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攻略

【东莞松山湖公园】三大计划重磅政策!东莞松山湖科学性来了!

沉重的英镑!

今天(4月21日)上午

东莞举办大湾区综合国家科学中心首次启动区

(松山湖科学性)政策发表会

解毒

“台湾区综合国家科学中心加速推进区。”

(松山湖科学城)建设意见》

(以下简称《若干意见》)

松山湖科学城发展总体规划公布,

科学功能规划和空间总体规划概述

松山湖科学城是新时期东莞代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国家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重要战略平台。东莞提出,要举起全市的力量,汇集八方的智慧,实施国家战略部署,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始新纪录。

五个工程支撑建设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始创新

在发布会现场,刘烨详细解释了《若干意见》。

去年10月东莞市审议通过《若干意见》,提出松山湖科学城将以重大原始创新策源地、试点验证和成果转化基地、粤港澳合作创新共同体、体制机制创新综合试验区四大定位为中心,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始创新地。同时提出松山湖科学市的重点任务,可以概括为“五个工程”。也就是说,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始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发源地、创新人才聚集地、知识产权示范地、科学人文居住地。

例如,,如果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始创新发源地项目,东莞将加快中国裂变中子源建设,积极努力在国家一级部署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逐步形成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中和显示程度;高标准建设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华为体育健康科学实验室等重点科研平台,有序构建一流实验室体系。加快台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建设进程,促进一流研究型大学建设取得新进展。

在打造新兴产业发源地方面,东莞将重点把握试点验证和成果转换、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科技企业培育、生产性服务体系等,聚集新兴产业集群。

在创新人才聚集方面,通过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构建国际化的科研人才交流平台等手段,促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聚集。

在知识产权示范地建设方面,重点把握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知识产权保护两个关键点。

在营造科学人文居住区方面,融入台湾区交通生活圈,加强文化、教育、医疗等社会服务的供给,创造更加优越的综合环境。

" 《若干意见》的出台,吹响了建设松山湖科学城的“冲锋号”,为松山湖科学城开辟了新的征用过程,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刘雯介绍说,为了促进《若干意见》的实施,东莞成立了市长/市场任组长的台湾区综合国家科学中心选拔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领导小组,成立了土地准备、空间规划与建设、综合推进、发展规划、科学功能、产业发展等工作组。与此同时,东莞正式与中科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了高规格的专家咨询委员会,向“最强大脑”借用了智力。

三大计划出版了

描写未来科学城市的“四梁八柱”

以后松山湖的科学性会形成什么样子?

在发布会现场,吴京军发表并解读了松山湖科学城整体发展规划、科学功能规划、空间总体规划纲要,从顶层设计、科学专业规划、空间支撑三个方面勾画了松山湖科学城的蓝图。

“我们要把松山湖科学城建设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学城,未来城的示范。”吴景军说。

创新链和产业链是松山湖科学城顶层设计的“鸟的两翼”。接下来,松山湖科技城将依托重型资源等设备、大型平台高级创新资源,重点关注材料、信息、生命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重点关注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七大产业,打造湾区先进制造核心发动机。

在科学功能方面,东莞提出了建设松山湖科学城的“四梁八柱”的实施框架。

所谓的“思良”是“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创新的整个链条。所谓“八大支柱”是“主要科技设施、主要科研平台、高水平研究大学、新研发amp是“D机构、科技龙头企业、高级创新人才、优质城市支持、一流创新环境”的八大创新要素。

东莞围绕“四梁八柱”,从创新链和支撑要素两个方面规划了十大重点建设内容。例如,在技术领先企业的培育中,

东莞将加大对一批龙头企业的资源倾斜,破解关键技术问题,在前沿领域率先抢占技术制高点。

在空间规划方面,松山湖科学城北接松山湖,南靠巍峨山,将塑造背山面湖的山水生态城市格局。

“未来的松山湖科学城,将呈现出‘半城山色半城湖’的迷人风貌。”吴敬军说,科学城规划“北湖南山,一核四区”的城市空间布局,以大装置集聚区为核,布局大学院所、新材料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生命科学产业、莞深科技成果合作“四区”,实现科教、科研、生活、生态有机融合。

其中,在城市中心,则规划了北部产业服务中心、中部城市服务中心、南部科学服务中心。科学城还优化住房、教育、医疗、交通、公园绿地等民生配套,到2035年,人均公园绿地12平方米,80%以上的市民出门300米就能进入公园绿地。

7大方面集中发力

一揽子政策激发科创活力

为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快松山湖科学城创新发展,今年3月,松山湖管委会印发了《东莞松山湖高新区关于加快松山湖科学城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下称《政策意见》),提出加强源头创新、加快产业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人才创新创业、营造科技创新环境、加快科技金融融合发展、加强与港澳创新资源协同配合、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发展壮大科技服务业等十大政策意见。

以此《政策意见》为统领,松山湖管委会将围绕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科技人才、科技金融、营造创新环境等七大方面集中发力,搭建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集聚科技创新全要素的科技计划体系,实施一揽子科技政策,全面激发科学城的科创活力。

3800亿金融支撑集中签约

提升创新创业氛围

自《若干意见》审议通过以来,松山湖科学城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科学城规划体系基本完善,院市合作共建加速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有新进展,创新创业氛围日渐浓厚。

去年以来,东莞与中科院签署共建科学城战略合作协议;散裂中子源束流功率提前达到设计目标,成功研制我国首台自主研发加速器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实验装置;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两项成果分别入选“2019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20年中国重大技术进展”;粤港澳院士峰会、华为开发者大会连续在松山湖举行……松山湖科学城建设亮点频出,硕果累累。

根据松山湖科学城建设的“时间表”:

到2022年,全面完成建设布局;

到2035年,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到2050年,科学城全面建成,跻身全球著名的科学基础设施集群,基本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

为实现以上目标,接下来,松山湖及东莞将从强化资金土地要素支撑、体制机制创新、组织实施保障三方面,全力保障科学城建设。

在要素支撑方面,东莞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加大用地保障力度。值得一提的是,松山湖科学城大科学装置和重点实验室、外部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地方承担部分,由东莞市财政全额投入。

此外,发布会上,松山湖管委会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东莞分行等共10家银行及信托机构共同签署《支持和服务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规划合作协议》,综合金融支持额度达3800亿元,未来也将为科学城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完善城市配套打造人才高地

未来三年新供应5000套人才房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为营造更优更好的人才创新创业生态,松山湖积极完善多元化人才住房保障体系,并于发布会当天交接600套人才房钥匙,计划年内完成交付。

根据《松山湖科学城人才社区建设规划》,近期,松山湖将聚焦中心区创新活力社区、西部国际科教社区、南部滨湖未来社区共三大示范社区建设,推出总建筑规模约70万平方米的人才房,预计3年内完成住房建设5000套,5年内完成近10000套。

东莞市委常委、松山湖党工委书记刘炜及人才代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陈东敏进行人才安居房钥匙交接。

其中,本次首批启动交付钥匙的600套人才房,位于南部滨湖未来社区,周边拥有中心小学、滨湖万科里等教育资源及商业配套,未来学校、悦榕庄酒店加快布局建设中,能有效满足高层次人才居住需求。

目前,松山湖累计各类人才近10万名。随着松山湖科学城建设加快推进,这里将散发更强劲的“磁吸效应”,吸引更多来自全球各地的创新创业者。优化城市配套及人才住房体系,无疑是松山湖科学城积极打造人才高地,持续激发创新活力的远见之举。

素材来源:莞香花开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