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攻略

【龙虎山在哪里】江西鹰潭龙虎山游记——道教圣地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宜潭市西南20公里处的贵溪县境内,是道教正一派的祖先亭。东汉中叶,正一创始人张陵曾在这里炼丹,传说“丹城是以龙湖县、山命名的”。据道教典籍记载,张陵第四代孙长城在三国或西晋已定居龙虎山,此后张天寺后裔居住在龙虎山,至今已接替63代,经历了1900多年。北京时间2010年8月2日,龙虎山和龟峰一起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山名的由来]

龙虎山有两个名字。《广信府志山川篇》是常山山脉之一,历代山西行10里,折后向南分为两个,周围盘踞着龙盘。《龙虎山志》载云:“山本明云金山,第一代天使在9天内遇到神坛、丹城龙湖,可以看作山名。”方圆200平方公里,境内峰峦叠嶂,树木葱绿,绿水常流,如丝绸般流动,以二十砂岩、九十九峰、百八景著称。道教宫关节别那围棋铺在山上的山顶哈哈河江河岩上,产地原来有大小道教建筑物50多处,其中上清宫、郑贯宇、天师府、郑应关、应镇关、元熙关、逍遥关、天官、灵柩关、云锦关、奇珍关等都很有名。

《云笈七签》卷27 《洞天福地》是道教72福利中的第32个福利(历代天使和《龙虎山志》被称为道教29福利),享有“先灵城市”

龙虎山位于江西贵溪县西南部。那个名字的由来有两个:一个是以山形命名的名字。清雍正《江西通志》卷11韵:“龙虎山位于贵溪县南南80里,养蜂对峙,看起来像龙湖。”第二,是根据张陵的故事起的名字。

龙虎山地区幅员辽阔,景点分散,参观各个景点,几分钟不坐车,不需要想到达。一些景点离汽车近40分钟。(阿尔伯特爱因斯坦,Northern Exposure,)但是旅行并不无聊,沿岸的风景很美。

龙虎山是道教的一派“朝廷”。中国道教史上有着先启后继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重大影响。龙虎山原名云金山,是独水江南的高粱灵山。这里的群峰横跨几十里,是因为象山(天山)的一条支脉西行造成的。辗转九十九条龙聚集在这里,山像龙争盘一样,好像老虎盘踞,龙虎争锋,气势不相让。(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哈姆雷特》)从东边漂到清溪,沿着山慢慢地,绕着山旋转着山峰,好像在休息。就像恋爱镜,穿过海滩就白了,墙上出现绿色,窃窃私语,或静静地沉思。(莎士比亚)。

99峰24岩石,水,柔软,山,山,山,水,绿色,充满精神,99龙的男性河,山,山,水,水,水,水很快,水。山神的知觉,龙湖出现,代替了云锦。此后,龙虎山、碧苏丹山除此之外,在道教文化美中位居道教名山之首,被称为道教第一仙境。

rc="https://p6.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3aacca58b41a44c0afb91b5b289a50e8?from=article.detail&_iz=31825&index=7" width="640" height="480"/>

张道陵于龙虎山修道炼丹大成后,从汉末第四代天师张盛始,历代天师华居此地,守龙虎山寻仙觅术,坐上清宫演教布化,居天师府修身养性,世袭道统63代,奕世沿守1800余年,他们均得到历代封建王朝的崇奉和册封,官至一品,位极人臣,形成中国文化史上传承世袭“南张北孔(夫子)”两大世家。上清宫和嗣汉天师府得到历代王朝无数次的赐银,进行了无数次的扩建和维修,宫府的建筑面积、规模、布局、数量、规格创道教建筑史之最。龙虎山在鼎盛时期,建有道观80余座,道院36座,道宫数个,是名副其实的“道都”,是道士的世界王国。

