的炼丹湖面烟云缭绕,犹如仙境。
站立湖边,望向对岸,碧绿清澈的湖水映入眼帘,不远处的山峰掩映于云雾之中,犹如一幅水墨画般。在山峰下的崖壁中有一处洞穴,这里便是左慈炼丹处,炼丹台、炼丹炉依然还在,在一旁还站立着一座雕像,为晋道教学者葛洪。
炼丹湖位于海拔1100米的高山之上,有近2.3万平方米的水面面积,需水量达8万立方米,作为我国第三大高山平湖,其清澈的水质、碧绿的湖水、优美的风景及人文景观可与长白山天池和天山天池相媲美。
来这里看不到“丹灶苍烟”的盛景是不完美的,很幸运的是一早起来只见云雾从山峰间飘起,远处的高山若隐若现般倒映在安静的湖面上,湖畔一位白衣女子缓步行走在着,眼前的景象像极了梦中的仙境。
沿着湖边小道缓步绕湖一圈大约需要1个小时,清晨的炼丹湖到处沉浸在一片幽静之中,云雾不时漂浮于湖面,不时漂浮于群山之间,使得一眼望不见湖的对岸,倒也增添了一份意境,不由得想起宋代范成大的诗句:“白雾漫空白浪深,舟如竹叶信浮沉”,此时恰缺一叶扁舟。
湖的周边是翠绿幽深的山,湖水碧绿,清澈见底,倒映着过往的人、翠绿的山、茂密的树、神秘的雾……倒映着这里的一切,这才是我心中常常念叨的山水幽境,将一切融为一体,置身其中,仿佛置身于仙境,悠然自得的尽享此时此刻的美好。
山间湖畔的野杜鹃花也开了,还未到最旺盛的时刻,但也丝毫不会影响到它此时的惊艳。之前去看过盆景杜鹃花,与这里的野生杜鹃花相比,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应该是生动与灵气,山间的花集天地之灵气,绽放于这片仙境之中。
自从道教将天柱山封为道教第十四洞天后,便引得许多道家方士来此隐居修炼,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左慈,走至那处石壁之下可见到一处洞穴,这里便是左慈炼丹处,炼丹台、炼丹炉一一俱在,洞穴前还有一太极八卦,另外左慈的魔术也是非常有名,在《后汉书》左慈传载有详细记载,左慈变魔术于曹操。
再往前走,看到一处雕塑,本以为是姜太公钓鱼,走近后发现是葛洪的雕塑,葛洪为晋代道家代表人物,葛洪的炼丹术也是源自于此。
不得不说这里的山水钟灵毓秀、山林葱郁茂密、湖水清澈碧绿,山连着水、水连着山,山水景色之秀丽、幽静令人流连忘返。天柱山的美不仅仅在天柱峰的“擎天一柱”,更离不开炼丹湖的一汪碧绿湖水的衬托,这也是山水之美的完美呈现,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山谷流泉:欣赏千年摩崖石刻
天柱山山谷流泉摩崖石刻,位于千年古寺三祖禅寺一旁的溪谷及石壁之上,去往摩崖石刻会经过一片面积不是很大的水池,水池之上建有一座颇为壮观的石桥,每根石柱子上皆有一尊石狮子伫立于此,且每一只石狮子皆不相同,造型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这次我们主要为摩崖石刻而来,故并未进三祖寺,在三祖寺右侧有一条山道,沿途除了流水潺潺尽是古时留下来的摩崖石刻,非常壮观,在入口处的崖壁之上可看到“山谷流泉摩崖石刻”八个大字。
走进山谷之中,溪水潺潺,茂密的丛林之中摩崖石刻掩映其中,在这条长500米的山谷溪流之中,保存有自唐代以来1200余年间的摩崖石刻300多方,其中三祖山摩崖石刻有11幅,山谷流泉摩崖石刻300多幅,宋朝时期的摩崖石刻有100多幅,涉及到的文人墨客有黄庭坚、王安石、苏东坡等等,数量之多,且行、楷、隶、篆、草俱备,堪称石壁上的书法博物馆。
这方石刻为张同之在担任安庆知府时游览此处所题刻的《题三祖寺》:“飞锡梁朝寺,传衣祖塔丘。石龛警古木,山谷卧青牛。半夜朝风起,长年涧水流。禅林谁第一?此地冠南州”。末位落款为绍熙二年十月,即公元1191年。
继续往前走,可见特大楷体横书“止泓”二个大字,字型雄浑矫健、雅秀遒劲,堪称书法艺术珍品,止泓有“一泓清泉,渐行渐止”的意思,表达了对这里的山水之美叹为观止的感情,落款处为:“临淮周虎为冀邸赵希衮书,宝庆丁亥闰五月既望,住山谷祖菄摹”,可见作者是周虎,周虎很多人可能并不知晓,是一位民族英雄,临淮人,著名的抗金名将。
在一旁,可见一座白墙灰瓦古色古香的房屋,这里是“东坡别业”,在1080年,苏东坡被贬至黄州,在此期间曾到访过天柱山谷流泉并留有诗作,在晚年时曾写信给老朋友请求代置田产于天柱山为终老之地,“东坡别业梦”由此而来。
除了摩崖石刻外,山谷间的风景也是美如画,山泉、怪石、密林让这里显得非常清静,正巧这几天天气十分炎热,或行走在山谷之间,或停下来用心品味古人留下来的摩崖石刻,不时有凉爽的风拂面而来,加之一旁的流水潺潺,让人心情不由得愉悦起来。
由此沿着山崖边的石阶梯而上,没多久可看到一座粉墙黛瓦的建筑,这里为“山谷精舍”,整座建筑依山势而建,共有两处院落,据说是按照黄庭坚精舍旧址复制建造而来。走进去,可见一座两层高的建筑,比想象中的要大很多,现在里面正在举办水墨山水作品展览。
在穿过第一道门时,可见一座梅花形状一样的圆形拱门,与墙壁加在一起称之为景墙,是传统园林建筑中常见的小品,形式也比较多样,主要起到了装饰的作用,确实非常好看,在枫叶掩映之下,尽显古典之美。
不得不说,这处院落真的充满传统的古朴之美,院落虽然不大但却很精致,花草树木、假山流水、怪石奇木样样不少,两处院落由一条石阶相连接,再往下走则是下山的通道,使得整体居于统一。
在接近出口处的山崖之上,有一片20余米宽的石刻,上面刻有杜浦的《秋兴八首》,其中最精彩的一句当属:“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表达了杜浦心系故园之情。游历于此,面对此情此景,你又是否思念家乡了呢?
天仙峡:隐于峡谷中的世外桃源
从小生活在一望无际的平原地区,记得小时候每次在电视中看到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大山时,心中除了激动外,更多的是对大山的向往,这种热情一直持续到现在,虽然经常穿行于大山之间,但对大山的感情一直未变。每次行走于深山之中,望着漫山遍野的丛林及一座座依山而建的房屋,没有了城市的喧嚣,犹如世外桃源,安静的让人陶醉。
前几天爬过天柱山后,随后来到了这处高山之间的地方,这里有一个非常仙的名字:天仙峡,位于安徽潜山市水吼镇,地处世界地质公园天柱山腹地,景区主要以“天仙文化”为主题,投资超亿元打造而成了花仙谷、鹊桥、空中漂流、天仙瑶池等景点。
天仙峡处于高山之间的峡谷地带,在这里种植了数量颇多的花卉植物,可是我们来的季节还未到鲜花全部盛开的季节,仅有一些月季花盛开,但也已经非常美了,若是全部盛开的话,那该是多么美的景象。
在月季花园的中心位置有一棵古槐树,古槐树高30多米,从很远的地方就可以这棵古槐的身影,据说已经有百年以上的历史,这对于山区来说是非常少见的,至于这棵树的来历少有人知。不过,现在很多来此游玩的情侣都会来到树下把心中的要说给对方的话告诉古槐树,让古槐见证并祝福彼此的爱情天长地久。
古槐旁是盛开着的月季花,与我之前所见的月季有所不同,这里的植株感觉更高,开的话给人感觉也更通透,一位身着古装的女子手拿鲜花,闻着花香沉醉其中,不由得让人想起七仙女来。
这里的植物种类非常的多,其中还有一部分来自南半球的植物品种,鲜花盛开的季节,在这里可以观赏到紫薇、马鞭草、绣球花、月季、凤仙花、果岭草等。置身其中,空气中弥漫着鲜花的芬芳与清新的空气,不由得整个人都静了下来、慢了下来。