此外,龙虎山景区应天山“象山书院”是中国古代哲学中“顿悟心学” 派的发源地;金龙峰马祖岩是禅宗史上贡献最大的禅师之一马祖道早期参禅悟道的场所;仙水岩的崖墓群是中国葬俗史上的奇观;“仙女现花”为道教第一绝景、世界第一绝景,等等。《龙虎山志·艺文》载:“龙虎山历魏、晋、唐、宋,代有褒崇,若山川之胜,宫宇之丽,人物之繁,仙迹之异,道行之神,爵望之显。代之慕拟歆艳者,或美之于诗文,垂之金石,传递一千余载。”龙虎山几千年来积淀而成的丰厚的道教文化遗产,和它在中国道教史上显赫的祖庭地位,以及对中国道教发展所作的贡献,被人公认为“道教第一山”在世界宗教史上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历史回顾】

从唐会昌至五代末,在龙虎山嗣教的张道陵子孙为二十代张谌。此期所建宫观为真仙观、张天师庙,和另一座三清观。两宋时期,张道陵后嗣渐受朝廷重视,龙虎山道教随之兴盛,期间龙虎山除各代嗣教天师外,又出现了大批有名道士。其中,元代是龙虎山道教的鼎盛时期。龙虎山地区在道教兴盛时,先后建有十大道宫,八十一座道观,五十座道院,十个道庵,其繁荣景象可见一斑。然自汉至今,桑海靡常,多数宫观早已废圮,保存者唯有天师府。

【张道陵炼丹处的龙虎山位置】

古籍中关于龙虎山的位置及其在道教创立史上的重要地位,有如下记载:清乾隆版《龙虎山志·卷二山水》:“龙虎山在江西广信府贵溪县西南八十里之仁福乡(按:应为仙源乡)。于天官斗牛之分野,星纪之次也。其地三代为扬州之域;春秋战国,迭为吴楚地;秦并天下,属番县;汉属豫章郡之余干;隋唐间属雄石镇。唐上元元年(760)置信州,永泰初(765)割余干、弋阳地置贵溪县,山在其境内。东距广信府二百里,西距饶州府三百里。本名云锦山,第一代天师于此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见,因以名山。道书第二十九福地电。”

清乾隆乙巳年( 1785’)版《留侯天师世家宗谱》(此处录自清光绪十六年[1890]第六十一代天师张仁最所修宗谱):“上清龙虎山图序”:“ 第三代系师(鲁)嘱第四代天师(盛)日:‘龙虎山,祖师元坛在焉,其地天星照应,地气冲凝,神人所都,丹灶秘文藏诸岩洞。汝可以印剑经篆往住其地,修炼累功,广宣吾化,永传于世。’四代天师自汉中还鄱阳人龙虎山,得其故栖,为世居之图。,”同谱“天师世家”:“四代盛…·携印剑经莱,自汉中还鄱阳龙虎山。:修治祖天师元坛及丹灶故址,遂家焉。每岁以三元日登坛传莱,四方从学者千余人,自是开科范以为常。”

元赵道一所辑《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十九:“盛,字元宗,历奉车都尉、散骑侍郎,封都亭侯。尝喟然叹日:‘吾先世教法,常以长子传授;而诸兄皆不娶,可使至此无传乎?’西晋永嘉中,然夜望大江之东,有瑞气彻天,谓其妻日:‘是可成吾丹矣!’乃弃官南游,至鄱阳郡,望之日‘近矣’,即山行五日,至一处,山岭秀丽,登而喜日:‘吾得之矣!’山顶有真人丹穴、井灶存焉,乃昔日炼丹修养之地。:遂就其井穴左右结庐。:居一年,(妻)卢氏来寻之,遂与同居此山,得一子。(原注:一云卢氏携一子自蜀来处山之下。)居九年,丹成,一日,尸解而去,人呼其龙虎,子孙多居山之北。”

据此再参以其他有关记载可知,先是张道陵于东汉时遍历天下山川,自淮人鄱阳,溯流而上,最后选中此山炼丹修道,丹成而名此山为龙虎山;后又在西仙源壁鲁洞(龙虎山东北7 5公里)得制命五岳檄召万灵及《神虎秘文》,为其晚年二次人蜀创立道教奠定了基础。后百余年,张道陵曾孙张盛遵祖训从汉中回归龙虎山,觅得曾祖丹灶故址,与妻、子定居于此;并建传篆坛,以“正一经”为主要经典,尊张道陵为天师,广收徒众,创立了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大影响的道教龙虎宗正一道。此后,正一派天师世代在此居住传教,龙虎山遂为道教第一名山、正一派祖庭。