在花园一旁还有一处呐喊喷泉,对这个我已经十分熟悉了,之前也有体验过,是内心焦躁、烦躁释放情绪的好工具,只要对着高山大声嘶吼,水柱随之升起,这样一动一静之间,让人直呼心情舒畅起来。
提到爱情故事,总是少不了鹊桥的身影,在这里有一座横跨溪流之上的鹊桥,桥上身着古装的女子飘飘走过,桥下溪水流水潺潺,桥后炊烟袅袅,一幅如诗如歌的美景。
传说中七仙女来到人间的地方就是位于天柱山的一片竹林之中,在天仙峡中就有这样一片原始茂密的竹林,竹子或挺拔苍翠、或婀娜多姿,行走其中,犹如来到了仙境一般,如诗如画。
在这片竹林之中还隐藏着一个更刺激的项目,那就是“空中漂流”,漂流由天仙瑶池出发,顺着一条长1600多米的空中玻璃隧道盘旋而下,高度落差100多米,风从耳边呼啸而过,茂密翠林的竹林萦绕于身体四周,时而缓、时而疾,惊险刺激而不失乐趣。
在这里你还可以穿上古装体验,这样更有意境,徜徉在盛开的花园中,驰骋于空中漂流上,站立于百年古槐前,感受属于这里的宁静与浪漫。
二乔公园:夜游潜山最佳去处
历史上二乔的故事家喻户晓,其国色天香之容貌可与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相媲美,其中大乔为孙策妾,小乔为周瑜妻。就在安徽潜山市有一座公园,名为二乔公园,据史料记载这里为二乔故里,其内的胭脂井是最为直接的证明。
说起潜山市,美名众多,有古皖之源、二乔故里、皖国古都、黄梅之乡等美名,之前这里作为二乔故里时除了这口古井之外,基本上没有其他特别可提及之处,现在就不同了,二乔公园作为潜山市的标志性建筑,是了解古皖文化最佳的去处。
夜色下的二乔公园尽显美轮美奂般的古色古香,据悉二乔公园开放于2017年,是潜山市第一个综合性公园,并且向大众免费开放,建造这座公园第一期投资达3400万元,占地107亩,融合了亭阁、水榭、廊桥、林木以及潜阳十景之首胭脂井在内的众多景色,对于市民及来此游玩的游人来说除了又多了一处赏景的新去处外,对于了解古皖及二乔历史文化提供了许多方便。
二乔公园与我之前去过的很多公园有很大的不同,首先体现在这里的人文风景之上,曲桥横跨于水面之上,两侧有白石为栏,环抱池沼,这里也是二乔公园内的一个著名景观,特别是在夜色下,曲桥通幽,连接着入口处的牌坊及不远处的白墙灰瓦、亭台楼阁,这些景观在灯火的映射之下,尽显古色古香的美。
穿石桥右转可看到一座亭子,庭下有一口古井,这口古井就是胭脂井,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汉末乔公有二女居此,皆国色,(孙)策克皖娶大乔,(周)瑜娶小乔;二女以残脂粉投井中后,井水带脂粉色”,这座井就是现在所看到的这座亭子下的胭脂井,是目前安庆现存下来最古老、最完好的一口井。
从公园内往外看,二乔公园的牌楼屹立于迷离的夜色中,与背后的高楼大厦风格有着鲜明的对比,置身其中,有一种穿越回古时的错觉。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公园是人们常去的地方,而充满古色古香的免费公园确实为数不多,徜徉在二乔公园内,不仅感受到的是前卫的现代文明,更是有一种古往今来的交错感萦绕在脑际。
夜色已深,很多人已返回家中休息,我也要返回酒店了,第二天去看有着6000多年历史的痘姆古陶。
痘姆古陶:6000多年的制陶手艺
说起古陶,总会想起家里面那几件盛装麦子、面、水或腌制咸菜的陶器,在我家乡那边也被称作缸,基本上是每家每户的标配,是最常见不过的了,直到今天还依然放在那儿,没有任何损伤。
就在前几天,去了安徽潜山市痘姆乡的古陶制作作坊,这也是我第一次探访古陶作坊,对古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感触颇深。
潜山市痘姆乡素有“千年陶瓷之乡”的美誉,陶器手工技艺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堪称制陶史上的“活化石”。在这里有一座古陶厂:痘姆古陶,走进去可见排列整齐的古陶制品有序的堆放在墙边,颜色比砖要深一些,在我眼中这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甚至感觉到有些亲切,在桥洞之上写有“龍窑”二字,龙窑就是一种半连续式的陶瓷烧制窑,因形似长龙而得名。
这就是痘姆古陶内的龙窑,建于清代时期,是在古窑基础之上建成的,长96米,依斜坡而建,在龙窑两侧分别有65个入火口,共130个,每个之间间隔1.3米左右,每个入火口处都堆积了许多的柴火,据工人师傅说:每次龙窑点火都会举行一个仪式,这也是对古陶文化的传承与尊重。
我们去的那天正是熄火期,匠人师傅正在制作一定量的陶器,走进龙窑内部,看到窑洞内部下半部分的砖块上黑色发亮的东西,那是由于这里烧制古陶都是使用的松木而残留下来的送脂,触摸着窑壁,渗透着历史的厚重感,这是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
早在90年代,由于工业制陶的普及,这种手工制作陶器的方式就已经渐渐没落了下来,而且由于手工制陶及烧制过程都是十分辛苦的,很多人放弃了这项古老的传统艺,这里依然坚持着这一传统手艺,着实令人钦佩。走在痘姆古陶生产基地中,随处可见一堆堆陶瓷,缸、坛、盆、钵尽现眼前,让人目不暇接。
一排排低矮的简陋红色砖瓦房下即是工人师傅制作陶器的地方,走进去,看到地上已经摆放了许多制作完成的陶器。据工人师傅介绍,由于痘姆乡地处黄泥岗,有着丰富且优质的黄粘土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陶器生产原料,厂区之所以看起来破破烂烂的,其实也是因这些年手工古陶并不景气所致。
陶器的制作工艺比较复杂,大约需要14道工序:找土、晒土、碾末、备料、柔泥、除杂、摸底、接坯、晾干、上釉、晾全干、进窑、成品、出窑,每一道工序的都十分严格,大约需要25天的时间烧制完成,可谓十分的艰辛。
在这里主要生产的陶器有咸菜摊坛、酒坛、米坛、水缸等,现在也会生产一些小型的陶器,比如水杯、碗、盘子等。图为工人师傅正在认真的制作陶瓷碗,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小心翼翼,这样才可以生产出一个合格且质量优质的陶器。
制作后的陶器还需要放在院落里晾干处理,晾干到什么程度全靠工人师傅一双慧眼识别,晾干后的陶器进行上釉,上釉后再进行晾晒全干后方可进窑烧制,烧制过程中的火候控制也十分关键,那个龙窑一次性差不多可以烧制处3000多个大小不同的陶坯,数量还是蛮可观的。
目前,这项传统古陶手工制作技艺被推荐位“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能够将这项手艺传承下去,还在此处设置了安徽省非遗传习基地,目前在这里有40多人的制陶人员,这些人是值得尊敬的,这种不怕苦的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图为骑摩托车下班回家的工人师傅,大多都是痘姆乡或距离这里不远的人,是他们的执着,让这项传统手艺不断走在非遗传承的路上:一座龙窑、一门手艺、一群匠人、一种信仰,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绽放出迷人的光芒,愿这项传统手艺永远传承下去。