据说这里镇有108个魔君,就是《水浒传》里的108将。伏魔殿大门上至今还帖着封条,游人只能从边门出入,防止一不小心又将魔君放跑了。门柱子上的对联提醒大家“千年归匿风平浪静,一旦现形地动山摇”。

【樟树传说】

相传为第四代天师张盛亲手栽种,距今1800多年。相传,一日暮,张盛正坐在东隐院休息,忽然飘来一股仙风,黑影至,并闻其父曰“吾祖以道德为基,传道授徒,以道德为本,可长盛不衰......”语毕,仙风消失,

张盛因此悟道,亲栽此树。

【东隐院】

东隐院在上清宫院内东侧,是龙虎山上清宫的一座著名道院,创建于南宋宁宗年间(1195-1224年)。元代初期,因该院道士张留孙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特殊礼遇,东隐院亦声名大振。

据说这是龙虎山唯一遗留下来的古建筑。

上清宫,位于贵溪上清镇东端。该宫始建于东汉,原为张道陵修道之所,名曰天师草堂。汉末,第四代天师张盛自汉中迁还龙虎山。改天师草堂为传篆坛。

唐会昌年间(841-846年),改名为零点仙观。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敕改上清观。正和三年(1118年),名为上清正一宫,简称上清宫。这里是历代张天师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祀奉道教教祖太上老君之地。唐代开始修建殿宇,后经宋、元、明、清历代修葺扩建,形成规模巨大的上清宫。

有福地门、九曲巷、下马亭、午朝门、钟楼、龙虎仙峰、玉门殿、东隐院及元、明石刻等珍品。

【大上清宫】

是道教的创建之地,至今已有近两千年地历史,几经废建,现有建筑是在原址照原样修建的,敲敲柱子,是水泥的,看来建成的年代应是有水泥后,没有一千年以上的历史。据说明朝开始修建北京故宫天安门和午门就是参照大上清宫内的建筑式样修建的。

宫内有两口古井,水井内现在有水,水质清澈甘甜,可直接饮用。旱井在伏魔殿内,据说张天师创建道教时大战异教,将异教首领关在殿内的旱井内,水浒开篇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中洪太尉误走一百单八个魔君的镇妖井所在。但以上说法只是景点介绍上讲的,没有考古学的证明。

天师府全称“嗣汉天师府”,亦称“大真人府”,是历代天师的起居之所。府第南朝琵琶峰,面临上清河(古称沂溪),北倚西华山,东距大上清官二华里,西离龙虎山主峰十五里许。整个府第由府门、大堂、后堂、私第、殿宇、书屋、花园等部分构成。规模宏大,雄伟壮观,建筑华丽,工艺精致,是一处王府式样的建筑,也是我国现存封建社会“大府第”之一。院内豫樟成林,古木参天,浓荫散绿,环境清幽,昔有“仙都”,“南国第一家”之称。

天师府的建筑布局成“八卦”形,是道教的独有建筑风格。这里文物古迹众多,不仅具有研究中国道教的价值,且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珍贵遗产。

天师府位于上清镇,是历代张天师的起居之所,原建于龙虎山下,后迁于上清。张天师的名号已传到63代,是我国最长的受皇册封的一姓嗣教,民间有“北有孔夫子,南有张天师”之说。

天师府占地五万平方米,有五百多间房舍,楼台殿阁金碧辉煌,曲径回廊不计其数,府内古木参天,环境清静,风景十分优美。它既保留了中国传统的府第规格,又兼有封建衙署的某些特点,在布局上保持了鲜明的道教正一派风格。每年的10月初,这里会举行龙虎山道教文化节。

这块牌匾为乾隆手笔,文化大革命期间之所以得以保存,是因为有个农民抬回家做了床板,八十年代,被政府以200元价格收购,不知此君现在看到这块牌匾作何感想。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