旅行小贴士★★★★★
住宿:犹如住在仙境里
游玩天柱山大多为天柱峰而去,却忽略了炼丹湖这样一个犹如世外桃源的地方,炼丹湖位于天柱峰东南侧的良药坪,天柱山以“擎天一柱”闻名,炼丹湖则以“丹灶苍烟”最负盛名。炼丹湖隐于群山密林之间,风水位置极佳,也难怪自古许多道教方士来此炼丹修仙,其中以东汉末年道教学家左慈最为著名。
炼丹湖所处位置海拔1100余米,周边为天柱山大小山峰所环绕,炼丹湖面面积为34亩,蓄水量8万立方米,为我国第三大高山平湖,湖光山色、景色秀美,完全可媲美长白天天池和天山天池,特别是早晨或雨过天晴后云雾袅袅的景象,非常之美。
在炼丹湖湖畔有一家度假酒店:炼丹湖度假酒店,我们从天柱峰回程后便是入住的此处,酒店一部分依山临湖而建,一部分隐于葱郁的林木之中,不得不说这处酒店所处位置风水极佳,推窗俯瞰是碧绿的湖水及古时左慈炼丹所处的洞穴,住在这里,可以说是异常的惬意,私享一片空旷寂静的山水美景。
我住在一间临湖的房间,推开窗户面对的就是一汪碧绿的湖水及秀美的山景,房间内装修比较简约,类似商务风,暖色调的灯光,与外面的冷绿色调形成鲜明的对比。
即使不出去,坐在窗户边也可以欣赏到湖光山色美景,而且我们去的那天室外气温还是挺冷的,于是就躲在房间内跟朋友聊聊天、喝喝茶、欣赏下风景,也挺自在。
透过窗户,如诗如画的景色映入眼帘,在湖的那岸,山壁之间由一处洞穴,那里正是左慈炼丹出,一旁石台之上伫立着的是晋代道教学者葛洪的雕塑,由此可见葛洪的炼丹术也是源自左慈。看到此情此景,不由得让人有一种身临仙境的感觉。
在潜山市期间住宿的是天柱山王府国际大酒店,这里距离天柱山比较近,20多公里的样子。不得不说,这里的酒店价格好划算,一晚上两三百的价格却体验到了堪比五星级的服务。
第一天到这时是12点多,当时自助餐13点结束,于是赶紧去吃,得到价格后让人都不敢想象,竟然只要40元每人,菜品非常丰富,时不时还会有一些海鲜产品,如此良心的酒店已经很少见了,非常推荐!
房间比想象中的要大很多,装修简约商务风格中不乏古色古香的味道,更主要的是里面的设施太齐全了,加湿器已经给打开了,非常的贴心。住在这里,闲暇时间喝喝茶,爱健身的还可以健身,感觉这是我花最少的钱住过最好的酒店,赞!
美食:当地美食大锦集
基本上都是在天柱山王府大酒店吃的饭,别说为什么,便宜还好吃。
大部分是当地的特色美食,甚至还有我小时候常吃的“馓子”,不由得想起小时候,听到外面有卖馓子的小贩,总会跟妈妈嚷着去买,时隔多年基本上没怎么吃过了,这次在这里竟然吃到了,不得不说,天柱山总会给人惊喜。
毛草菇氽肉锅,主要材料是毛草菇,产于天柱山枫林之间,味道非常的鲜美。
小土豆,这道菜非常的喜爱,无论是大土豆还是小土豆其实我都是比较喜欢吃的。
竟然还有海鲜,大龙虾、贝类都是我最爱吃的,看到后口水早已流了下来。
豆浆油条,之前上班时常吃的早餐,被端上了桌面,瞬间变得高大上起来,最主要的是味道非常赞,各种酱料都有,可甜可咸,满足大家不同的口味。
交通:如何到达这些地方?
1.自驾
可先导航自驾至潜山市,再至天柱山风景区,由于途中多盘旋山路,务必谨慎慢行,注意安全。
2.飞机
可飞至天柱山机场,距离安庆10公里20分钟的车程。
3.火车
天柱山火车站位于潜山市内,火车到达天柱山站后出站,在出站口可乘坐天柱山旅游客运班车到达景区。
门票:这些景点的门票信息
天柱山门票:130元/人,景交30元/人(含往返);
索道(可自行选择):大龙窝索道:上、下行各80元/人;天柱山索道:上下行各40元;
天仙峡景区门票:60元/人,高空漂流:138元/人;
天柱山山谷流泉摩崖石刻:25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